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十字_月影梧桐【完结】(318)

  “可以。”霍夫曼当场拍板,“新飞机都可以用这种金属,包括谭克博士的型号在内。”

  “那Bf-109I系列呢?”

  虽然挂了I的标志,除了在外形上与Bf-109还保持相象外,说起来几乎是重新设计的一款飞机,主要支撑、构件甚至连铆钉都是特制的纤细版(同强度减重),梅塞施密特博士心里完全没底。

  霍夫曼陷入了沉思:目前Bf-109的地位非常尴尬,因为战术运用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款开发于30年代的功勋飞机定位发生了动摇,其高空能力不如Fw-190系列,低空能力不如Bf-219系列,虽然似乎截击、护航、低空缠斗等所有职责都能承担,但显然没有一样是最拔尖的,唯一的优点是技术成熟、生产工时低,飞行员操作也比较熟练,当然经过博士的魔改,新型号能有效发挥长处,但这几乎等于全新的设计,模具、生产线、专用设备几乎都要更新,生产工时与成本低的优势立即就不存在了。不过换个角度想问题,就技术指标而言Bf-109依然属于先进行列,完全可以大规模出口,包括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在内都可以采用,特别是意大利的飞机现在都不行,急需好飞机进行防空。

  在施佩尔眼中这是一个很难取舍的计划,完全是两难:继续按照原规格生产BF-109,则高空比不上Fw-190,低空比不上Bf-219,偏偏腿还是最短的,当然成本和工时是最高效的,如果生产I系列,虽然性能、航程都有了优化,但各类配件除发动机以外连包括铆钉在内都要重新生产,等这个工时水平再降下去,没有1-2年根本不可能。他沉吟了半天,最后还是把询问的目光投射到霍夫曼身上,奔驰公司非常紧张,这和他们是密切相关的——少2架Bf-109飞机就意味着少3台发动机的生意。

  “继续削减Bf-109的订单,同时冻结该机型后续修改,整体设计维持在G型号上,1943年可以考虑3000架左右的生产任务,削减下来的数量转移到Bf-219上去。”霍夫曼解释道,“我们需要有更好的飞机,但我们的盟友还在用劣质产品,他们空军规模不大,不可能类似我们一样装备数量众多、用途单一的航空部队,可以把这款飞机向他们推广,意大利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芬兰人一定会非常乐意接受,而因为生产成本较低,我们可以从这些国家换取战争所需要的其他更有价值的物资。”

  梅塞施密特博士感到心中一阵凄凉,呼风唤雨的Bf-109系列居然沦落到依靠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向周边国家推广的地步,不过霍夫曼显然不想让博士失望太多,接着安慰他道:“虽然I系列成为陆军新一代主力战斗机的希望比较渺茫,但在舰载机领域我认为还是有优势的,万一BWM公司对Bf-219发动机改造不成功,I系列可以立即顶上,同时Me-262的定型要加快——这是德国战斗机的未来。”

  一听霍夫曼说到喷气机,博士的脸色又好看了不少,他拍着胸脯保证:“最迟不晚于3月份,我们的量产喷气式飞机就可以交付空军。”

  对梅塞施密特公司来说卖给谁都无所谓,反正一样生产,而且订单从Bf-109换成Bf-219后,公司利益依然可以保证,但这急坏了奔驰公司,他们虽然在新款俯冲轰炸机He-218系列上扳回一局,如果Bf-109订单减少,他们的发动机生产就麻烦了。

  霍夫曼仿佛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安慰道:“不必担心,根据计划我们要向日本交付1000-2000台航空发动机,而且日本人还可能继续订购,因此DB601系列国内用不上的也可以出口。”

  第003章 第二次航空军备重整案(下)

  与彗星这个日本私生子轻易被采纳且性能大放异彩不同,容克斯公司接收的天山舰攻麻烦则要大得多,解决起来也累得多,首先是日本原装“护”发动机功率不够,宝马公司按日本图纸生产出来的实物提升效果很微弱,只能考虑发动机换装,而德国国内与之相当的BMW801功率差不多也是同水平(重量轻了10多公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BMW801稳定性与无故障时间比“护”要强不少,因此宝马公司认为“护”这款发动机没啥前途,拒绝花力气再钻研(现在宝马手头除了自己的后续开发计划外,还有R-2800、荣等多款发动机要研究,实在没有精力),而奔驰公司虽然抛出了DB系列的橄榄枝,但容克斯自家的Jumo213系列都还没着落,况且换装液冷发动机飞机整体气动结构要大改,最后依然决定用BMW801D。围绕这个前提,容克斯方面解决天山起飞的思路是两条:第一喷水,第二弹射。

  通过给发动机加装MW-50水-甲醇燃料喷射加速系统后,发动机功率在起飞时能短暂提升200匹马力,这用来应付离舰是足够了——这也幸亏BMW801发动机的横截面比“护”要小,长度虽然长了一些,但稍加改动后安装相对容易,进风洞后的修改任务也不重。

  至于第二条路又是一个大坑,天山舰攻挂弹后是个体重5吨的大家伙,比Ju-87C还重一些,相应的航母弹射器日本没有,德国倒是有,但天山的结构强度远不如Ju-87,每次弹射时都很小心翼翼地生怕给机体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容克斯公司试验了几次之后便果断放弃了。只有在接触这件事以后,德国海航高层才明白为什么美国舰载机机体看上去总那么笨拙,而日本的飞机看上去却要轻巧得多,奥秘就在于此。

  随着换发的推进,日本方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也解决了:天山携带鱼雷时挂架很怪,不在机腹中心线而是在偏右30公分的位置上,为的是避开机首左侧的机油冷却器,这会导致重心不够平衡,同样也是难起飞的原因之一,总算容克斯利用换装BMW801D的机会重新改成了中线挂载,这也提高了天山的起飞能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