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淮海郡成了什么样子?虽说润儿和李惜荷待的村子离海岸最远。可是,谁有敢保证那里不受牵连呢?
“你行不行?咱们快回去看看!”李权提起精神催促阿朵。
阿朵揉了揉身子:“我在水里倒是没问题,可你不是不会水性么?我带两个人怕是有点儿困难。”
“你只管你自己,山人自有办法。”
李权先一步踏入被海水湮没的内陆,脚下凝聚真气,站在水面上如履平地。
阿朵惊讶地大叫起来:“哇!原来你也会在水上跑?什么时候也教教我?”
“先解决了当前问题再说吧。马上又有海啸来了。”
……
李权背着惠子在水面,阿朵在水下,一直往内陆走了大概半个时辰,中途避开了一次规模不是很大的海啸,然后就感觉人在水中已能踩到实地了。
到了这里,水位迅速下降,直到水深不过膝盖的时候终于看到了百姓聚集之地。
前方是一破烂的小村庄,但此处的人很多,村子前有一道的临时修筑的堤坝,挡住了海水蔓延。
堤坝很高,足有四五米,水位只半米不到,显然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候,顶上有人正在降低堤坝的高度。
生活在通天脊背后的百姓以为有天堑所据,故没有准备沙包石袋,所修筑的堤坝都是用断木稀泥堆砌的,坚固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些地方是用人的尸体组成的屏障。
无法想象在灾难降临的时候这里上演着多么惨烈的一幕。
不过,堤坝后面的百姓却是喜悦的,因为他们在灾难之后活了下来。环境虽然恶劣,但百姓的精神是放松的,这让李权和阿朵也稍稍放松。更可喜的是,如果洪水蔓延至此,证明润儿和李惜荷并没有受到灾难的影响。
阿朵和李权相视一眼,终于笑了。
此处聚集的百姓都是家园被毁的幸存者,在一些官兵的组织下加入了抗洪队伍。
如此形势的自救在淮海郡随处可见,李权三人在问清了此时的方位离开后又遇到了三处这样的难民聚集地。
照理说李权作为朝廷命官,胡不能不在该由他来主持大局,但李权并未暴露身份。
他是个自私的人,任何事都没有先看到女儿平安重要,所以一路装作幸存者回到了阿朵的村子。
……
阿朵的小村一直没有个明确的名字,可现在却成了淮海郡为数不多地一方净土。几乎每时每刻都有逃难的百姓经过此地,有人在此住宿,有人在村外准备就地建房,有人则是往内陆而去。
村口,一大一小两个女孩子神情紧张地扫视着每一个经过的人,大手牵小手显得孤独无依。
李权老远就看到了她们。
两人虽没经历什么凶险,但精神已经被消磨殆尽,看上去极其可怜。
李权心中一酸,一路狂奔:“惜荷!”
“爹!?润儿姐!你看,我爹!真的是我爹爹!呜呜……我就说爹爹不会有事儿的!”
此行让一个年不过五岁的小丫头多次担惊受怕,想来实在有些残忍,此番重逢少不了激动亲热一番。
小惜荷扑到李权怀里,激动得又哭又笑,一个劲儿地在李权脸上吧唧。此时的她已找不出什么语言来形容此刻的兴奋了。
应付女儿的忘情亲吻已经够呛,没想到的润儿也泪眼朦胧地抱着李权不肯松手。
“你可算回来了。你要是回不来我怎么跟你家夫人交代啊?”
“好了好了。现在不是都回来了么?”李权感动地摸了摸润儿的脸,然后背着惠子又抱着女儿一并回到了阿朵家中。
阿朵爷爷伤势已经稳定,只是还不能走动,这些天都靠着润儿在照顾。
短短几步路,小惜荷已经在爹爹的怀里睡着。
而惠子却在这时候悠悠醒来。
现在不是考虑烦心事儿的时候,几人都放松心情各自休息。
夜里,小惜荷在李权的怀抱中迷糊的醒了,听到外面的雨声不觉丝毫意外,缩了缩脖子往爹爹的怀里挤了挤,心想还是躺在爹爹怀里睡得更舒服。
李惜荷知道爹爹没有睡觉,但初醒时懒得不想张嘴,正准备继续大睡的时候忽然发现窗外有流星划过。
“爹,快看流星!”
李权一直望着窗外,但思绪似乎不在这儿,回神之时,窗外一片漆黑,连雨点都看不清。
“嘘,很晚了。乖乖睡觉。”
“可是……可是惜荷已经睡饱了。”
“继续睡,爹爹还没睡觉呢。”李权伸了个懒腰,关上窗户也缩进了被子。
“哦。”李惜荷勉强地应了声,再次闭眼。可睡意已经被那一闪而过的流星给带走了,没多久又睁开了眼。
李权闭着眼睛,却能感觉到惜荷的一举一动,声音懒散地说道:“不是说睡觉的么?”
“爹,惜荷有点儿想娘亲跟姨娘了。”
“那明天就跟润儿姐回京。”
“不不,我……我还要照顾老爷爷呢。”
“老爷爷已经好了,这次你们说什么都要回京城。”
说到回京,像是把李惜荷吓到了,被褥下的小手小脚立马就夹在李权的腰上:“爹,我突然不想娘亲了。”
“那还是要回去。”
“不嘛!我不回去,说什么也不回去!”李惜荷莫名地激动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