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十字_月影梧桐【完结】(1687)

  英、法、德三国充分燃油供应还没实现,采油、管道、炼油设施已先卖了一批,同时可想而知今后油轮队伍也要扩大,相关领域资本家们个个笑逐颜开。

  后来情况被霍夫曼的预言所证实,到1955年,OPF石油价格突破15马克/桶,全年生产配额突破4亿吨,足足比1945年高出七倍,中东各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拼尽全力供应才满足这个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需求。

  经过一系列斡旋、谈判与私下沟通,这套被称为原油4原则供应体系从1945年开始落实下去,整整持续了60多年,并经历了种种冲击和调整,在霍夫曼、施佩尔等人先后作古后依然存续,一直维持到所谓“新能源革命”开始后才发生变化。

  12月改革的第二条原则是确定了关税同盟、内部互惠与欧盟税收原则。

  搞关税同盟,整个欧洲国家中比德国更有经验的国家是找不出了,德意志最早玩汉萨同盟,后又有被德意志联邦和共同市场,在这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具有心得。

  在新欧盟税收体系中,全欧视为一个共同市场,针对各类货物进行关税征缴,整体关税率确定为25%,但欧洲竞争力比较低的产业关税可能高达35%甚至70%,而欧洲竞争力比较强的产业关税可能低到5-8%。

  在关税同盟体系中,德、英、法、意四大国除个别领域保留外,对其他欧洲国家进行最低关税开放——关税率不超过5%,除4国外的其他欧洲国家可设置5-20年关税保护期并可征收15%关税,欧洲内部按发达水平进行了关税保护期时间确定。

  荷兰、比利时、西俄属第一档次,保护期5-8年;

  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罗马尼亚、乌克兰、希腊属第二档次,保护期10-12年;

  波罗的海三国、爱尔兰、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芬兰等属第三档次,保护期15年;

  剩余国家全部划入第四等,保护期20年。

  保护期当然不是越长越好,越长说明该国越不发达、实力越弱,有关政治投票权、派兵权、欧洲金融组织股份等各领域投票权都会减少——霍夫曼明显不喜欢玩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那一套左翼理论。在他这里思路很简单:大国承担责任多、履行义务多,权力就多;小国贡献小、履行义务少,自然权力就小,这没什么可抱怨的。

  等这套规则商议好,才图穷匕见地捅出最终大杀器——内购关税保留、外购关税上缴!

  第006章 天翻地覆的12月(6)

  所谓内购关税保留、外购关税上缴是指霍夫曼开始玩欧盟经济圈,欧盟经济圈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欧洲共同体,指包括欧洲各国本土——不含各国殖民地、海外领地、东俄等,对瑞士这样的永久中立国,通过谈判予以协调;

  第二层是欧洲利益圈,指各国殖民地、海外领地与母国之间的紧急来往;

  第三层是欧盟协作圈,指非洲、中东、南美、远东等与欧盟关系良好,适合纳入双边制度安排的经济体系国家,也包括A国殖民地与B国的贸易往来。

  这三个以欧盟为同心圆的经济圈构建了新的贸易谱系,除去这三个层次自然就是圈外人士。

  欧盟经济圈根据三个层次实行差异化税收体系:

  第一层按比例征收的内部税收由征收国自行保留;

  第二层征收的关税比例确定为8%,由征收国与欧盟按照3:1比例分润,既体现了宗主国优待,又显示了欧洲团结——比如意大利从利比亚进口货物产生400万里拉关税,则上缴100万给欧盟;

  第三层征收的关税比例确定为15%,由征收国与欧盟按照1:1比例分润——如德国从南美阿根廷进口货物产生200万马克关税,上缴100万给欧盟。

  上述三个层次以外的贸易关系,即从圈外国家进口货物产生关税不论多少,由征收国与欧盟按照1:3比例分润,这条看似一视同仁,实际对美国杀伤力特别巨大。

  表面上欧洲并不排斥从美国进口商品——只要你缴纳平均25%的关税就可正常贸易,问题是各国征缴的非欧关税要上交75%给欧盟,并由后者统一支配,这样进口国一下子就傻逼了:该国收到的海关税(实际由该国消费者付出)白白为欧盟做了贡献。除非是逼不得已的物资,否则肯定寻求圈内解决——在霍夫曼看来,这世界上还没有只有美国能独家生产的商品。

  这就从制度上强化内部协作、互通有无并实现整体对美国关门的格局——德、意、英、法四大工业国显然受益最多。

  这种既不是发达工业国出口导向、也不是后发国家进口替代的经济策略最终被概括为共同体产业协作,开创了新模式。

  前两条原则顺利推进后,12月改革的第三条原则很快呼之欲出——建立欧盟共同财政。

  现在石油有欧盟税,关税有欧盟分润税,施佩尔和财政专家们又把主意打到联合航运税收上,每人次、每吨货物在欧洲范围内实现联运里程附加收费,比例非常低,低到几乎忽略不计,但架不住量大,一下子就获得了超过石油税十几倍的收入。而这又是针对工业发达国、人口密集国征收的税收,小国、穷国、人口稀少国又感觉不出来。

  除航运税外,欧盟金融税、证券交易税等涉及全欧经济圈的税收规则也在制定。

  这一系列规矩制定后,英、法、意、俄几个大国很快就懂德国的玩法:如将欧盟看做是一家大公司,德国就是控股股东,其他大国是重要股东,股东一方面给这个公司增加实力,另一方面又利用公司抱团后四面出击捞取好处回来分红,至于分红原则自然是谁出力多、谁能力大谁多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