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洪承畴长沙幕府与西南战局_杨海英【完结】(13)

  顺治二年,曹胤昌和至交、曾受命为唐王兵部尚书的周损、周损从子羽仪等“结寨县西之朱山,有卒三百人,马数十匹,李有实等在东山应和之。”成为蕲黄四十八寨之一,“军官自总兵以下,遥受明藩札付。”顺治六年以后,一度曾被清军平定的山寨武装重新兴起,二月,三尖寨长张福寰奉石城王朱统錡命来联络四十八寨,于是各寨寨长王、周损、曹胤昌、李有实、陈于密等一千五百人往谒朱统錡,各授职有差。顺治七年,石城王遇难,有实“复遁归东山,胤昌则转入云南。”曹胤昌、李有实均听命永历政权,曹胤昌到云南,是否接受了重要使命?“越二年(明永历七年),有实更出攻黄州诸堡,下江防道吕阳领黄冈张本恕等乡练剿抚定之。”[133]张本恕为黄冈诸生,这在县志中得到证实[134]。明永历七年,即清顺治十年,李有实进攻黄州,是否与曹胤昌的云南之行有关,尚没有直接证据,“因湖南孙逆猖狂,贼首陈誉早、李有实叛形复炽”[135],这是确定无疑的。兵败投诚,虽属正常现象,但不能说没有疑点[136],在明清争战未见分晓的情况下,双方势力互相渗透,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曹胤昌愿意出面做工作的初衷可能就源于此,此事尚待进一步研究。最后的结果是,一方面,黄冈生员张本恕带领清军正面进攻山寨,另一方面,周师忠通过陈宏范这一线进行迂回招抚,李有实终于带领官兵三百五十二人进入长沙投诚,“自愿在军前立功报效”,被授予副将职衔[137],黄州山寨武装就此解体了。这虽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但类似利用幕客进行的分化、瓦解南明武装的做法,在当时却是十分普遍的。

  再举一个例子,是洪氏如何利用投诚人员瓦解抗清基地的事实。

  幕客廖文英,连州生员,曾为南明巡抚。投诚后,洪氏派他前往家乡连阳八排地区进行招抚活动。这一带是瑶族聚居的山区,包括连州、连山、阳山三地,曾长期为抗清武装所占据。顺治八年原李成栋部将、后归孙可望的陕西人马宝进入八排连山,“驻县三年,称爵府。”“兵瑶通好,互相肆虐。”抗清武装与瑶民遥相呼应,使清朝统治势力难以进入。洪承畴一方面利用廖文英等投诚人员进行招抚,一方面出兵进剿。结果马宝“由三江、石田引而西去”[138],又一个抗清基地被瓦解了。

  正因为利用投诚人员进行招抚活动卓有成效,所以洪氏对投诚人员的反复行为,处理十分宽大,这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孙可望总兵欧正福,桂阳州人,顺治十二年赴广西总兵马雄处投诚,被送交洪承畴安插就绪,十三年欧正福将准备反叛,被张万福等设法拿获。“今正福志在耕田,似应随其便宜。”[139]对于投诚以后又想反悔的人,没有格杀勿论,仍然放回耕田,可见洪氏招抚南明武装用心之深沉、手段之狡诈、希望之迫切。

  目前在洪承畴研究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在战略相持阶段过分依赖招抚政策,这是不当的,也不可能取得多大成效。对此,我不敢苟同。在相持情况下,对抗双方的军事实力大致相等,短时期内在双方对峙的正面战场上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双方斗智斗勇,可见高下的恐怕还是战场以外的领域,是双方所依托的人力、物力、财力、地理优势等等。洪承畴对如何从相持转入反攻,无疑具有通盘考虑,他的指导思想“不招抚必不能平贼,不真剿必不能成真抚”中就蕴含了将进行持久战的信息。不招抚就不能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加强自己的力量;不招抚就无法铲除抗清武装的社会基础,夺取对方的军事基地,建立稳固的防线。这些都是从战略相持转入战略进攻阶段的必要条件,也是促使双方力量从量变到质变飞跃的有效手段,是以较小代价取得较大成功的可行之路。但这些条件都不是在短期内可以一蹴而就的。

  洪承畴利用长沙幕府进行招抚活动,取得了重大成效。

  第一,弥补了清军兵力不足、在复杂地形中无法发挥战斗力的弱点。

  顺治十三年兵部有一题本,提到荆州总兵郑四维鉴于荆门近逼“寇锋”,建议将安陆驻防移至此地,但安陆所属的钟祥、潜江、景陵、沔阳等州县,因为四面环湖,“素称绿林出没之所”,东、北面的黄州、德安,也有“各寨伏莽耽耽思逞”,洪氏只得采取折衷方案,将安陆驻防一分为二,一移荆门,一留安陆[140]。显然湖北各地抗清武装占据有利地形,打击、骚扰清军,使得清兵防不胜防,守不胜守。不惟兵力不敷,即使拥有优势兵力也无从发挥,“从来满兵所到,贼即败亡”,“但鸟道羊肠,马匹不便驰骤”,湖广总督祖泽远“为此不敢吁控”满兵前来剿贼[141]。派出幕客单刀赴会,则往往可以寓奇于胜,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取得千军万马所无法达到的成功。这一点,在陈宏范等招抚黄州山寨、廖文英招抚连阳八排山寨的活动中都有典型的表现。

  第二,削弱对方有生力量,加强自己的力量,为转入进攻阶段奠定军事基础。

  顺治十三年南明知府郭子治、知州刘亢等率士民投诚,洪承畴十分兴奋,觉得这不仅“使职多一民而贼少一助”,且“巫夔之间耕凿久驰,竟成荒土,贼之外地无委积可恃,动多掣肘。”[142]很显然,清军与南明争夺“外地”的斗争,正是相持阶段清军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也就是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加强自己力量的有效手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