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十字_月影梧桐【完结】(131)

  “可以叫追猎者坦克歼击车。”霍夫曼不动声色将历史上的名字赋予了他,“我们要善于打破常规思维,将缴获的战利品有效利用起来。T-34是个很好的例子,追猎者也会是这样的产品。把俄国前线所有缴获的T-34改良后都给古德里安送去吧。”

  “如您所愿,元首。”

  “对了。”霍夫曼不经意间又想起一件事来,“我上次和你说的那种可以采用电子管技术生产计算工具的事情和学者们沟通了么?”

  “沟通了,幸运的是还找到了帝国目前最好的计算机专家康拉德·楚泽(Konrad·Zuse),居然还是一位自学成长的专家。”楚泽是东普鲁士人,拥有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原先在柏林一家飞机制造厂承担飞机强度分析的计算工作,而辅助工具只有计算尺可用,他想制造一台计算机的愿望愈来愈强烈。他无法得到大学或政府机构的任何资助,只能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几个朋友凑的钱独自奋斗,终于在1941年制造完成了电磁式计算机Z-3。这台机器共使用2600个继电器,以穿孔纸带输入的方式实现了二进制数程序控制,能达到每秒3~4次加法的运算速度,或者在3~5秒内完成一次乘法运算——这虽然比不上埃尼阿克的速度,但考虑到时间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说起这个,施佩尔就显得劲头很大,露出格外钦佩的眼神:“元首很多时候您的天才创意让人不得不叹为观止,我将你利用电子管技术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办法和楚泽先生交流了一次,他立即说这是一个天才般的创意,他一直在苦苦找寻比继电器更好的东西来实现这一点,他愿意为帝国效劳,只要给他足够的经费和场地。”

  “这其实不是我的创意,这是美国人的想法,他们在利用这种发明进行弹道计算。”霍夫曼微微一笑,“我一直坚信一点,我们从来就不会在任何发明创造的领域落后。”

  “他提了50万马克的经费和10个人担任研究助手的需求,我准备满足他。”

  “用我私人名义给他拨款200万马克,以后我会继续资助他,前提是给我30%的产品专利权——以后退休了我或许可以靠这个机器养老。”霍夫曼毫不犹豫地加大了力度,“让他和那些研究雷达、通信的专家们一起工作,他们也要和电子管打交道,说不定还能额外碰撞出科学火花来。至于制造过程中需要的设备和人员由他提出来你负责协调解决,我希望在半年后能看到一个新的成品,技术指标——比如说一秒钟能完成1000次加法即可。”

  “1000次?”施佩尔有点惊讶,“这是不是太多了,或许您不该给他这么大的压力。”

  “相信我,他可以的,我可把退休金押宝在他身上了。”霍夫曼笑了起来,“楚泽先生或许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发明对于未来的重要意义。”

  第002章 被抱怨的元首

  除女秘书们外,对元首抱怨增加的还有军备生厂商们,现在霍夫曼不太插手军队具体指挥工作,这让两位参谋总长凯特尔和蔡茨勒以及各集团军群司令官大大松了口气,但他对军备工业特别是技术方面的干预却大大加深了,这一点好几家公司都深有体会。

  首当其冲的是容克公司,他们在航空军备重整案上拿到了大量的Ju-88订单,本来是十分高兴的事情,但半个月后霍夫曼就通过施佩尔告诉他们,Ju-52运输机(容克大妈)的性能已经过时,明年起不再安排生产,相关订单将转移给阿拉道公司改进后的Ar-232,原因是Ar-232比Ju-52载重量更多,速度更快,航程更远,除军队使用经验不如Ju-52外,其他几乎每一方面都比容克公司的产品要好一些。这让容克公司高层倒抽一口冷气:由于运输机市场向来为Ju-52所垄断,容克公司不但赚取了高额利润而且还没花太多力气进行后续机型开发,因此一架运输机的利润顶得上五架轰炸机,这个订单砍掉之后,新增轰炸机订单带来的利润还弥补不了失去运输机订单造成的潜在损失。

  而被天降馅饼砸晕的阿拉道公司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他们奋斗多年的Ar-232终于有了一个好归宿,不但意味着以前的研发投资全部可以回收,而且更有动力去完善下一代新式的、喷气式Ar-234轰炸机来——这才是他们的主要奋斗目标。阿拉道公司已放出风声,要用成熟的喷气式轰炸机干掉容克的Ju-88系列目前所占据的市场。而像阿拉道公司一样不属于几个主流飞机制造商的其他飞机制造商也受这个事件鼓舞,决定加大投入,现在米尔希元帅已不再主管军备生产,从Ju-52订单事件可以看出施佩尔部长没有所谓的门户之见,未来军备发展空间很大,他们只要有一款成熟的产品就可以翻身。

  梅塞施密特公司也巧妙地从运输机市场分了一杯羹,他们推出了从Me-321巨型滑翔机上升级开发而来的Me-323D,这种空中巨无霸载重能力高达16吨,可以搭载13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运力几乎是Ju-52容量的6倍,而机组成员不过只有5人,相比之下执行同样任务的Ju-52需要18人。Me-323D的载物舱门高达3.35米,2吨载重卡车、弹药牵引车、利用二号坦克改装的黄鼠狼2坦克歼击车都可以随意出入。更要紧的是,这种飞机采用的核心配件全部是法国产的风冷发动机(土地神罗纳14-N-48发动机)和螺旋桨,有效缓解了德国国内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霍夫曼对这种大运力的运输机十分感兴趣,认为在紧急支援特别是在北非作战中用处很大,特意下达了首批100架生产订单,并要求他们尝试使用更好的发动机以提高速度,而容克公司拟推出的Ju-322巨型运输机此时连设计都还没定型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