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元首,但愿意大利人能看清楚这一点。”
霍夫曼自言自语地说:“也不知道维希和罗马方面考虑得如何了?”
就在霍夫曼和凯特尔面授机宜的当口,齐亚诺伯爵也在听取墨索里尼有关指示。
面对霍夫曼开列的条件,墨索里尼的回应是四条:一、将苏丹南部划给意大利,保证意大利所属的东非领土(包括厄立特里亚与埃塞俄比亚)与利比亚直接接壤;二、除突尼斯外,增加意大利在法属摩洛哥的特殊利益;三、德国占领中东后保证对意大利农产品和石油的供应;四、增强意大利防空能力,纳入德国防空体系统一管理,抵御英美轰炸。
“您真的准备答应德国人的那些要求?”齐亚诺不解地问道,“这可是事关意大利切身利益的东西,内阁和民众会对您有意见的。”
墨索里尼叹了口气:“不答应又能怎么样?德国人不会死心的……”
“或者我们委婉地予以拒绝?”齐亚诺劝说道,“北非方面我不相信德国人会真的撒手不管,大不了我们少占一些地盘。”
“算了,答应德国人吧。”
“可是……”
“你把条件回复给他们听吧。阿道夫如果答应,我愿意把海空军和工业生产让渡给他们管理。”墨索里尼脸上的表情很复杂,齐亚诺还是第一次从中品味出彷徨、苦恼与无助的混合体——他本以为首相是不会有这种表现的。
“为什么?”他感到奇怪,这不像是墨索里尼的作风。
“想通了其实很简单,工业能力是资本家的产业,德国人又搬不走,他们改造提升完成后相当于增强了我们的生产和技术实力,战后意大利经济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空军和海军指挥权,德国人不说难道他们就不指手画脚了么?除非意大利不想再打这场战争,否则必须统一指挥,连丘吉尔都能心甘情愿的将英国军队指挥权让给美国人,我有什么不情愿的?何况,不给德国人指挥权他们也不见得完全听我的话。”
这句话涉及到工业与军队体制,齐亚诺没法接,更不能出言辩解,他只能宽慰墨索里尼情况还不至于如此,全意大利上下都是全心全意拥护领袖的——虽然他自己都觉得这句话好假。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是欧洲命运大决战的时刻,打赢了都好说,我们在北非会有一片大大的领地,我对意大利人民可以交代了,将来的欧洲联盟除了德国人,我们意大利人也会有一席之地——这些都可以对历史交代;可如果打输了呢?”墨索里尼忽然瞪大眼睛盯着齐亚诺,用一种令后者感到害怕与心悸的口吻说道,“别的意大利人无所谓,日子照过,生活照常,不会感受到太多痛苦,只是你我恐怕都要上绞刑架吧?”
齐亚诺没来由地打了个寒颤,他到今天才第一次意识到一再狂妄自大、一直虚荣心爆棚的领袖兼岳父在心底居然潜伏着如此深刻的害怕与不安。
这一刻他懂了,他理解了独裁者的悲哀与不易,他轻轻地点了点头:“我会尽快按您的吩咐将意见转达给柏林方面。”
墨索里尼没有多说什么,只含糊不清地嘀咕了一句:“大战还没有进入高潮呢,但我感觉这一天快来了……”
第025章 天王星
“我要把他们全部吊死……”咆哮的声音从克里姆林宫里阵阵传出,让所有听到的人都不寒而栗。
斯大林同志最近这几天的脾气坏到了极点,根据各方面信息汇总,苏军最高统帅部惊恐地发现对面德国人一下子就将由战俘构成的联合部队组建起来了,总共包括11个师(波罗的海三国4个,俄罗斯解放军3个,乌克兰2个,哥萨克1个,白俄罗斯1个),里面不但有斯大林同志一贯不太放心的少数民族,还有红军在政治上的敌对分子——俄罗斯解放军。据说德国人招募伪军的力度还在进一步加大,俄罗斯解放军第二批动员部队3个师,乌克兰第二批动员部队3个师,白俄罗斯、哥萨克乃至波罗的海国家都在组建第二批军队,到明年春天红军说不定会遇到20个师以上、由红军战俘组成的伪军部队。这些部队全部按德国大师制建立起来的,1个师相当于红军3个师,而且还是红军中那些老兵构成的,战斗力水平肯定会超越现在60个红军师。一想到将来有60个“前红军师”扑过来,所有人都感觉头皮发麻。
更让人生气的是内务部从前线传来的密报:下面有不少部队和军官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上面的瞎指挥与混蛋命令,这怎能不让斯大林同志暴跳如雷呢?
“康斯坦丁同志,我们的反击什么时候才能够发起,我记得我已给你们推迟两次了。”
“斯大林同志,恐怕还要再等几天,很多部队还没有整顿好,而且德国人在前线多处地段发起牵制性进攻,他们凭借装甲部队的优势快速出击,寻找我方防线上的薄弱之处进行突击,一旦我们调集后备力量进行堵漏时,他们的攻击矛头又转向别的方向,前线指挥官应付起来很吃力,迫使统帅部不断抽调刚刚整顿好的部队前去支援,这也迟缓了我们的行动。”
“天王星”战役原定是本周要付诸实施的,但朱可夫以部队未准备好一再请求延期,第一次延了4天,第二次又延了3天,好不容易筹集起来的进攻部队又被抽过去给其他防线堵漏,搞得他很是狼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