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十字_月影梧桐【完结】(433)

  霍夫曼知道这条足有上万公里的航线是战后欧洲获得原油供应的主要运输路线,问题是战后的油轮越造越大,10万吨级以上的船比比皆是,现在油轮还处于几万吨的水平,3万吨的油轮就属于大型了,装运起来颇为麻烦,而且现在也根本腾不出手来建造大型油轮。

  他最后拍板道:“双管齐下!输油管道让法国人、荷兰人、比利时人生产,苦力嘛——让犹太人和波兰战俘来干,再通过伊拉克政府雇佣一些当地工人,我们用武器和伊拉克人换就行;至于第二条,在管道未建成之前,暂时通过油轮运输。马耳他的事你不要担心,下一步就会是我们的目标。我关心的是原油供应问题现在算解决了没有?”

  “只能说基本解决。”施佩尔说道,“专家们经过评估,认为现有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年度产油量可稳定在600万吨左右,随着修复工程的推进,明年可上升到800万吨以上。我原预估本年度从7月份开始会有500万吨缺口,现在这缺口能补上了。利比亚方面的石油勘探也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发现了几口高产油井——需要一年半建设周期,也就是最快到1944年7月开始可提供200-300万吨原油,这有助于填补1944年可能出现的缺口。”

  霍夫曼露出了失望之色:“我原以为原油够了,还考虑把煤炭液化停下来呢。”

  “这个……为什么?”

  “首先,液化油质量很差、成本太高;其次,这些煤炭我考虑有别的用途——打算用来发电。”

  一听霍夫曼说起发电,施佩尔马上反应过来——这是给超级炸弹项目准备的,虽然其他专家重新计算后的方程式没能完全推导出“情报”显示的结果,但至少和海森堡的结论不一致,这表明当初的计算是有问题的,包括海森堡在内的专家们都认可了这一点,同意继续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虽然用铀-235还是用钚作超级炸弹的装药依然存在争议,但鉴于经费已拨付到位和霍夫曼的一力坚持,项目专家组准备同时尝试浓缩铀和钚的提炼,这都需要大量电力。除此以外,不断上升的飞机制造需要大量铝合金,这也是通过电解获得的。因此电力供应在原油之后迅速地成为第二大能源缺口。

  “那就只能再指望把波斯油田拿下来。”施佩尔盘算了一下,“如果能在波斯再搞到600万吨原油,不考虑运输限制的话,基本上可代替液化部分了,唯一可惜的是阿巴丹炼油厂被英国人炸了,工程师们说经过紧急修复只能提供100万吨的提炼能力,恢复到300万吨可能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有100万吨也好,至少中东地区的部队用油不需要千里迢迢再从本土运过去了。至于额外的600万吨……”霍夫曼咬牙切齿地说道,“好吧,那就只能继续往前打了,看来我还得往中东再投10-15万人,凯塞林和古德里安还准备要去打肯尼亚和马达加斯加。”

  肯尼亚尚在众人心里预期之内,马达加斯加就实在太遥远了,看了老半天地图才找到这个离德国本土足有上万公里之遥的海岛——位置很重要,距离也着实够远。

  “我不怀疑我们能打下来,可占领容易固守太难。”不是军人出身的施佩尔都感觉到其间风险,“这就全靠海军维持了,日本舰队不可能常驻印度洋,而偏偏我们海军又如此薄弱。”

  “五天后开海军军备会议,你先和雷德尔元帅沟通一番。”

  施佩尔最后汇报的是对日装备输出问题:按当初约定,核心部分是给日本提供1000辆坦克和1000架飞机,虽说要求最新型号,但这是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德国最新的坦克是虎式,别说给日本1000辆,德国自己造到现在都没1000,飞机同样如此。

  经过日方留德三人组的斡旋沟通并经东京同意,双方约定坦克型号以4号为标准,可惜德国自己4号供应也不足,无论是1943型装甲师扩军增补还是部分装甲师现有编制缺口的填补都在翘首盼望新坦克下线,1943年整个生产任务都排满了,因此最后又提了折中方案,以4号26吨的重量为单位,折算提供给日本。

  第024章 物资(中)

  这个折算方案一制定,德国的供应压力顿时减轻了很多,施佩尔还塞了部分意大利坦克放在上面凑数,总体包括:

  67辆KV-1\KV-2,他们与另外89辆T-70、T-60坦克组合在一起,折算成134辆;

  47辆丘吉尔、61辆玛蒂尔达(不区分1、2型),他们与另外98辆十字军、瓦伦丁坦克组合在一起,折算成216辆;

  34辆法国B1坦克,51辆M3格兰特将军坦克与28辆38T,39辆意大利M13,37辆M3斯图亚特坦克组合在一起,折算成170辆;

  330辆T-34坦克,这是唯一不折算的坦克;

  214辆德国3号坦克,折算成150辆——这是去年冬天德军各部队换装换下来的,除一部分送给轴心小兄弟外,剩下缺口全都用这一款填补了。

  除这些完整车体外,部分从破损车辆拆除下来的零件、配件、火炮也一并塞给了日本,以日本人的精明,不难从中再拼凑出几十辆坦克来。

  经过施佩尔的调度,德军现有库存中几乎全部缴获自其他国家的坦克都释放了出去,当然T-34不能完全算缴获,目前斯柯达管理的捷克生产线一个月可以产300辆T-34,霍夫曼认为T-34很适合日本人用,他总结了4个方面的优点:第一,日本兵身材小,挤进T-34车里不会感觉拥挤;第二,日本现有战车大多使用柴油机,对T-34的柴油机会比较满意,且日本也不缺柴油;第三,日本与苏联是中立状态,主要对英美开作战,采用T-34不会产生识别问题;第四,T-34的战斗力足以抗衡盟军包括谢尔曼在内的大多数坦克,对日本而言够用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