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十字_月影梧桐【完结】(1389)

  莫洛托夫脸越来越长、闷声闷气道:“既然这样,你们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因为要打美国啊!”里宾特洛甫两手一摊,一脸无辜道,“美国是世界犹太人的总后台,大资本家、大野心家的幕后聚集地,一再拒绝我们的和平诚意……元首打算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现在全欧洲都在造船——您应该知道德国现在海军实力是世界第一,船台上的军舰比美国人还多(吹牛不打草稿);我们的飞机性能世界最好,只有我们用喷气机(继续吹);至于潜艇就更不说,德意志海狼比全球其他国家潜艇全部加起来都厉害(勉强靠谱)……现在我们同盟了拉普拉塔集团,打赢了巴西最好的部队,整个南美翻天覆地;太平洋上还有500万日本兵虎视眈眈;如果美国人还不醒悟,我们就把他们彻底打败、击垮!”

  “你吹牛!”

  “吹牛?”里宾特洛甫像受了委屈一般跳了起来,“我为什么要吹牛?我们都和其他国家说好了,战后肢解美利坚——东部13州还给英国人;原来的路易斯安娜给法国人;日本可以得到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和夏威夷;墨西哥人能收回包括德克萨斯在内的大片领土,荷兰人、比利时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都可以分一杯羹,斯大林同志如果愿意派红军出征,阿拉斯加可以还给你们!”

  莫洛托夫目瞪口呆地听他吹牛,仔细想想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

  冷不防对方话锋一转:“当然,这都是建立在你们愿意接受停战条件的基础上,如果不肯,那元首就只能捏着鼻子先和美国人停战以便集中精力对付你们——正如美国人想集中精力对付日本人一样。说到底我们和美国没有深仇大恨,我们只是对美国有些做法不满意!论仇恨,墨西哥人、日本人、南美人比我们大得多!”

  “苏维埃和你们也没有深仇大恨!”

  “所以元首才愿意静下心来和斯大林同志好好谈谈,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对路线、主义、理论看法不同,但不妨碍求同存异。”

  莫洛托夫咬牙切齿道:“你们打了3年,造成我国军民几千万死伤,就为了求同存异?”

  “不为求同存异还为什么?”里宾特洛甫耸了耸肩,“我们占了苏维埃的土地么?没有!我们奴役了苏维埃人民么?没有!我们帮助一大批想独立的国家实现了梦想;帮助渴望土地的乌克兰农民获得了土地;帮助愿意生活在正常体制下的人民获得了自由和秩序;我们给了你们给不了或不愿给的东西——否则就不会出现乌克兰家家户户自发悬挂元首像的事!倒是你们乘人不备,先吞波兰,又吞了波罗的海三国,还想吞芬兰……”

  “好了好了。”莫洛托夫被他绕得头昏脑涨,“不扯这么没用的,我们来具体谈谈条款。”

  里宾特洛甫心里一阵狂笑:元首交代的,要给莫洛托夫同学好好上次国际政治课的事终于办好了,我还是很能干的嘛……

  第008章 转折(8)

  莫洛托夫是外交人民委员多年的老外交家了,对于政治谈判有自己的理解和心得,也和形形色色的人群打过多年交道,与里宾特洛甫也算是熟知。因此虽然在战场上整体处于下风,但谈判桌上还是一如既往地沉稳,丝毫不露怯意。

  按照正常的谈判流程,这种事关两国重大问题的事项需要先由低级代表开始磋商,等差不多了再让高级代表、外交部长出面,但他深知现在形势紧张,不能采取这种从容的办法,因此决定进行单刀直入的谈判方针。

  在谈判前,他考虑了很多方面,也思考德国人会如何逼迫,但像里宾特洛甫这么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他还是闻所未闻、料所未料。于是他适时转换话题,不陪里宾特洛甫吹牛了,先决定谈点有用的条款。

  第一个突破口他也是精心思考和选择过的——不能一上来就在领土等大的要害条款谈,否则很容易谈崩,必须先有小到大,慢慢迂回。

  他首先表示:“既然贵方认为是求同存异,但现在我们已愿意坐下来谈判,是不是就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是不是可以先停火一段时间已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他以为对方会拒绝或者搪塞,但里宾特洛甫居然下意识地点点头:“停火可以啊,打仗要死人的,不过我再补充一句,不但要停火,而且还要调整军队调动,免得发生不必要的误判。”

  莫洛托夫笑容一僵,这问题卡住了。

  现在红军整体处于被德军包围的态势,而且从乌拉尔工业区往南翼战场输送装备、物资和补给的路线已基本断绝了,如果停火再加停止调动,等于部队主力还在德国包围圈中,德国人可以从容不迫地调集物资和补给,红军就只能干瞪眼着急,一旦重新开火,情况将会更加不利。

  他解释道:“这个,有些部队应该收拢一下,我方……”

  里宾特洛甫点头附和:“或者你们把斯大林格勒的部队收拢去阿斯特拉罕?”

  得,第二个修正意见也卡住了,于是莫洛托夫只好换个话题突破:“关于停战后我方兵力的问题,200万规模太少了,这不但与大国地位不相称,也不符合我们的安全需要。而且贵国还要驻军100万,这样……”

  “元首正是出于安全考虑,才建议贵方军队限制在200万左右的。”里宾特洛甫认真解释道,“这也是为贵方好,因为弗拉索夫方面我们会将其军队限制在100万左右,这样加上我们的100万,双方实力大体是均衡的。到时候苏维埃在乌拉尔一线部署50万军队,在其他国境线部署50万,在远东部署100万,我们认为可以满足需要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