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训练过程绝不是嘻嘻哈哈的玩闹,更不是美国年轻一代喜欢的野营或体育运动可相提并论的,这是预备训练和动员体制,这个过程中表现优异的人员会被组织者确定为队长——一旦参军就是基层骨干。而德国容克贵族与社会精英阶层对军人的重视,对军队生活的向往和强烈的民族复仇意志又是军事传统最深厚的培育土壤,再加上魏玛德国12年兵役制度下的军官团,这种制度化优势确保了扩军优势。
换而言之,之所以美国培养新兵要一年半(德国一般是半年),是因为新兵训练前期需要接受的服从意识、团队生活、纪律性德国人早在当兵前就已具备,参军之后只要进行专项军事训练即可,而美国年轻人需要补课。更要命的是,美国参加战争比德国整整晚2年,德国横扫欧洲且付出的伤亡代价不大,培养了拥有数百万精锐的一线部队,新兵入伍马上得到充分的锻炼。用面团来比喻,德国是面团基本完工,只要再加点水(新兵)就可以成型,而美国是面粉刚刚具备,正打算往里面放水(老兵)揉捏,离成型还早得很。
从师一级编制也可看出来,德军光在东线陆军师一级的编制就超过了200个,加上西线和国内总数将近300个,而美军陆军步兵师不满60个,装甲师10多个,再加2个空降师,基本就是美国陆军地面部队的基本盘,其余300多万兵力都在新兵营或者合成新编制的路上。
这100万有战斗力的部队又分多种情况:一部分兵力被麦克阿瑟带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作战,人数大概15万;一部分被布莱德利带在南非,人数大概10万左右;另一部分待在英国,人数大约8万余;中美洲、南美洲驻军人数加起来超过6万——这些兵力加起来一共就占了40万。为执行联合要素行动,陆军一口气准备动用12个师(包括2个装甲师),这又占用了20万以上兵力。同时,由于非洲战役、东非之角战役的连续损失(总数超过10万),马歇尔手头掌握的、实际可用的一线兵力还不到30万,再刨除占比较大的装甲师,轻装步兵师只有15万左右。李奇微手里一个军两个空降师加起来将近3.5万人马,在这最后的15万兵力中所占分量是很重的。
马歇尔本来想调装甲师上百慕大,但这样时间估计来不及,德国人很可能明后天就到百慕大,盲目上装甲师弄不好被人半途包了饺子,增援百慕大速度必须要快,无论是从出动效率还是从作战需求考虑,空降部队都是首选,更何况82空降师还有和德军交手的经历,他认为非常合适,罗斯福一问之下就把82空降师报了出来。
“但82空降师不是刚刚遭到了惨重损失,整体减员超过四分之一?”
“从战场上撤下来之后确实如此,但马修出任18空降军军长后迅速进行了重组,目前问题并不严重。”经马歇尔的具体说明,众人才明白李奇微对82空降师和101空降师的快速改造:李奇微将82空降师损失最大的505团当成骨架,从101空降师抽调现成人员和新兵进行补充,凡战场幸存下来的官兵普遍官升一级使用,新编制的、具有实战经验的505团构成了101空降师基干,然后从101空降师中抽调出完整的506团补入82空降师,同时补充了其他缺额,并在内部让具有实战经验的军官进行了轮换。
经过他的一番大动作,82空降师实力比起第一次百慕大战役前更强,而101空降师因为得到了宝贵的老兵和实战军官,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实力——虽然因为磨合程度不够还不显著,但马歇尔相信只要再给李奇微3-4个月,他会交给自己一个更强大且完整的空降军,而且还有宝贵的实战经验。
李奇微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完成这么大刀阔斧的动作,一方面在于马歇尔的支持,各种请调、补充、轮换申请都在第一时间内批准,甚至先斩后奏也没事;另一方面在于其当年在作战部担任参谋的功底和泰勒的大力协助,更要紧的是,金光闪闪的勋章和作战经历比中将军衔更能震住其他人,在18空降军中李奇微完全说一不二。
“很好,这就是我们要大力提拔和重用的军官,别管合不合规矩,战争时期,能打赢才是最大的规矩!”罗斯福满意地点点头,用严肃地口吻道,“找个机会让巴顿去带装甲军,把坦克兵们好好整一整,让他再和德国人好好打一仗,他比艾克更适合带兵,谁不服让他来找我。战争时期散播奇怪言论、妄议总统和三军总司令决定的行为都需严格控制,只要在我职权范围内,文官免职、武官退役并追究法律责任,同时让胡佛局长去调查下看看背后有没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和其他背景,我们不要被人骗了还以为对方是良民。”
四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深感吃惊却又不动声色,他们已看出来了,总统的思想和路线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最初他顾及自己竞选连任的因素和社会民生,对很多事进行了妥协,尽可能维持并协调各方关系。当这种关系随着战场不利而越来越难以维持时,他就要动用一切手段来确保局面好转,实行用战略优势完成第三个总统任期,想法和初衷与当初用国家干预国民经济渡过难关的套路一样——只要经济形势能好转,民众才懒得管这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同样,只要战争能胜利,民众才懒得计较总统现在更接近独裁还是更接近民主。
既然罗斯福有这个要求,金上将也只能配合:“海军初步考虑继续增兵完成佛得角攻略,炮击舰队、护航舰队和登陆舰队保持在佛得角附近,航母编队在佛得角与百慕大之间机动,哪边出现敌军主力舰队就向哪边增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