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十字_月影梧桐【完结】(283)

  他气哼哼地说:“这根本就两道难以兼顾的命令,让我听谁的话好?”

  政治委员布钦皱着眉头:“显然这个任务不好完成,但斯大林同志在看着我们,我们不来完成又有谁来完成呢?”

  “你的意思是?”

  “是否可以考虑出动一支作风硬朗的先头部队向纵深发动试探性进攻,如果德国人有埋伏,他们可以及时为集团军主力示警,如果没有,我们就顺利向前推进。”

  “可如果真有埋伏的话,那点兵力不就是送上门去了?”

  “这是我们必须付出的牺牲,否则您想怎么办?”布钦叹了口气,“德国人必然隐藏着强大的力量,他们反扑的力量应该是很强的,如果每个集团军都因为害怕损失而不敢先动一步,战役永远都打不下去,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国人盘踞在罗斯托夫。那样别说今年年底前收复罗斯托夫,就是等到明年年底前都摸不到罗斯托夫的边。”

  “牺牲不怕,但不能光让我们牺牲啊。”奇斯佳科夫恨恨地踢飞了一颗石头,“至少再来一个集团军吧,让24集团军赶紧过河,和我们一起推过去……哪怕我们充当先头部队由24集团军为我们固守后路也是可以的。要不然战后论功行赏,后续投入的部队都是英勇无畏、力挽狂澜的勇士,付出重大牺牲、首先承受敌人第一轮打击的我们反而变成了妥协动摇、不堪一击的懦夫,我倒不怕受点委屈,可我不能眼睁睁让10万指战员陪我们一起去死啊。”

  “这当然是更加积极稳妥的办法。”布钦思考了一下,“我建议您做两手准备,但无论如何都要向前冲,必要时可以直接给斯大林同志发电报,您第一个冲破顿河防线的功劳他是看在眼里的,他不会容忍某些高级军官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

  看着布钦用手指了指上面,奇斯佳科夫便会意地点点头,现在红军有个不太好的倾向:由于斯大林和总参谋部总是惩戒那些打了败仗、挨了敌人冲击的集团军或方面军指挥员,因为在大型战役过程中一些高级将领总希望别的部队打头阵,那样做的好处太明显了——第二波部队扑上去,成功了说明指挥员更加高明、部队更加善战;失败了说明敌人确实强大,第一波部队不也同样失败了么?于是,他一方面命令突在最前线的27军准备向纵深突击,另一方面绞尽脑汁地起草电报——一定要让斯大林同志看到21集团军孤军深入、后援不足的困难。

  “长官,您目前这个策略有点把俄国人给吓住了呢,您看,他们在河对岸至少堆积了4个集团军,40多个师,在河下游又堆了3-4个集团军,还有40-50个师,这么庞大的兵力就是不敢利用河曲部那毫无风险的浮桥过来,拼了命地要在下游架浮桥、夺大桥……”坐在一列豪华的火车列车包厢里——这是曼施坦因从布尔格莱德弄来的,据说当初属于南斯拉夫国王和王后的专列,现在变成了南方集团军群的指挥部,参谋长韦勒中将对曼施坦因笑道,“再这么下去,顿河可真要结冰了……”

  “这么多兵力全扑过来可不好受,所以必须有疏有堵,我本就没有伏击他们的意图,这一切都是他们臆想的被迫害症——他们害怕我们。”曼施坦因哈哈大笑。

  “能不怕么?河曲部过河随便过,下游一步也不让过,我要是红军总参谋部我也会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圈套,只是……”韦勒疑惑地问道,“这样时间不就拖下去了么?敌人越积越多,到时候迟早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你说,我是该快点和俄国人打呢还是慢点和俄国人打?”曼施坦因满脸堆笑说给自己的老搭档听,“本来这问题在9月份之前毫无疑问只有一个答案,快,越快越好,趁着斯大林被我们打懵应该扑过去持续不断给他放血,让他没办法纠集起后备兵力来,但现在时间却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军需总监施蒙特将军告诉我,现在每个月4号G坦克的产量都在上升,9月份800多,10月份突破1000辆,本月可以达到1200-1300辆,而且在施佩尔部长动员西欧各国的力量后,产量还会继续往上走,到明年元旦有望达到1500辆的高峰,装备虎式坦克的重装甲歼击营已在陆续组建,现在有了2个(已送到了北非),这个月预计又是3个,接下去每个月估计是4个、5个,这些部队不可能都送到古德里安那里,到时候还不是都要送到我们这里来?我急什么呢?”

  第038章 大河曲部之战(2)

  按霍夫曼的要求与施佩尔的计划,到1943春天虎式坦克生产要达到月产量250辆的规模(相当于5个重装营),然后开始豹式坦克的试生产(如果不生产豹式,虎式生产能力还会持续攀升),最迟不迟于1943年4月,德国坦克月产量就要突破2000辆一个月。同时,利用T-34坦克生产线生产、维修坦克还可以达到300辆一个月的规模,再加上利用38T改型而成的追猎者产量,有关坦克/坦克歼击车的月产量可以接近3000。

  “我们的兵力、武器、装备源源不断的来,后备军不断改善,我比他们更不着急。”曼施坦因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个手势,“更要紧的是,元首在白俄罗斯、乌克兰、波罗的海发动了去布尔什维克化运动,他们在紧张地分配土地、组织政权、筹备军队,每过一个月,这些非俄罗斯民族的力气就恢复与增长一些,这些都是我们的盟国和力量来源,元首都说稳扎稳打,我着什么急?然后,你也应该注意到了意大利的工业能力被施佩尔部长纳入了统一管理,凭德国工人和工程师特有的吃苦耐劳与技术水平,那帮意大利小布尔乔亚们肯定被指挥得忙成一团,到时候主要产品还不要翻上几倍?说不定到明年五月份光坦克一个月生产量就可以达到3000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