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真是天下奇事,丘陵城的存量足够七千人坚持一两年的,可不知为何,一夜之间全没了,又没有没火烧过的痕迹,将士们调查之后也没有半点儿发现。
有人说是撞了鬼,这种无稽之谈在此刻竟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同,因为这太不能理解了。
粮食是一切的根本,现在粮食像长了翅膀飞走了,将士们就要面临断粮的危险。没有朝廷的物资补寄,不出一月,这里的人都要被活活饿死。
这里的将士不怕战死,但要说饿死可就有人不愿意了!因为被饿死的话,传出去还不被人笑话死?九泉之下也没脸见人呐!
李权总算找到了事情的突破口,乘此机会好好的奚落这些家伙一番,把他们各个都说得面红耳赤,叫人好不过瘾。
更关键的是,被奚落之后,它们还不得不跟着李权一起弃城。
现在,表面上看着李权是怒不可遏,可内心却是乐开了花。
“老子真是天才,这种法子都能想出来!”
美滋滋的,李权转头朝王三麻抛了个媚眼,看得王三麻一阵激灵。接着,又转过头,恢复那种凶神恶煞地神色,吼道:“以后谁都不准再屁话了!半日休整时间,今夜三更,全军弃城走山路入碧州!”
“是。”
“是……”
稀稀落落地应了一声,将士们颓丧到了极点,以这样的姿态离开夷洲,实在不怎么光彩。
人群渐渐散了,李权感觉喉咙火辣辣地疼,这些天为让这群老黄牛改变主意可说用尽了心思和口水,,到了最后才不得不用损招。
原以为可以圆满地离开夷洲了,谁料就在三更前一刻,一封信送到了李权面前!
。…
第692章 :黄昏
三更将至,李权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正准备带队出发。踏出门的一刻,感觉一道冷风从耳边擦过,回头一看,身边房梁上一柄小巧的匕首静静的插着,匕首上的信很快吸引了李权的注意。
李权猫着身子再房檐下看了两眼,,除了沉沉的夜幕什么都没有。
这里可是丘陵城,是谁能在这么多守军的眼皮下神不知鬼不觉地送信?
带着疑惑,李权去下匕首重回屋中。
“李郎救我!求援信一事,圣后追责,欲将我军法处置。五日后行刑,柔儿命悬一线,悔不与李郎离去,四下无人相助,只有求李郎设法救我!”
信中内容极少,却让李权脸色大变,几乎就要转身冲出去。
李权自己都很奇怪,也不知什么时候,上官柔儿在自己心中变得这么重要了?
李权甩了甩头,强迫自己镇定,乍眼一看便感觉这封信有问题。这只是一种感觉,因为信中的称呼就让李权感觉别扭。
“李郎?”
“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亲热了?”李权百思不得其解,又细细地将信看了一遍。
信的内容很短,一眼就能看完,除去称呼不说,信中内容依旧让人觉得别扭。
李权思考着,他知道上官柔儿是个聪明人,只有在自己面前会时不时地犯傻,但写这封信的时候应该很清醒。如果情况真如信中说的那般危急,信中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废话。
没错!这么简短的信中依旧有很多废话。
信中有用的内容只有四个字:“李郎救我。”
仅仅只要这四个字都够了!因为李权能猜到上官柔儿出了什么事,也能猜到只有上官柔儿才会跟自己发求救信。任何人置身此事中,只要听到上官柔儿出事,必然会想到是赌局之后,圣后发怒,不肯饶恕上官柔儿。在生命危急的情况下,上官柔儿觉没时间去写这些废话。由此可见,上官柔儿是在很冷静的情况下写下这封信的。
上官柔儿何等聪明?怎会不明白其中道理?怎会将李权能猜到的事情强调一遍?就算要强调因为何事,那也是要发生了李权预料之外的变故才会在信中说明,因为这样才符合逻辑。这道理,上官柔儿肯定是知道的,但她还是说了是因为求援信惹恼了圣后。
“这绝不是什么废话!柔儿肯定有她的用意!”
李权眉头深锁,外面忽然传来了士兵的催促声:“总督大人,您准备好没有?兄弟们已经准备就绪了。”
“等等!再给我一点儿时间。”
屋外安静了,李权继续思考。
“称呼有问题,强调事件也有问题,甚至连后面的五日期限也有问题!难道……”李权眼睛一亮,“难道柔儿故意写出这么多漏洞是为了我发现?目的就是让我知道其中的问题,让我起疑,让我不去?可是她为什么要绕这些弯子?”
想到这里,李权豁然开朗,上官柔儿信中传达的意思他全明白了。
“白莲教以柔儿为饵诱我过去自投罗网!”
但是,李权眉头并未因此而舒展。因为其中还有一层意思,柔儿现在处境不好,不然也不会绕这么大的弯子。
“先生,时候差不多了,咱们该动身了。”
这一次是魏继明亲自来请。李权应了一声,赶紧走了出去。
今夜又有风沙,吹得李权睁不开眼,但城中集结完毕的几千将士却魏然不动,所有人都轻装而行。
风沙是好事,更容易隐蔽己方行动。
李权走到城门口,面对一众将士,低声道:“所有人都不准出声,咱们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