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D!朝廷的援军到底在干嘛?这么久了还没到?”
李权心中是叫苦不迭,脸上严肃表情不曾放松,收敛心神冷声大喝。声音中混着强悍的真气,一字一句都能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诸位,在这里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咱们战胜了海啸,战胜了病魔,但灾难没有就此完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话音未断,下方的议论已经开始了。
“诸位请先安静。容本官说清楚,刚才有人说有船队接近淮海郡,相信大家已有所耳闻。本官在此就是想明确地告诉大家,船队来自何处。他们来自东洋,但他们不是海盗,而是东洋国一支训练有素的舰队!”
下方又是一片哗然!然而,李权的话语却也不断。
“对方目的已然明显,就是想乘我淮海郡大难之际犯我中原土地。在场的都是淮海郡土生土长的官民,世代为我中华民族镇守边隘险地。淮海郡至关重要,倘若让东洋贼寇进入中原,其祸不用本官多言。现在,百年不遇的大劫将至,朝廷的援军还在赶来途中,本官斗胆请诸位放下个人生死,暂且留在此处与本官共抗外敌。”
李权终未经历过此等场面,此时言语略显苍白,是否能说动众人心中没谱。
好在之前放血以换众人性命,此时的请求竟奇迹般地得到众人支持!
热血的附和声缓缓而起,渐渐地形成一股势,传递到每个人心中,但凡七尺男儿便认不住这一腔热血的灼烧感。
海浪也在这一刻变得猛烈了,咆哮着为这不足五万的官民添一把声势!
声势虽强,然前途未卜。
还没排兵布阵,几只船影忽然在海天相接处显现。
海啸之后,淮海郡港口战舰几乎被摧毁殆尽,面对战舰来袭不能出海迎敌,只有退居淮海郡链接中原各个路口设防。此刻遇上的船队似乎只是一小股先锋,如果他们胆敢靠岸,必须将他们就地歼灭。
“所有人隐蔽!现有官兵为先锋,待贼人靠岸,一鼓作气将其全歼,夺下战船!”
“等等!”
这时候,一官兵忽然打断了李权。
“李大人,好像不对啊!那些是咱们大庆的战舰,不像是东洋人的。”
随着船影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人验证了这种说话。
李权也泛起了嘀咕:“难道是海岛上的幸存者?”
。…
第617章 :强敌已现
远方,船影婆娑,徐徐而现,遥望之后果真打的是大庆旗帜。
观其量应不出十艘,单凭几艘船显然对万余官兵构不成威胁。且不管是敌是友,让百姓远遁,留官兵于附近埋伏倒是没有不妥。
“所有百姓立即退出淮城,将所有帐篷营寨就地拆除,在十里外各处隘口夹道修筑防御工事,势必不留任何可供东洋人偷渡之地。所有官兵虽本官在两百米外山岩后埋伏,伺机而动!立即行动,速速各行其事!”
一声令下万人响应,官民各司其职倒也不显杂乱。
事到如今,李权也没闲工夫照顾几个女人了,想必她们应该随百姓一起退居十里外,再不济也该回到来时的村子暂避。
东洋之患迫在眉睫,李权自觉有身不俗的本事,正好于此时一尽所能。
李权领着万余官兵藏身后之际,几艘战舰已然靠岸。
百米距离,大伙儿都看得清楚,不仅船是大庆的,船上下来的人也是大庆的。全都是驻守淮海郡的官兵,甚至有眼尖之人已认出了旧识,立刻嚷嚷起来:“李大人,是自己兄弟啊!没想到还有人活着!”
又一人附和:“太好了!这不仅补充了人力,还给咱们带来了几艘战船呐!”
登岛的船只上陆陆续续有驻守官兵下来,估摸着有千余人。李权这方士兵异常激动,眼巴巴地望着李权等待命令。
李权总感觉有些不对,百米的距离又看不出具体问题,思量之后,李权传令:“先派一小队过去探探虚实,弄清楚对方的身份再说。”
一支小队自告奋勇出列,朝岸边而去。
百米距离可说几步便到,只见百人小队很快就融入了来者队伍。
不过片刻,不仅是李权有奇怪,所有人心头都添了几分疑惑。
远远看着,己方的百人小队虽未跟对方发生任何冲突,但动作都很怪异,似乎相互间说着什么,显得很疑惑。而从船上下来的众人反而出奇地安静,没半点儿见到友人后的喜悦。
就在众人相顾无言各种猜疑的时候,海边场面突然混乱,一把沾满血的钢刀忽然出现在众人视线中。隔得太远,染血的钢刀就像黑白画卷中滴下的红墨,异常显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是哪一方的人有伤亡!
李权老早就觉着不对劲儿,此时反应最快,不管哪一方的人受伤,发生冲突后肯定是自己的百人小队吃亏,当即喊道:“速速增援!”
一时,两支千人队伍立刻从山岩后冲出,高喊着口号朝海边跑去,一时间喊杀声四起,一阵尘土满天。
尘土挡了李权视线,前方状况又着实可疑,便亲自起身叮嘱其余人:“尔等在此不要乱动,容本官亲自去探。”
说罢便快步冲向军前。
官兵们跑得飞快,担心己方的兄弟伤亡过重,待李权冲到最前方,双方的距离已不到三十米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