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十字_月影梧桐【完结】(1201)

  装备上的对比至少明面上看上去还没有完全失衡,但素质上的差异近乎让人绝望。由于红军丢掉了巴库油田产区,又断绝了北大西洋、黑海两条外援渠道,目前石油产量只有1000多万吨/年,为保障前线作战需要,后方用油一压再压,在训练中已完全无法加以保障了。目前坦克兵、飞行员的训练周期已被压缩到6个星期——40多天就要把人从一块白板培养成坦克车组或飞行员。这种速成训练出来的兵员90%的人都挺不过最初20个作战小时。

  目前,红军拥有超过200个飞行小时的飞行员不到20%,高于400个飞行小时的飞行员只有不到10%,绝大多数飞行员都在3次出击任务后挂掉,而他们被击落时甚至连跳伞技能都还没彻底掌握。由于合格的飞行员苗子越来越难以寻找到,红军被迫启用大量女兵担任飞行员,不但轰炸机、运输机甚至连战斗机也开始大规模使用女飞行员,德军注意到红军后备力量枯竭的迹象,一开始还有德国飞行员回基地后大惊小怪:“今天我居然击落了一个俄国妞……”,后来相互间问话就变成“你干掉几个俄国妞了?”、“5个?8个?哎,记不清了。”

  假如再丢掉每月40万吨的援助物资,则苏联重装备数量很快就会减少20-25%,甚至会带有根本性的影响。例如,IS-1和T-43/85之所以战斗力表现还不错,全在于在关键部位使用的都是美国提供的装甲钢,如果是苏联国产货,防御水平至少要下降2个档次。而没有美国人提供的高等级航空汽油、铝合金、铜锭等物资,很多重装备出勤率和生产率都要大打折扣。倒是粮食经过去年残酷的“减人增粮”举措后缺口没那么大。

  对这些数字朱可夫心里基本是清楚的,但全部罗列后放在一起,冲击力依然十分巨大。

  基于上述理由,华西列夫斯基接下去的话就非常顺理成章。

  “……目前中央战线在您抽走100万军队组成中亚特别方面军后,敌我力量对比大概是3:1,个别地段和位置大约是5:1,考虑技术兵器、人员素质后,我认为敌我战斗力比例是6:1,要防御住是不可能的,区别在于我们何时失败,我认为时间点很可能在5月份——最乐观的估计是德军5月份才能拿下乌拉尔工业区。所以,我请求您看在党和国家的份上,看在上亿人民群众和苏联各民族共同命运的份上,尽可能早地完成决断!”

  至于决断是什么,华西列夫斯基没说——可能他认为也不必说,朱可夫一定明白。

  乌拉尔山工业区是目前苏联仅剩的一个大型重工业区,工业能力和产值占了目前苏维埃所能控制部分的75%,其余25%分布在诸如莫斯科、斯大林格勒、鄂木斯克等少数几个城市中,政治局认为一旦丢掉这个工业区,苏联工业能力(主要指军备工业)就会掉落到与意大利差不多的水平,而实际上,由于德国军备工业很多向意大利转移,后者实力也在稳步增长,苏联还根本达不到!

  他闭上眼睛想了半天,对身边的参谋说道:“请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和崔可夫两位同志到我这里来,我要和他们商议重大事项。”

  第005章 中亚攻防战(4)

  性格坚韧的朱可夫当然不是华西列夫斯基三言两语就能劝得动的,否则他就不是朱可夫了。至于毅然决断什么的,华西列夫斯基已说过多次,朱可夫自己也说过多次,不过大家“毅然决断”的内涵指向显然不一样,而且还没法摆在桌面上出来明说。

  最早在中央战线伏尔加河流域失守前,朱可夫的断然决断是希望斯大林尽快推动媾和——以伏尔加河右岸为分界线,斯大林没有答应,华西列夫斯基也表示无法接受,都还没打直接就放弃左岸?但真到德军持续进攻并打掉左岸后,让对方接受右岸停战已不可能了。

  然后华西列夫斯基这时候提出毅然决断要求议和,现在轮到朱可夫不干了,他认为这样子没法议和,必须利用冬歇期给德军一个下马威,毕其功于一役,胜而求和。由于连续几次美援抵达再加上后方情况经过整顿之后有所恢复,斯大林咬着牙同意了朱可夫的意见,不但孤注一掷地从中央战线抽调了将近100万部队,还把最精锐的几个近卫坦克旅都交给了朱可夫。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和崔可夫两个中将就是朱可夫特意挑选出来协同自己管理中亚特别方面军的,在同意朱可夫破釜沉舟的进攻方案后,斯大林老爹为精干的指挥人员煞费苦心,朱可夫挂帅当然是板上钉钉逃不了,但光朱可夫一个人管不住那么100万部队,本来朱可夫还想让巴格拉米扬协助自己,但斯大林对后者在前次战役中的表现嗤之以鼻,拒绝了朱可夫的请求,而方面军级别负责人除扼守要地无法动的大员外,似乎也没有特别出彩之人。最终朱可夫反复权衡挑选两人分别协助自己管理左右两翼集群(相当于方面军级别),斯大林对此倒是予以了高度认可。

  两人从年纪来看绝对是小字辈,崔可夫不到44岁,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甚至只有38岁——别说方面军统帅大员,重要一点的集团军统兵大员也很少见这个年纪。当然朱可夫也算年轻统帅,他现在还不满50岁,与他交锋过的同级别对手,包括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霍特、克莱斯特等人普遍都大8-15岁。

  其他层面的将领也能看出来,温克和崔可夫同年,也都是中将军衔,当前者因突出表现刚刚破格提拔为主力师师长时,崔可夫连集团军司令员都已当了好几年。朱可夫虽然朋友同学一大堆,但没什么私人班底,更没有几个心腹爱将,他性格比较直接和固执——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幼稚,也没什么太多非分之想,所以斯大林对他比较放心,这两个年轻人让朱可夫带着他也放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