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韦勒所料,11月9日,一直密切关注前线进展的斯大林同志终于忍不住发火了:“四天前第21集团军已全集团军渡过了河,两天前其先锋部队第27军已迫近到离罗斯托夫只有不到220公里的地方了,而且汇报说敌人的抵抗力度很弱。可一连过了好几天,除了21集团军外其余部队丝毫没有动静。为什么该集团军后续部队不跟进、不向纵深进攻?为什么下游的62、57集团军推进速度这么慢?为什么顿河方面军不派其他部队去接应该集团军?”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对望了一眼:“我们顾虑德国人有埋伏,所以命令前线部队暂缓推进。”
“有么?德国人是包围了我们哪支部队,我怎么没看出来?”斯大林冷笑一声,“现在河对岸只有21集团军一个集团军在那里,如果真有圈套,该集团军早就应该发出求救信号了,可我接到的汇报却是该集团军推进最快、成果最好,收复了顿河西岸大批领土,如果再不派后续部队跟进,我倒是真怕德国人回过神来包围他们。听崔可夫和托尔布欣同志说,德国人在拼命阻击我们,他们倒是在下游布置了重兵……”
21集团军的进展神速与62、57集团军的寸步难行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点朱可夫与华西列夫斯基已一连研究几天了,依然摸不到头脑,按他们的想法和逻辑这当中一定有圈套,所以本能的应对方式就是不动,继续观望,或者希望能在下游打开缺口,可这样的处理意见并不能让斯大林满意,他用烟斗敲击着桌子发了火。
第039章 大河曲部之战(3)
“指挥员同志要善于动脑筋,不要在一个方向死顶,62、57集团军既然这么困难,那就干脆不过河而吸引德军重点兵力,其他集团军应该接着通过河曲部渡河,一个集团军被敌人围困是圈套,当我们投入3个、4个乃至5个、6个集团军后,敌人还能轻易包围、吃掉我们么?”斯大林瞥了一眼地图,“再说,就顿河弯曲部那点地方,能摆下3个集团军已是极限了,再多兵力根本施展不开……”
“我和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商量了一下……”朱可夫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我们打算再等待一段时间,等顿河全线结冰就发动全面进攻,那样顿河水面就不会成为我们的障碍,法西斯是挡不住我们进攻的……”
“还要再等待至少一周?”斯大林皱着眉头问道。
“恐怕要10天,10天后冰层比较厚,可以支撑坦克过河。”
“那么,下游您打算拖多久呢?康斯坦丁同志……”斯大林用嘲讽的语气问道,“别说您不知道下游再过一个月也结不了冰……”
“这……”朱可夫的原意就是继续拖下去,但听最高统帅的意思,他没有那么多时间拖延了。
“黑海舰队发来报告,昨天、今天两天他们连续遭到敌人的猛烈进攻,又被击沉了2艘驱逐舰。现在高加索左翼的新罗西斯克、图阿普谢、索契等各港口均处在敌人威胁之下,处境岌岌可危,敌人控制了天空又控制了海洋,我们的部队根本招架不过来,万一敌人在这里登陆并进攻怎么办?”斯大林恼羞成怒地说道,“前几天奥克佳博尔斯基同志还在我面前吹牛,说可以与德国人一战,现在倒好,被法西斯一顿教训后求援的电报一封接着一封往莫斯科打,央求总参谋部和库兹涅佐夫同志给他想办法,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均苦笑着摇头,别的地方都可以考虑派援兵,就黑海那个封闭的大池塘根本没法送援兵过去。
“不要忽视这种可能性……”斯大林提高了声音,用手在地图上将这些城市一一划过,皱着眉头说道:“本来崎岖的高加索山区是该方面军最好的屏障,德国人要想通过这些山口必须付出惨重代价,但反过来说,这些山口也会成为我们的麻烦,如果敌人在我们的背后登陆,我们根本无法从容调集兵力……”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都不能否认这一点,在高加索各隘口后面是带状平原,高加索方面军的部队从新罗西斯克、图阿普谢、索契一路延伸到苏呼米,形成了一串长蛇阵的防御体系,各城市之间由铁路相连,一旦德国在中间某个地方登陆,整个防御体系就可能被破坏,到时候被截断退路的红军左边是大海,右边是高山,前面是德军,后面没了退路就只能在包围圈里等死,偏偏能登陆的港口还那么多,根本没办法一个个重点看管过来。
“所以我猜测曼施坦因故意在顿河弯曲部布置了这样一个圈套,利用我们的思维定式和恐慌心理迫使我们不敢动弹,而他已把主力悄悄调往南翼,准备发起致命攻击……不然,希特勒为什么无缘无故地调遣这么一支舰队进来——留在地中海对付英国人不是更好?”
华西列夫斯基想了半天,憋住一句话:“我有个建议,是否可以请西南方面军在顿河上游,也就是发起……”
“还是先进攻敌人左翼、吃掉霍特集群那一套老调重弹?”斯大林不悦地皱起眉头,“能直接打击到罗斯托夫么?如果霍特集群往北转移怎么办?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您要有全局眼光,罗斯托夫的敌人根本不怕我们的侧翼包抄,现在他们有了庞大的舰队,牢牢控制着黑海和亚速海的制海权,通过海路想送多少物资就送多少物资,连唯一可对他们进行骚扰的游击队都不复存在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