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国之间涉及的利益调整、专利授权与经费划拨均由军备部一体掌握,总体不会让各公司吃亏,军备部还为联合开发准备了3-5亿帝国马克的经费,为各公司支付开发成本,算是对利益调整的初步补偿。”霍夫曼总结道,“大家的眼光务必请放得长远一点,战争打赢之后,整个欧洲都会掌握在我们手里,到时候想怎么授权、怎么收钱都不是问题,可万一打输了,我们所有的成果、人才、设备和工厂都会变成敌人的战利品——这是非常可怕也是绝不能发生的事情。所有的设计局、生产商都必须服从军备部统一调度、统一安排,相互间开放技术壁垒,不允许有不顾大局的抵制与破坏行为——那是叛国!”
“叛国”两个字如同一阵寒风刮过,所有人都心头一颤,下意识地缩了下脖子——元首可不会开玩笑,上次叛国集团的主谋,包括一堆元帅、大将在内的大人物绞刑才刚刚执行完毕呢。
“1943年的重点是:各航空发动机公司尽可能地提升产量,除我们自身的生产需求之外,日本、意大利等国对我们的发动机需求也会大规模增加。同时,各主要飞机制造厂要去意大利布点生产、有关合作名单与对接公司由军备部统一安排,我们将首先在意大利方向实现空军装备的统一,部分不重要且要求较低的配件,请尽可能安排给本国其他企业和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的公司生产。”施佩尔最后告诉他们,“经过整顿与调整之后的帝国坦克生产能力已提升了2倍,明年有望提升到3倍,再加意大利的产出估计能到4倍甚至更多,预计能达到3.5万辆每年,我希望飞机制造也有这样的提升空间。明年上半年初步生产目标是2500架一个月,全年要求突破4万架,再加意大利方向的1万余架,一年至少生产5万架。”
看着被这个数字震惊得目瞪口呆的众人,霍夫曼告诉他们:“你们不要以为5万架很多,光美国一国明年就可以生产6万架以上,再加上英国、苏联的产量,他们的数字也许会比我们多一倍——如果不是我们的空军英雄无畏,我们现在早就被美国人的飞机给淹没了。”
各公司代表一个个站起来表态,表示将坚定支持军备部的调整与改革,坚决配合施佩尔阁下去意大利投资生产的决策,场面气氛很热烈——5万架啊,做梦都没梦见这么多,奔驰和尤莫公司本来还愁发动机怎么卖,现在要愁发动机要怎么生产才能满足需求了。
散会之后,施佩尔悄悄问霍夫曼:“元首,您真的准备生产那么多飞机特别是战斗机?”
“当然,你还没看到英美战略轰炸的恐怖,我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飞机来应付这一切,制造一架4发重型轰炸机的成本大约是20架Bf-109,是7-8架Fw-190,英美或许有我们2-3倍的实力,可你认为他们的国力能强过我们7-8倍?”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施佩尔心想,如果这样那干脆就别打了,趁早投降才是出路。
第005章 战时经济
总动员体系运转三个月之后,在施佩尔天才般的努力之下,德国终于真正建设成了国家社会主义,那一套国家定价、渠道控制、统购统销、按需分配的套路玩得比斯大林同志还溜,除资本和财产还属于个人所有外,其余一律走上了国家管制的道路,各类生活物资基本是按照人口和家庭实际供养情况凭票证供应的,肯定不能算充裕,但可以充分保证生活所需。
以食品为例,德国人用特有的精细和科学精神进行了计算,保证普通居民配给的食物热量一直稳定维持在2400-2450大卡区间内——在适宜活动量的基础上,该热量供应程度既不会让人长胖也不会让人挨饿,不过肉类的供应有所削减,土豆的供应量增加了,该数字与战后的丰裕社会相比当然看上去是寒酸了一点,可如果将主要交战国的水平进行横向对比,这个水平不低,此刻苏联的食物供应不到1800卡,英国本土食物供应大约为2100卡,德国依然维持了较高水准,在主要交战国中大约只有美国能超过这个水平,但美国本就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发达农业国家,所有消费是以巨大的浪费为前提进行配置的,而且在美国较高的平均水平基础上是深刻的不平均。
希姆莱的党卫军和马丁·鲍曼的盖世太保最近依然忙着往集中营抓人,这回倒霉的可不是犹太人或其他少数民族,他们很多人已被释放出来赴各处矿区或者波兰的集体农场去参加强制劳动了,集体农场劳动力还有一个重要来源是从东线转移过来的红军俘虏,不过与苏联方面采用集体农场剩余产品全部收缴国有不同的是,施佩尔采用了交足定额以后全部归劳动者个人的做法,同时又将土地切割成相对小块分给这些人耕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至于原来拥有土地的波兰人去处,霍夫曼没问,施佩尔也没多说,随便一想就能知道他们的去处——不外乎是东南欧和芬兰的各处矿场与工厂的强制劳动,这事情霍夫曼认为没法多说什么——波兰当局在战前疯狂迫害德裔、与德国政府为敌的时候就应该会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更何况与希特勒杀掉几百万波兰人相比,让他们去强制劳动其实还是挽救了他们的性命。
很多个集中营因为关押人口减少而关闭了,其中就包括霍夫曼相对熟悉的奥斯维辛、达豪等集中营,不过目前德国本土还有集中营,在里面关押的都是德国国内的政治异议分子,要么是脑子坏掉、对英美或布尔什维克一脸幻想的小布尔乔亚们(比如白玫瑰成员),要么是过惯了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日子的奸商,还有就是各种各样抵制总动员体系的人士,最后一部分是体制内的贪污犯——他们凭借各种各样的手段巧取豪夺而被查处,在国家社会主义的铁拳面前,凡是敢于和体制作对的人物不会有好下场。用马丁·鲍曼的话说,叛国集团中几十位将军、元帅这样显赫一时的人物都被我们送上了绞刑柱,还怕治不了区区你们?至于贪污腐败分子,任何政府和党派都是有的,特别是在政府权力如此之大时,此类现象不太可能根绝,无论希姆莱和马丁·鲍曼后世对他们的口碑如何,至少在个人操守上还是无可指摘的,他们都对腐败和贪污没什么兴趣。高层领导中唯一胆战心惊的就是里宾特洛普,在戈林倒台之后就属他的作风最经不起严格查验,希姆莱和鲍曼已经隐晦地指出要清理门户,但霍夫曼考虑到刚刚清算过叛国集团,不想如此大动干戈,只把里宾特洛普叫过来狠狠训了一顿,这家伙立即很知趣地奉上了有关腐败所得,事情便算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学者出身的霍夫曼已逐步在适应政客的角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