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945年产量规划(实际跨度1945年4月1日到1946年3月31日),德国将从中东、罗马尼亚与匈牙利、利比亚、俄罗斯四个石油主产地(包括斯大林根据协议赔付的部分)拿到超过4500万吨的石油,且还可能拿到更多——取决于俄国和高加索一带的开采扩大和恢复情况,该规模远远超过德国军事和工业需求,因此继续维持全面管控既不经济也无必要。
12月调整中,继对罗马尼亚原油放松管制后,对匈牙利原油也放松管制,这两国近800万吨产量可自由寻找买家而不必征求德国同意。消息一放出,英法便获得了优先对接供应——他们可以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各自感兴趣的物资进行交易。
施佩尔另外还放出风声,准备在1945年9月份后同意西俄原油自由贸易,这一块又涉及将近800万吨产量。这是为恢复西俄经济而必须采取的办法,弗拉索夫目前竭力在招商引资,西欧各国也表达了一定兴趣,但弗拉索夫显而易见缺乏支付和交易手段,德国放开石油供应后,有助于西俄经济快速恢复,这对于稳定东方政策是有较大帮助。
随着利比亚原油产量增加和中东石油加大供应,德国在12月变革中承诺确保意大利工业和军队所需的燃油供应,意大利原本每年至少需600-700万吨石油,德国一直只能保证300-400万吨,供应指标达到800万吨后,齐亚诺政府在多方面回旋余地将比较大。
扣除这三部分后,德国能剩余的原油产量将近2200万吨,欧战结束后根据统帅部测算,德国只需要600万吨石油就足以维持军队全面作战,同时工业领域因为德国有充足的煤炭供应,需求也不到900万吨(现在不再用燃油合成橡胶),意即德国自身燃油需求不过1500万吨,还有700万吨松动余地。霍夫曼批准对西欧加大200万吨供应,同意日本400万吨出口请求,另外100万吨收储——将使德国原油储备从400万吨上升到500万吨。
第004章 天翻地覆的12月(4)
所谓日本400万吨出口请求,不是指日本要进口400万吨原油,而是主要指相当于400万吨规模的高标号航空汽油、高性能润滑油的需求,这是日本国内生产匮乏且军事上急需的,至于这400万吨原油分馏过程中产生的普通汽柴油、重油、石油脑等其他产品日本并不需要——他们从荷属东印度、北桦太和对俄石油贸易中可获得1300万吨以上原油,大路货基本够用,缺的是高性能燃油和润滑油。
该部分其余产量同样可转为欧洲民用,这样一来西欧诸国包括英、法、比、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工业、商业燃油基本就可得到保证,甚至民用燃油也可部分得到保证。12月经济调整政策一出笼,巴黎出租车的汽油便开始保证供应,然后一个月后有加油站开始对私家汽车提供汽油——当然价格依然很贵。
1945年产量是这样定出去了,对1946年石油产量分配,各中东国家都有疑虑——德国一方面让在极力加大开采力度,一方面又表示军用燃油消耗肯定会大幅度下降,同时还会叠加西俄石油产量回升、利比亚石油产量提高等因素,他们认为会造成局部供应过剩从而影响收益,针对该顾虑,霍夫曼和施佩尔利用这次会议,提出了著名的欧洲石油四原则——包括马克定价、以需定产、价格锁定、总体平衡这四项影响深远的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以现有被石油基金控制的石油输出国家组建的OPF组织牵头实施——当前主要包括利比亚和中东,西俄、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在德国动员后表示将一体化参加,根据霍夫曼的规划,远期还将包括南美、非洲产油国。
所谓马克定价是指今后OPF组织控制的石油国及观察员国有关原油贸易交易价格完全按马克标价(欧元建立后则以欧元标价),这就使马克通过石油这个中间体获得了无形的货币霸权。
石油马克的设想当然是霍夫曼从美国的石油美元这里学来的,一阐述后就被施佩尔和经济学家们接受并叫好,不过霍夫曼也深知不能照搬照抄。当初建立石油美元体系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地,控制住相当于将近一半的原油产量——原油天生具有美元标签,而德国自身并不产油,甚至欧洲产油国也很少。不通过石油基金把马克和OPF组织联系起来,照搬照抄肯定会出问题。
也基于这个认识,霍夫曼和施佩尔经过反复商议再加一批经济学家、银行家们共同商议,额外又补充了3个原则作为石油马克的配套原则。
所谓以需定产,是指欧盟和输出国组织根据欧洲经济发展情况、工业需求和下一年度扩张目标,统计全部需求并以适当冗余后对输出国提出产量要求,假设1945年全欧石油需求4200万吨,则供应量放在4500-4600万吨。一方面确保供应,另一方面又防止过剩。
该原则另一重含义不仅是对输出国整体原油供应情况进行确定,也对各产油国份额和产量进行独立确定,防止产油国一家独大,任意倾销而破坏市场格局。
在以需定产情况下,石油供应量不会因短缺或过剩出现大起大落,对产油国或用油国而言都十分有利,任何市场操纵都要掂量一下该组织背后蕴含的力量,充分发挥国社统制经济的威力。
价格锁定是4项原则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经过反复商定,OPF组织运作后,一揽子原油离岸基准定价为10马克/桶面向欧洲客户销售,其中8马克是原油内在价,2马克是欧盟共同税收,各原油生产国根据自身原油质量与基准一揽子原油差距进行合理升贴水调整,像利比亚原油质量相对较差,就卖不到10马克,而科威特、内志石油质量较好,价格超过10马克,但不管怎么定价,实价与税费8:2的比例构成保持不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