荆襄鏖战,举国敌我半数兵力参战,他在庐州府和孔有德玩了一年的捉迷藏;清流关上好不容易碰到了清兵主力,侯玄演带着手下兵马走了,让他在清流关独守半年;后来好不容易打下徐州,阎应元不惜在大帐中翻脸,搏来一个带兵打河南的机会,谁知道吴三桂这黑心的贼人,把黄河挖了中原大地一片汪洋,可怜厚土营将士磨刀霍霍,最后在徐州府、归德府挖了半年的泥沙,而就在这个时候,火字营在河间府杀了多尔衮,千秋功业北伐已成。
北伐成功后,侯玄演终于撤到了金陵,将征辽大计全盘交给阎应元负责。甚至爱将夏完淳带兵开拓漠北,侯玄演都下令让他听从阎应元调遣。
阎应元大感振奋,在北平统筹调度,积蓄物资、训练士卒,发誓要将厚土营错过的功绩追回来。就在万事俱备的时候,侯玄演又来了
李好贤大局观不行,带兵打仗时常犯错,唯有一股锐气而已。但是他就是几次三番死里逃生反败为胜,北伐中所有部队的功劳加起来,都没有火字营大。而战术素养极高的阎应元,次次守城还没有仗打
只能说一句“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侯玄演也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这一次不来不行,自己的小智囊灵药说了,征辽之功是更进一步的最好台阶。
自己必须给手下一个交代,而且侯玄演的功劳已经不容许他不当皇帝了,不然的话后世子孙肯定会被清洗,手下大将们也会受到牵连,没有好下场。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叫将军见太平除非将军做了太平天子。
---
锦州府中,吴三桂刚刚送走一个客人,来自北方的罗刹国。
这些人对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民族,进行着惨无人道的屠杀和掠夺,按理说这些部落都是像满洲建奴纳贡称臣的,但是鞑子们已经无力北顾,也不想再庇佑他们。
顺治小皇帝在他额娘的指挥下,将草原漠北和东北边疆,彻底卖给了罗刹人。只要求他们进攻靖北的土地,骚扰夏完淳的兵马,缓解锦州松山一带的攻势。而一直向他们纳贡的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人的死活,他们也不准备管了。
罗刹在古语中,还有一个意思是大海中食人鬼聚居的地方,明清之际人们通常指的是沙俄的哥萨克。
这支生活在东欧大草原的渔猎民族,是出了名的残忍嗜杀,大明长期的敌人鞑靼人,也是他们的一支。
吴三桂望着罗刹人远去,转头往南看去,吩咐道:“尚可喜已经坚持了这么久,是时候去救他了!”
第436章 子民
漠北是苦寒之地,整个冬天的暴风雪刚刚过去,牧民们终于可以出来放牧。
这里的风雪真的是沾着即死,可以瞬间将整个羊群冻成冰疙瘩,只有少数的狼群能在这里生活下去。
苏哈智走出低矮的蒙古包,脸上洋溢着喜悦,马上就可以安稳地度过这个冬天,这一年他们没有因为兵乱死人,已经是很稀奇的事了。
在漠北各方势力就跟土匪一样,这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他们这种弱小部落的牧民,一辈子都是被欺压杀戮的命。不过以前的大部落,也不会将他们全部杀光,因为还需要留下几个放牧生孩子,直到他们再次来杀、来抢。
苏哈智几代人就是这么过来的,他的叔父有不少死在科尔沁的铁骑下,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科尔沁部因为跟满州建奴走得近,已经被消灭殆尽。
大明的统治下没有弱肉强食的说法,只要交上很合理的税收,不但可以从来往的商人手里换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铁锅,还可以平稳安全的过日子。尤其是中原商人带来的烈酒,那可真是人间美味,苏哈智觉得自己的前半生算是白活了。
唯一让他头疼的就是需要去卫所学习汉语,那些语言真的很难学,尤其是对人到中年的苏哈智来说。不过他两个乖巧可爱的女儿,倒是学的很快。草原上的孩子,现在都用汉人的语言说话,而且和中原腹地一样,这里也不收取任何的学费。
远处一个穿着兽皮盔甲的将官走了过来,看到他之后笑道:“老哈,咧着嘴笑什么呢?”
苏哈智转头一看,是和林卫所的千户赵宏,这个地方地广人稀,所以人们的关系比较亲密,尤其是这些来自内陆繁华地区的将士们,很受蒙古人的尊敬和喜欢。
苏哈智用蹩脚的汉语说道:“赵将军,你这是去哪里要?”
赵宏撇了撇嘴,想纠正一下这位的语法,但是想了一下还是作罢,喜滋滋地说道:“收兽皮的老吴又来了,我上次让他给我捎了些东西和一封家书回去,这次肯定有家里的书信,我去拿一下。”
苏哈智刚想回话,就看到自己的小女儿匆匆跑了过来,脚下踩到的泥土溅起,把她的衣服弄脏。苏哈智板起脸来,刚想训斥她,就看到女儿大叫:“敌人来咧,来了很多敌人,骑大马的敌人,爹,娘,快逃命啊。”
哈林这一带的教书夫子是山东人,所以这些蒙古孩子一口地道的山东话,带着浓郁的泰山腔。
赵宏当然听得懂,赵宏和苏哈智一起卧倒,听着果然有马蹄声传来。赵宏爬起身来,拔出腰刀,叫道:“老哈,给我一匹马!”
苏哈智赶紧牵来一匹自己长骑的马,赵宏跃上马背,急声道:“你带着牧民往南撤,娘的,我倒要看看是哪个不开眼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