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国丈南宫鸿儒抽调麾下三座疆域的所有战卫军集结,当夜就率领麾下三百万士兵赶赴禁城,路上,南宫鸿儒以国丈身份许诺朝臣,只要众臣一心拥护新君,帝君绝不辜负众臣。
听到皇后娘娘和国丈爷的承诺,看着圣旨里的内容,现场的众臣一时陷入了犹豫之中,正在这时,南宫雄霸携带家将和后宫的一千多名女侍卫围住了金霄殿。
就在皇后娘娘和南宫雄霸从金霄殿中威逼群臣拥立新君时,兵部尚书夏远霄和另外几名皇子则趁机逃离了府邸,他们前脚刚跑掉,负责围堵的南宫府家将便赶来了。
听到帝君的传位诏书中册封了四皇子夏远幽为新任帝君,太子、二皇子全都表示不认同,二人声称诏书系伪造,太子号召武将势力反抗,二皇子则发动文官抵制。
虽然心中牵挂帝都局势,可是奈何几位皇子都不在禁城,他们此刻全都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那就是即将进入灾区但又还没有进入灾区的路上。
来的时候,这几位皇子跟凌侠的昼夜兼程不同,他们几人率领各自的随从,白天赶路,夜间歇息,偶尔还喝点小酒,因此耽误了一些行程。
所以虽然已经过去四个月了,但四名负责赈灾的皇子尚且在赈灾的路上,只要再有一个月左右,四位赈灾钦差才能进入灾区,可谁也没有想到,帝君会在这个节骨眼上驾崩。
听到帝君驾崩的消息后,四位皇子顿时慌了,他们全都顾不上赈灾抚民的旨意了,一心想着帝君的大统之位,因此几位在外执行任务的皇子,快马加鞭的返回帝都。
在那些皇子的心中,跟帝都的皇位比起来,灾区的灾民就算死绝了也没关系,因此从驿站给各受灾疆域总督发了一纸书信,让他们自行救灾,自给自足,自力更生之后,众人就不管了。
来的时候走了四个月,回去估计还得四个月,要是等到那个时候,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故?好在这一次四皇子也跟着出来了,否则的话,帝都就要为新君举行登基大典了。
太子和二皇子要抢在四皇子登基之前赶到帝都扭转乾坤,而四皇子则急着返回帝都登基称帝,因此三伙人都在争分夺秒,谁先快一步返回帝都,谁就有可能翻转局势。
几位皇子心中虽然急不可耐,但他们也不敢盲目返回帝都,生怕帝都被人控制,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他们此时回去就不亚于自投罗网,进去之后恐怕就出不来了。
为了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危,众位皇子全都亮出了底牌,把那些平时隐藏舍不得用的力量全都展示了出来,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帝君之位抢到手中,让自己登上龙椅宝座。
四皇子最先下手,他返回帝都的路上宣布了第一条君令,命原禁卫军大都督南宫雄霸官复原职,立即执掌帝都禁城安全,接令后,南宫雄霸下令召集麾下原禁卫军士兵返回帝都集结。
虽然禹夏疆的三百四十万禁卫军被整编抽调至太子麾下,但他们的领兵将领大多数还是南宫家族的人,多年熏陶,这些将士的骨子里还是把自己当做禁卫军,而不是战卫军,
听到南宫雄霸官复原职,太子就感觉不妙,想要派人把那些禁卫军的高级将领控制住,但是他晚了一步,当南宫雄霸的命令传到军营之后,三百多万禁卫军被南宫一族的将领给带走了。
得知禁卫军被南宫家族的将领拐走之后,太子气的咬牙切齿,他刚刚驻扎不久,之前派人去彭天罡占领的城门下叫阵,但是彭天罡一直避而不出。
此时此刻,太子顾不上继续剿灭叛军了,点齐兵马后,他率领麾下剩余的七百万士兵直奔帝都杀去,要把自己的敌位抢回来,同时他还号召武将势力坐镇的疆域做好反抗逆君的准备。
太子率兵返回帝都争夺帝位,二皇子也不甘落后,他同样给各文臣控制的疆域总督发去信函,让大家做好准备,关键时刻,他将率领大家反抗篡夺帝君之位的四皇子。
接着,二皇子一纸书信传给远在边境的彭天罡,接到书信,之前宣布拥兵自立的彭天罡表示支持二皇子,他率领麾下一千万士兵跟二皇子汇合后,护佑二皇子返回帝都。
太子夏远桀、六皇子夏远途、七皇子夏远霄三人一个阵营,二皇子夏远文、三皇子夏远燃、九皇子夏远铭,这三人一个阵营,四皇子夏远幽独自一个阵营。
一时间,帝都风起云涌,各路大军直奔禁城,三大阵营即将上演一幕“七王夺君位”的大戏。
第141章 安抚军心 上
凌侠和夏宁儿也接到了帝君驾崩的消息,夏宁儿情绪激动之下,非要回帝都参加帝君的葬礼,但是被凌侠给拦住了,眼下这个风云际会的关头,夏宁儿如果回到帝都,那她就出不来了。
起初夏宁儿不肯听凌侠的,甚至独自一人偷偷溜走了,幸亏她走的时候是傍晚,到了晚上发病之后,被凌侠给找了回来,等到天亮之后,凌侠把帝都的局势分析给夏宁儿。
帝君的传位圣旨选定了四皇子夏远幽继承大统之位,皇后已经晋升为皇太后了,南宫雄霸官复原职,连国丈都率兵去帝都帮助新君稳固时局了。
先抛开太子和二皇子那两路兵马不谈,夏宁儿一旦回到帝都,肯定会被皇太后控制软禁,届时她不但参加不了帝君的葬礼,反而还会被皇太后利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