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热血川卒_上郡人【完结】(19)

  李剑棠站了起来:“我们是抗日义勇队,不是国民政府的军队,刚招兵时候发的就是安家费。现在这些武器和装备全都是花李氏家族的财产,所以,暂时不会向任何一个人发军饷,如果有人吃不了苦,就请他离开义勇队。”

  李驽西干笑了几声没再吭气,坐在椅子上,脸色发窘。

  第011章:亲历成都反日潮

  1936年的8月盛夏,干旱降临川西坝子,炙热的红日像钉子一样固定在天空中,火辣辣地爆晒着成都市的大街小巷,愈发使得天气闷热起来。东门大桥河坝上的几棵大树下,喝茶吹牛的人最多,成了这一带的消息汇集中心。几家茶铺的伙计招呼应酬忙得不可开交,一些摇着扇子的中老年人正围坐在一张桌子旁边摆起了龙门阵。

  李剑棠、李刀海、胡刚三个人从安县来到成都好些天了,此时身穿摞着补丁的土布对襟褂子、脚蹬一双草鞋,躲藏在一棵大树下纳凉。

  “队长,你不是说买好武器就回家唦。这几天就跟着你四处转悠了,你说这么热的天,还是回客栈睡觉算啦。”胡刚手里捏着一顶破草笠不停地扇着风。

  李剑棠粗重地喘了一口气:“老胡,没想到你背靠着刘湘这棵大树,买点武器弹药就跟回自已家取一样,还包送到地方。”

  胡刚在树根底下坐了下来:“你花钱,我跑腿,没啥子。”

  “对了,你说的日本人啥子领事馆,在哪个街道活动?”李剑棠看了一眼太阳底下空荡荡的街道。

  胡刚眯起眼睛:“据我所掌握的情报,早在18年前,日本外交部未经国民政府同意,非法在成都租下了金河街44号开设‘办事处’,一段时间过后见无人问津,又换成了“领事馆”的牌子,建立了刺探情报的据点。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成都民众发起了反日热潮,这个“领事馆”被迫自动收摊。今年前两个月,日本人在重庆又非法设立了‘领事馆’,听说还要派人来成都设一个。”

  “胡刚,你说的情报准确吗?老子今天晚上就去杀了这些狗日的小鬼子。”半眯着眼睛打盹的李刀海忽地从地上坐了起来。

  胡刚把中指竖在嘴唇上:“小声,你听他们说。”说完后指了旁边摆龙门阵的几个人。只听一个年纪稍大的人说:“这东洋人是头顶上长疮,脚板上流浓——坏透顶了,霸占了我们东三省不说,还要抢我们的烟台。

  另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中年人马上就跟着说了一句:“他狗日的日本人敢来成都,我看他是‘粪坑边边上打扑趴——离屎(死)不远了’,老子前年在金河街就甩过他几石头,这一次再来,谁要是不当面雄起就算小虾子!”

  一个身穿长衫、看起来像有些学问的人接过话头:“你老弟也要小心点,多少年来我们中国人和外国人闹,从来吃亏的都是老百姓!你老弟小心老鹰抓蓑衣——脱不倒爪爪。”  

  三个人正听得上劲,只见沿着河坝匆匆忙忙走过来一个头载礼帽的人。胡刚悄悄用手一指:“这家伙是个保长。”果然,围在桌子边上的几个人纷纷打招呼:“王大爷吃茶、王保长吃茶”。

  只见来人四下小心地张望了一下,看着没有外人,然后双手一抱拳:“今天本保长公事在身,失陪,失陪。大家听好,上峰有令,有几个日本人这两天就要到我们成都来,我们要在皇城坝集中开大会游行,大家要踊跃参加。本保长有言在先,老头老娘小孩挤倒踩倒,概不负责。”说完这几句,又弯下腰压低声音:“到时候大家把铊子(拳头)捏紧点,打他几铊子,不要给日本人松活。”又笑着站直身体一抱拳:“诸位,今天还有公事,失陪,改天再吃茶摆龙门。”说完,转过身匆匆消失在东门大桥的另外一头。

  “走。”李剑棠听到这里,站起来招呼李刀海、胡刚一起离开了东门大桥河坝。三个人忽匆匆地回到小客栈后,喝光一大壶凉茶都闷头倒在了床上。

  第二天一大早,李剑棠三人来到皇城坝时,已经是人头攒动,热火朝天,喊声震地。四周贴满了“赶走日本帝国主义!”、“还我河山!”、“日本人滚出四川!”等红红绿绿的标语口号,皇城城楼正门上面一幅横幅“成都各界反对日本在蓉设领大会”,正门前方,十几张方桌临时拼凑搭成了一个台子。

  胡刚指着正门说道:“队长,这里最早以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朱椿的王宫,当年仿照皇宫的样子修了这个宫殿。四周是高大的青砖城墙和护城河,正门朝南,上面是城楼,下面有三道拱型的大门。大门以外的广场现在被称为皇城坝。”

  李剑棠点点头:“选老祖宗的地方游行,意义重大。”三个人随着参加集体的人群涌进了广场,四周站满了维持秩序的警察。

  “同胞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反对日本人在我们蓉城设立领事馆。我宣布大会现在开始。”

  李刀海惊讶道:“这不是昨天摆龙门阵的那位穿长衫的先生吗?”李剑棠仔细一看:“真的是他,看来这位爷还是个有头面的人物,先听听他们说啥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