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尔预计整体工期至少6个月,而且还得是德国工人为主干,指望意大利人一年也别想,霍夫曼一咬牙也就同意了。
对敦刻尔克级的这种大手术,目前正在敦刻尔克另一艘同级舰斯特拉斯堡号坐镇的德国海军少将提奥多尔·克兰克是完全不知道的,他目前正在接待前来询问的土耳其官员。
“请问,贵舰队通过海峡有何贵干?”
“鄙人奉希腊总理乔治斯·索拉科格鲁的命令去保加利亚进行友好访问……”
“可这并不是希腊海军的军舰,这全部是法国的。”
“以前是,可现在不是了。”克兰克少将傲然说道,“这些都是法国人的抵债物资,经德国元首的同意已转送给希腊方面,乔治斯·索拉科格鲁总理为测试舰队的航行能力,特意安排了出国友好访问。”
关于这支海军的来龙去脉土耳其人最终弄明白了原委,这是德国人前几天从法国人手里获得的舰队,至于转交给希腊云云完全是托词,可问题是希腊政府目前正被德国控制着,如果土耳其询问的话保证不敢说个不字——看见那份官方文件了么?那就是希腊官方的背书。
现在轮到土耳其方面为难了,根据1936年7月20日签订的《蒙特勒公约》规定:交战期间如土耳其为中立国,各交战国军舰不得通过海峡,目前毫无疑问是战时状态,但希腊和保加利亚(该国以同为斯拉夫人为借口,不向苏联宣战,元首也同意了)都不是交战国,同时土耳其自己是中立国,按照规定完全是可以通行的。
这支由“前法国”军舰组成的舰队显而易见是被德国人控制的,偏偏每艘船旗杆上悬挂的又都是希腊旗帜,从表面来说要通过海峡的申请完全不违反规定。哈坎·提拉夫犯难了,不过他知道自己要尽快做出决定,无论英美还是德意的大使很快就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表看法,一旦陷入了长时间争执,随之而来的压力是土耳其无力抗拒的。
他不敢擅自做主,只好一方面好言安抚“希腊”舰队,另一方面又迅速上报情况给伊斯坦布尔的高层。
第016章 黑海之战(4)
土耳其内阁中,外交部、海军及其他一些有关人员已为是否放行“希腊”舰队这个问题争执许久了,双方各抒己见,谁也不能说服谁。
这支舰队要对付的目标是显而易见的,只怕通过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后就不会再出来,会一直坚持对红军作战,至于舰队悬挂希腊还是法国亦或者是德国旗帜又有什么区别呢,反正上面全是德国海军军人——除了他们穿了那身希腊海军制服外。争论的焦点不在于舰队实质,而在于要不要放这支舰队过去,对土耳其有什么影响。
土耳其地处欧亚大陆要害,本身就是国际冲突的焦点,当然也存在着亲英美派和亲德派的政客,双方态度是大相径庭且又不可调和的,争论到最后也没能拿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两派最后把目光投向了会场中间的最高领袖伊诺努总统,他没有直接表态,只说了一句:“俄国人在黑海中的舰队实力还是不小啊……”
这句话虽然说的有些没头没脑,但所有人都明白了他的想法。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伊诺努总统轻飘飘地用一句话进行了总结,“放行与否根据条约办,由该防区长官自行把握。”
如果按照条约精神办,处理方法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放行,希腊舰队嘛……
“长官,您说,土耳其人会放我们过去么?”副官伦道夫中尉从克兰克指挥“舍尔海军上将”号装甲舰时就跟着他了,在接收土伦舰队后也一并跟了过来。
“当然……”克兰克少将露出微笑,“土耳其人与俄国人不共戴天,只要他们还有聪明人,就知道我们要对付的是谁?任何一个有远见的土耳其政客都不会在反俄立场上松动的。”
“可如果这样土耳其人为什么不直接加入我们呢?”
“他们只在等待最合适的时机而已,就像上次大战那样,必要时或许需要我们推上一把。”一战中德、奥、土、保联合组成了同盟国阵线,土耳其当时就是亲密盟友,别的不说,土耳其海军旗舰还是德国当初赠送的戈本号呢。
决定权力是下放给了哈坎·提拉夫,但一个又一个的大人物接连不断地给他打电话,这些平时高高在上、他连仰望都不敢的大人物今天全涌来了,或是威胁、或是劝说、或是利诱,用各种各样的手段给他施加压力,告诉他应该如何“处理”这种问题。急得他进退失据、无所适从,拖延是肯定不行的,那会把所有人都得罪,要讨好所有人也是不现实的,处在这个位置上只能选择一派进行依靠。经过通盘考虑、左右权衡,他最后横下一条心决定按总统意见办——履行条约义务,放行!
“长官。”伦道夫副官高兴地叫了起来,“对方放行了,并打出旗语:早安,希腊舰队,欢迎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
“回复:早安,尊敬的土耳其海军!”
博斯普鲁斯海峡顺利地通过了,达达尼尔海峡自然也不在话下,有了哈坎·提拉夫的榜样,后面的防区司令立刻依样画葫芦放行了。等闻讯赶来的苏联与英美大使到达现场时,舰队最后一艘补给舰都已离开了。
“贵国必须为今天这个决定付出代价。”苏联大使大声抗议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