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院里转了一圈之后,周兴和郝处俊也有种意犹未尽之感,特别是想到自己若是能通过考核进到书院,那么就可以在这里长时间的求学居住,更让两人是心生向往。
不过这时已经到了下午,书院的招生也马上就要开始了,之前虽然有不少人跟着李世民的车驾来到终南书院,但有一部分人还是觉得南山书院要更适合自己,所以这时也有人悄悄离开,不过终南书院这边依然是人山人海,想要报名的人全都集中在书院前面的小广场上,因为这里有书院的人给他们讲解招生的流程。
“科举班去右边报名,普通班去左边报名!”终南书院门前的小广场上,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冲着周围准备报名的人一边高喊,一边指挥着人向两边分流,毕竟人实在太多了,都挤在广场上也不是办法。
“郝大哥,咱们恐怕要分开了,我去左边看一下!”人群之中,周兴对郝处俊开口道,他们事先已经知道终南书院的招生分两种,一种就是像郝处俊这种明年参加科举的人,另一种就是像周兴这种年轻而且又有一定基础的普通读书人。
郝处俊当下也点了点头,然后两人各自去了报名的地方,其中周兴来到左边普通班的报名处,结果发现这里也挤着不少人,刚开始所有人都拼命的往前挤,不过后来有书院的人出来维持秩序,让所有人排成几队报名,这才加快了速度。
很快轮到郝处俊报名,结果他发现报名的过程很简单,无非就是问一下他的姓名、籍贯、住址等问题,然后就让他进到书院里的一个房间,里面已经有不少报过名的人坐在桌子后面等候,周兴在别人的指点下,自己找了张桌子坐下来。
又过了片刻,整个房间里一排排的桌子也终于坐满了,接着一个神情严肃的先生走进来,然后给每人发了一张卷子,要求他们在一个时辰里将卷子上的题目回答完毕。
周兴刚开始也十分紧张,不过当看到卷子上的题目时,却不由得松了口气,因为卷子上的题目并不是很难,甚至可以说是一些很基础的题目,至少周兴感觉自己答起来十分的顺利。
仅仅过了大半个时辰,周兴就已经将题目答完,不过这时还没有人交卷,这让周兴也有些忐忑,当下将卷子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错误后,这才鼓起勇气站起来交卷,毕竟他想早点出去,看一看郝处俊考的怎么样了?
不过让周兴没想到的是,他将卷子交给监考的先生后,对方却没让他离开,而且就地将他的卷子看了一遍,然后亲笔在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过”字,这时立刻有人前来引导着他去了另外一个房间,不过这里却只有几个先生在等候,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学生。
周兴忐忑不安的坐到几个先生前面的椅子上,然后几个先生轮流问了他一些问题,有他私人的一些情况,也有一些与儒学有关的题目,不过这些题目就有些难度了,周兴回答时也没有任何的把握,只能将自己对题目的理解讲了出来。
等到周兴回答完了先生的提问,然后这才再次被请了到书院外面,并且被告知明天才会出结果,到时书院门前会张榜公布入选的学生,这让周兴即紧张又期待,随即他又找到也刚刚出来的郝处俊,询问了一下对方考试的经过,得知对方也考的不错时,他也不禁为对方感到高兴。
“陛下出来了!”就在周兴与郝处俊商量着怎么回去时,忽然只听有人一声呼喊,结果这让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书院的大门,毕竟刚才他们只知道李世民来了,但却一直没有见到对方的影子。
不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先出来的却并不是李世民,而是李世民给他们这些学生准备的一个大礼!
第1060章 书院招生(下)
周兴与郝处俊等人刚刚考完,正商量着要回去时,却没想到有人喊李世民要出来了,这也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说起来周兴他们曾经在图书馆刚开业时,曾经见过李世民一面,但这时依然禁不住想要再次瞻仰大唐皇帝陛下的风采。
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只见从书院的大门中忽然走出几个管事,手中抬着一个张贴榜文的木牌,然后轻轻的放在大门的旁边,上面似乎还张贴着一张皇榜,所谓皇榜,就是由礼部拟定,皇帝盖上玉玺的榜文,一般这样的榜文只有特别重要的事情,需要昭告天下时才用,而且皇榜用的纸张也与一般的榜文不同,而是显眼的明黄色,因此一眼就能认出来。
周兴与郝处俊等人看到书院门前竟然张贴了皇榜,当下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神色,随后所有人就围了上去,一般皇榜前都有专门的人宣读,毕竟古代的识字率实在太低下了,不过今天在这里的大都是读书人,倒是用不着让人宣读。
前面的榜文倒是没什么,不过当看到后面实质性的内容时,却有人禁不住低声读出来道:“凡考进终南书院的读书人,若因家贫而无力承担书院的束脩,则可向银行借贷,无须任何抵押,待其毕业有收入后,再逐月向银行还贷……”
看到上面这些内容,下面不少读书人都露出了欣喜之色,毕竟像周兴和郝处俊这种家贫的读书人也不在少数,他们本来就在担心考进书院的束脩问题,却没想到朝廷竟然允许他们向银行借贷,要知道其它人想要向银行借贷的话,就必须有抵押物,而他们却无须任何抵押,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简直太及时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