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侠五义草莽情_凤天珏【完结】(159)

  听到杨兰如此有分寸的回答,宋辉也暗暗称奇,这姑奶奶现在见了包大人到还真收敛不少,说话进寸得尺。

  包大人也一笑,转头又问宋辉说道:“小辉啊,半年之前本相看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胆识,想要带你入京好好悉心教导于你,日后好为国家效命,可是你以学艺不精,还想要再学几年武艺为由拒绝了,今日见到与你,想必你也是学艺出师了吧?”

  宋辉失礼答道:“不满包相爷,这半年时间我也是一直勤学苦练,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能再见包相爷,好继续跟随包相爷,审世间那不平之事,理天下的奇冤之案。”

  宋辉现在嘴巴上也跟抹了蜜一样,说的非常好听,包大人也听得很是受用,毕竟自古以来就有一句古话“学的文武艺,报效帝王家。”这句话虽然有点封建残留,可是在古代学习的一身能耐,想要出人头地也只能是有入仕这一条路了。

  毕竟在中国古代能够留下姓名的人全部都是名将、名臣、名相,而可没有几个乡野渔人能留住名号的。

  也就在几人寒暄之时,宋辉也是眼尖,一眼也便看到了包大人扶在桌子上的案卷。

  宋辉虽然猜测的八九不离白玉堂可能已经来到开封府了,但还是问道:“包相爷,开封府又有什么案子了?”

  包大人闻听宋辉此言,也是连打唉声,说道:“唉,最近开封府确实是摊上一件让本相极其头疼的案子。”

  杨兰扭过头,心直口快,说道:“白玉堂的案子吧?”

  包大人闻听杨兰此言,也转身问道:“你也知道白玉堂?”

  杨兰也没有隐瞒,答道:“知道一些,这白玉堂现在应该是要找你们开封府的展昭拼命了才对。”

  包大人也一阵惊愕,说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现在包大人一头雾水,明显没听明白杨兰的话语,宋辉也心道:难道展昭没有告诉包大人具体情况?

  宋辉也赶忙说道:“包大人想必也知道了这白玉堂的外号就是叫做锦毛鼠,他们更是哥儿五个冲北磕头,义结金兰,八拜为交,江湖人称五鼠弟兄。”

  包大人点了点头,说道:“五鼠弟兄,那锦毛鼠白玉堂更是在陈州的时候还协助过你我,我也是听闻展护卫说过几次,可是他们为什么会要找展护卫拼命?”

  包大人此话一出,宋辉也是断定了,看来包大人对此事那是一概不知了,看来南侠展昭也并未向包大人细细说明,宋辉心想,难不成是展南侠还未到开封府不成?

  随后想了一想,是了,展昭侠肝义胆,一路行来,保不准又碰到了什么非帮不可的事情,在路上耽误几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宋辉点了点头,为了更确信一点,便问道:“难道展大人现在未在开封府?”

  包大人回答道:“不满二位说,展护卫自从得圣上赏识,封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便被圣上放了一百天的假期,现在时日未到,所以还未前来。”

  杨兰一听,也说道:“怪了,展昭明明比我们提前走了一日,怎么会比我们还晚到?”

  “你们见过展护卫?”包大人也很是惊奇,问道。

  “之前在陈留县见过一次。”杨兰也不隐瞒,如实答道。

  宋辉也思索一下说道:“想必展大人在路上有碰到了什么麻烦事情了吧,展大人那侠义心肠,许是又在路上遇到了什么非帮不可的事情了吧,可眼下之事,却也不是关键了,包相爷想必也是知道这展大人不但被当今皇上封为了御前四品带刀护卫,更是被封了一个御猫称号。”

  包大人也点了点头,回答道:“这是不假,也却是又此事,莫非…”

  宋辉点了点头,也便将锦毛鼠白玉堂和南侠展昭的恩怨说了个明明白白,其中更是说了,这五鼠弟兄义结金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所以如果是有锦毛鼠白玉堂的案子犯了,那其他四鼠也绝对是已经在此出没了不可了,一定要让包大人小心为妙。

  包大人闻听此言,也是倒吸一口冷气,面色也变得极其隆重起来,扭身从桌上拿起一张信笺,交给二人观瞧。

  宋辉瞩目观看,不看则以,一看之下,脸色也是变了一个颜色。

  只见这张不大的信笺之上,写了四句诗,虽然不是特别有韵律,更像是一首小儿之诗,不过却是字字带刀,行行要命。

  那张信笺上正是写着:“禁宫来去自如,不见带刀护卫。郭安毒害陈琳,试问御猫何在?”

  落款那则是那:“锦毛鼠白玉堂!”

  第一百一十九章 寄笺留刀

  宋辉看罢这首诗,也问道:“这,这是冲着展大人而来的啊。”

  包大人也冷笑一声,说道:“起初本相也原本只是猜测而已,但是如今听你们两个说来,这八成就是了。”

  毕竟之前在陈州这锦毛鼠白玉堂多少还是协助过于自己,包大人也深知其是一个江湖义士,也未想到其会做出如此行事,所以一开始也觉得是有人故意陷害,但是今日听宋辉与杨兰说与这些话,那现在已经笃定,那绝对是没人陷害,这留诗之人,也绝对是那锦毛鼠白玉堂没错了。

  随后包大人也向二人说明了这封信是如何而来,毕竟现在宋辉杨兰在此,以后想要借助二位,还是要让其明了案件经过才是。

  包大人娓娓道来,自从狸猫换太子一案之后,仁宗皇帝也便认了生母,却也感念寇珠与余忠二人的忠义之举与搭救之恩,便也在宫内修建了一忠义祠堂,仁宗皇帝自此也决定了以后的每月的初一和初五将会带领文武大臣前去参拜祭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