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彭加木失踪始末_叶永烈【完结】(67)

  ◆征服“科学之眼”

  我没有听彭加木同志说过“难”字,也没有见过他开过空头支票。只要工作需要,他就有这么一股子劲——总要细心探索,刻苦钻研,不彻底解决不肯罢休。当电子显微镜安装后验收时,由于国内还没有鉴定高分辨率技术的经验,我们受了不少肮脏气。为了永远摆脱这种被动情况,为了对人民负责,看看这台仪器的鉴别率到底是多少,是否符合厂方所开列的规格,彭加木同志硬是花了一个月的功夫,通过顽强的探索,掌握了铂铱粒法,测出了仪器的鉴别率。这仅仅是他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的许多事例中的一个。

  以上,是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曹天钦教授在回忆彭加木的文章中,所写的一段话。

  彭加木是学农业化学的。当他在中央大学农学院读书时,别说没摸过电子显微镜,连看都没看过哩!

  他,怎么会跟电子显微镜打上交道呢?

  原来,1962年,当他在上海休养期间,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进口了一台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当时国内的第一台。由于没有经验,在安装、调试工作中,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彭加木一听说,尽管他自己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新技术,151却知难而进,主动求战。领导上同意了,派彭加木主持建立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的工作。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科研工具。

  人们常常把自己的眼睛称为“肉眼”。人的眼力不够,肉眼只能分辨大小为01—0.2毫米左右的东西。

  自从在16世纪出现了光学显微镜,微观世界的大门自此被打开。人们用光淡显微镜把物体放大几十、几百倍,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把细胞的发现称为19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

  不过,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只有1500倍左右,最高分辨本领大约为2000埃。一埃,就是1/1,000,000厘米。

  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试制新型的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1932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诞生了,放大倍数只有12倍而已。然而,它飞跃发展着。如今,它的放大倍数已达几十万倍,甚至达上百成千万倍,分辨本领高达一埃。人们借助于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分子、原子。

  电子显微镜被誉为“科学之眼”。它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冶金学、化学、地质学、半导体、物质结构学等许多学科。

  然而,要掌握这“科学之眼”,却并不容易:

  它结构精密、复杂,十分娇气。稍微一疏忽,拍出来的照片便是虚的。

  它的内部要抽成高真空,实验室要求一尘不染。

  它的观察范围比针尖还小。样品一定要切成极薄极薄,厚度只有50埃,即1/200000毫米。要知道,薄的打字机用纸的厚底,大约为1/25毫米左右!

  彭加木有一股子“牛”劲——越是被别人说成神乎其神、困难重重的事情,他倒越是要干。他最喜欢跟困难较量,比个高低。

  彭加木埋头在图书馆里,查看了许多国外的电子显微镜文献,弄清楚它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术。接着,他花费了三十多个日日夜夜,厮守在电子显微镜旁,忙碌于制作样品、调试、拍片……

  在一开始,大家都是新手,仿佛是一群新兵练习射击假装的,要花费大量子弹。为了节省底片,彭加木从别的实验室里找来几盒过期的光谱胶片作为试验品。不过,他就连这样的过期胶片,也舍不得整张使用,而是把它裁成一小条、一小条。

  经过几十次、几百次的调测、试拍,彭加木终于征服了神秘的“科学之眼”,用它拍出了合格的显微照片,从外行变成了内行。

  有趣的是,连他自己都意想不到,从此人们竟把他当作国内屈指可数的电子显微镜专家!而他自己呢?从来不把技术当成自己私有的东西,总毫不保留地教给别人。正因为这样,后来他不断被邀请到外地,帮助广州、福州、乌鲁木齐等地建立了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更为可贵的是,彭加木对于国家的科学仪器,一向爱护备至。那台在1962年进口的电子显微镜,现在早已过时,成为“老爷货”。可是,由于彭加木使用很细心,给实验室制订了一整套严格的使用注意事项,所以这台电子显微镜在很多年之后仍在使用。用它拍摄的照片,质量并不亚于用新式电子显微镜拍的照片。

  用曹天钦教授的话来说:“彭加木把这台电子显微镜的‘老本’都用出来了!”

  其实,在彭加木身上,这样的事例多着呢:

  他的那架照相机,早就“老掉牙”了。可是,用它拍出来的照片,却相当不错。

  他的那辆自行车,人称“老坦克”。可是,骑着它作长途旅行,却安然无事。

  彭加木常说:“秃笔也能画出好画来——关键在于你会不会画画。”

  也有的时候,他一边修理着“老爷”照相机或那辆“老坦克”,一边自得其乐,头晃脑,背诵起几句唐朝作家刘禹锡的名作《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