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十字_月影梧桐【完结】(1670)

  现在,轰炸手已找到了目标——3号堡垒!第3小队4架飞机便开始蜂拥而至。

  面对德军大举压境的局面,自知没有能力主动出击的布莱德利便把主意全打在防守上,由于南非传统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大西洋沿岸,因此一开始他非常担心德军来这里打一次两栖登陆战,但后来根据德军的调度情况,他准确地判断出德军攻击方向应该是东部印度洋沿岸一带。于是利用东部地形修筑了一系列连续工事,特别是东北部与莫桑比克一带交界之处,更成为防御的重中之重!

  德军在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大举屯兵,似乎也印证了布莱德利情报正确,他利用东部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在马克哈多-察嫩这个隘口处组建了大批堡垒工事群,以5个主要巨型建筑物为支撑,试图阻挡德军快速推进。

  他根本不知道,最初在古德里安等人心目中,其实是希望以莫桑比克一线佯攻,实际在开普敦一带登陆的,但霍夫曼否决了这个议案。他告诉古德里安,拿下南非的重点不在于控制这个地方,而是在于打出一场摧枯拉朽、酣畅淋漓的闪电战2.0,要让南非30万盟军成为德军新战术的试金石,掂量一番闪电战2.0的成色!

  秉承上意的古德里安才慢条斯理地调集兵力并不断演习,给了布莱德利从容不迫地构筑防线、调整兵力的时间,并试图用这道“布莱德利防线”阻击德军推进。

  舒克小队分到的目标就是布莱德利防线上的第三个防御节点,混凝土厚度高达3.5米的3号堡垒。

  现在,轰炸瞄准手已把攻击目标置于了视野正中,并打开了轰炸瞄准器的电源开关,由于伺服机构对望远目镜的旋转角速度取决于目标的距离和飞机的接近速度,这就要求轰炸手根据飞机仪表上的显示数据,在诺顿轰炸瞄准具上设定飞机的空速和高度。

  “空速275,高度5500!”

  “锁定!”

  “投!”

  投弹手按下电钮,高脚杯立即投下,重6吨的炸弹脱离机身的瞬间使整架飞机陡然为之一轻,舒克重新控制住飞机,把速度拉起来后盘旋着观看炸弹下落的情况,周围护卫的Ta-152们也目不转睛地关注着这种巨型炸弹。

  “准备,弹着!”

  “轰隆”一声巨响过后,炸弹以1210公里/小时(接近音速)的速度在3号堡垒5米多处爆炸,猛然炸出了30多米的深坑,将大量土石方抛上空中形成蘑菇云,守军还没反应过来,便感觉如同地震一般的天摇地动呼啸而来,每隔5分钟,该小队就投下1颗高脚杯,最后一颗高脚杯炸弹直接命中堡垒本身,此时炸弹威力已可穿透5米厚的混凝土层,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整个堡垒工事连同500多名美军官兵、近200多吨弹药和整座工事飞上天空,彻底没救了……

  轰炸过的地面如同月球表面一样坑坑洼洼,布满了陨石坑。

  就在第3小队成功完成任务的同时,第4小队也抵达了目标上空,对5号堡垒投下了最新德意志黑科技——第一代云爆弹!

  第079章 闪电战2.0(7)

  从1942年开始,德国科学家就试图研制云爆弹,并已接近成功边缘,对主要爆燃成分已摸索正确——使用硝酸与铝粉混合,但实地试验几次后效果一直不好,未达预期效果,故而空军认为这种弹药短期内没有开发价值而予以搁置。其实搁置也是希特勒自己下达的命令,他认为胜券在握,对没有希望在一年内取得突破的武器研发项目都进行了下马。

  攻坚直布罗陀要塞时,霍夫曼敏感地想起云爆弹,在他亲自关心之下,德国云爆弹开发历程走向与历史不一样的岔路:

  开发遇到的突出问题是轰炸机载弹量不够,当时最大的He-177轰炸机只能携带单体重3吨炸弹,且云爆弹由于体型特殊,用He-177携带最大只能做到1.8吨,其中装药量就更少。

  弹药量减少后炸弹就显得威力一般,再加第一代云爆弹需两次引爆,更对重量体积有更大要求。第一次引爆先是将燃烧剂均匀喷洒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悬浮状态的气溶胶,并在目标上空聚集形成覆盖,状如浓雾。当气溶胶达到一定浓度后再进行第二次引爆,整个雾团发生爆炸,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热能,形成高温高压的火球,温度通常在2000℃以上,并以每秒2000至2500米的速度迅速膨胀,达到毁伤目标的目的。如果体积不够大,就形成不了足够的气溶胶场覆盖,杀伤力呈几何级数下降。

  霍夫曼就感慨专家和空军的死脑筋,He-177不能搭载更大炸弹,为什么就不能用Me-323重型运输机试试看?当专家们担忧地说出Me-323不适宜前线作战等等顾虑时,霍夫曼毫不犹豫地打断了他们:“你们先去做,做到让杀伤力满意的规格,我保证将来会有足够大的轰炸机能容纳这种炸弹。”

  专家们将信将疑地上路了,最后拿出一颗7.5吨重的货色,认为要保证效果,至少需要这个级别,如果能达到10吨效果可能会更好。

  不过现在施佩尔可以底气十足地将Me-264甚至Me-364拿出来使用了。因为霍夫曼当初在考虑时针对的就不止云爆弹一个项目——超级炸弹重量应该也不少于5-6吨,没有这种可以搭载的重型轰炸机,怎么可能将炸弹成功投掷下去?

  在大量经费和庞大团队的努力下,第一代云爆弹于1944年中取得成功,试验场表现良好,但最终还需要在实战战场验证一番,南非就是最好的试验场。对德国而言,南非战场就是第二次西班牙战争,可以广泛试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