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十字_月影梧桐【完结】(1365)

  而这还只是德国舰队的第三梯队力量——第一梯队包括现有舰载机成员和几个主要基地能执行跨平台战术的飞行员;第二梯队包括各海军基地能上舰但目前执行陆基作战的飞行员;第三梯队才是索科特拉岛特训基地;至于更为庞大的第四梯队(归属海航但未进行针对性舰载机训练)和第五梯队(归属空军尚未转职)就更多。

  现在德国空军和德国海航的一线飞机和飞行员数量几乎等于除美国外其余大国的总和(日、英、苏、意)。

  这个一线飞行员保有量即便与美国相比也毫不逊色,在共同剔除4发重型轰炸机(运输机)飞行员后,德美飞行员数量基本持平,美国如果不靠着那4000多组4发重型飞机,谈不上对德国有数量优势。而在代表未来的喷气机领域,德国拥有的飞行员数量已突破3000,不但有喷气战斗机,还有喷气轰炸机飞行员,英美两家全加起来不足德国的15%。

  其实美国舰载机飞行员总量不少,只是技术水平高的尖子太少,再加飞机不太给力,以至于作战中屡屡被人打出高交换比。如果美国肯静下心把所有护航航母上的飞行员归拢起来纳入一线作战行列,其舰载机飞行员窘迫局面有较大改善余地。美国现役护航航母(几乎全是卡萨布兰卡级)总数42艘虽还未满足特纳当初制定C+计划的下限(50艘),但比起德国的12艘,日本的9艘完全占有压倒优势,这也是将近1500人(组)庞大规模的存在。

  三大海军中,德国舰队航母与护航航母的数量比例近乎1:2,日本近乎1:1.5,唯独美国这个畸形儿是1:10。简而言之是正规航母太少,护航航母太多。不懂海军的杜鲁门对数字非常敏感,敏锐地指出该问题,并提出停掉援英、援苏航线,这样可节约大量的物资和财政经费,把宝贵造船工人用于主力航母和巡洋舰建设,还能缓解飞行员的燃眉之急。可惜两洋海军的现实逼迫美国必须维持庞大的护航航母编队,否则加勒比海、澳新方面马上死给你看。

  金上将也认为必须调整:7-8月份还有两艘埃塞克斯级航母(好人理查德号和伦道夫号)服役,9-10月份还有香格里拉号、尚普兰湖号、安提坦号三航母服役,又是至少600组飞行员的缺口。此外巡洋舰缺口极大,甚至降低到了危险的水平,维持3航母的巡洋舰数量不够,如果再加5艘航母,只怕国内所有堪用的巡洋舰都拿来配给航母编队都不够。

  于是海军委员会在5月下旬形成决议:将1944财年中原定80艘护航航母的生产量降低到45艘,腾出来的经费、原材料和工人投入奥克兰级防空巡洋舰建设,一口气追加了16艘。

  鉴于奥克兰级建设周期较长(20个月左右),海军委员会提出了包括拆除鱼雷管、构建模块化体系等大量简化意见,同时要求实施与埃塞克斯级一样的三班制作业,将建设期压缩到14个月内。至于体型、排水量更大,时间更长的布鲁克林级(万吨轻巡),除船台上已开工的军舰外不再新建,更复杂、更麻烦的重巡洋舰那根本提都没人提。

  优秀飞行员数量已成美国的心病,完全处于劣势,所以金上将舍不得尼米茨那舰队出去拼。

  问题是不仅飞行员,美国自信的飞机生产优势也在逐步消解:

  单独而论,美国飞机生产总数依然占有显著优势——月产量8000余架超过第二名德国近5500架/月产量50%。但对比1942年时美国生产量超过德国一倍以上的数据,优势缩水了。轴心盟国——意大利、日本、法国甚至比利时的飞机生产量还在稳步上升,日本飞机在陆海军陆续统一型号及资源倾斜配置后产量将近3000架/月,意大利产量首次突破1000架/月,法国和比利时的航空工业恢复最快,两者相加也超过1000架/月,考虑到法、比自身装备需求不足,这1000架/月至少有500架其实该加到德国头上。

  而美国的盟国——英国和苏联却因资源限制,飞机生产量节节下滑。以英国为例,本来飞机产量和德国持平,大约都是2000架/月左右,等德国总动员高峰逐渐逼近5500架时,英国因为资源被封锁,生产量非但没上升反而下降到1500架/月的水平,要不是蚊式等木头飞机存在,数量会更少;苏联更惨,主要工业基地和原料基地连续丧失,生产量猛然从3000架/月掉到2000架/月内。

  综合而言,同盟三国飞机产量月产量近1.2万架/月,轴心四国是1万架/月出头,彼此剔除4发重型飞机后,轴心飞机生产数量甚至还略多于盟军。

  德国和美国虽然不可能精确地拿到对方的数字,但从彼此交手过程中就可以知道对方实力——德国能在东线大规模作战的同时还能让本土航空队持续压制英伦南部航空力量,甚至连挪威方向的航空队飞机数量都膨胀到1500多架的水平,实力如何可想而知。

  基于种种考虑,李海上将极力反对出动舰队,甚至获得了马歇尔的谅解和金上将的附和:冰岛上是有3个师,可南美有8个师呢,如果为了冰岛把剩下不多的海军力量都搭进去,南美怎么办?至于冰岛,应该让英国人出动空军去进行掩护——丢了冰岛,美利坚大不了损失3个师,但英国就全完蛋了,难道不应使出全部力量抗争一番么?

  持有这种观念的人物已选择性地遗忘了英国高等级航空燃油储备不多的情况,更忽略了英国不愿意继续打下去的可能,尼米茨的大声疾呼固然让他们意识到问题严重,但究竟怎么办毫无头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