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十字_月影梧桐【完结】(472)

  “现在是英美海军虚弱期,他们不但要在太平洋应付日本海军,更要保护大西洋交通线,还要在印度洋执行进攻任务——这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能力,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有利时期扩大我们的势力。这些岛屿和基地无论将来如何,至少目前会是我们深入大洋的桥头堡,他们要想夺取必须为之付出高昂代价,而且还能大大拖延他们向欧洲大陆进攻的时间——你们愿意他们首先把攻击力量释放于外围还是我们的核心?”

  这样的问题当然不必选,在以英国为基地的美国战略轰炸受到极大遏制后,如果再能争取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施佩尔就有充足把握完成欧洲各主要工业国的生产能力整合,至少德国内部和德意轴心一体肯定是能完成的,这就能为持续作战并取得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至于英美置大西洋、太平洋于不顾首先将进攻矛头指向印度洋的可能性虽然存在,但在霍夫曼看来却并不大,因为德国海军很快就要发动声势浩大的大西洋破交战,除非英美有能力完全摆平大西洋,否则印度洋始终是第二方向——没有印度洋的航线,英国也许会失去殖民地的物资,但如果没有大西洋航线的供应,英国就失去了胜利的希望,甚至连3个月都撑不下去,别的不说,光石油短缺就弄死英国了。越早动手实施印度洋布防就越能打造坚固壁垒,将来英美付出的代价就越大,现在英美海军处于大爆发前的低潮期,而轴心联合舰队在印度洋的控制力却达到顶峰,借助这一波攻势建立起来的基地只要有3-6个月的发展时间,前景会非常乐观。

  根据这一计划,德国地中海舰队的使命与职责便确定了下来,地中海舰队将在适当时机升格为南方舰队,以埃及亚历山大港为基地,以亚丁港、吉布提、阿巴斯港、苏丹港、索科特拉岛、桑给巴尔岛和奔巴岛为重要据点,近期目标是保障中东、北非地区的海上安全,确保从波斯湾到红海的运输路线畅通,同时想办法截断印度洋英美运输路线,中长期攻略目标则牢牢锁定在了南非身上。

  为这个目标,凯特尔不得不答应继续由最高统帅部协调抽调空军力量并拨款在岛上新建防御体系。

  傍晚时分,艾森豪威尔没等来德军登陆的消息,却收到了奔巴岛和桑给巴尔岛相继失守的消息,所有人都是一片面如死灰,控制这两个岛屿后,蒙巴萨方向的盟军在有足够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之前就别想指望有运输舰能靠岸了。而距离最近的马达加斯加岛远在1300多公里之外,难道将来所有物资补给都要靠运输机?

  艾森豪威尔强打起精神,对这批手下说着自己也不太相信的话:“德国人、日本人实力不足,所以他们不敢现在来蒙巴萨登陆,我们还有一点时间,要相信伦敦和华盛顿是不会抛弃我们的……”

  有人结结巴巴地问道:“长官,我们还能维持,巴顿将军那边可怎么办?”

  “让他们正常行军,注意远离舰炮和敌机攻击范围……”艾森豪威尔叹了口气,“先生存下来再说,这比所有反攻都重要。”

  就在蒙巴萨指挥部沉浸在一片愁云惨雾中时,武藏号司令塔内也没有胜利之后的欢喜,气氛同样十分严峻,大部分军官都收到了一个如同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昨日夜间,布干维尔岛近7000守军全体玉碎,该岛失守!

  “长官……”

  “长官!”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久久凝望窗外的堀悌吉的背影,渴望能从他口中得到不一样的回答——立即回国与英美交战!

  但转过身来的堀悌吉收起了黯然神伤的眼神,用坚定的口吻说道:“按原计划去意大利补给、维护,南洋诸岛守军的牺牲希望大家记在心里,我们会有机会给他们报仇的。武藏号再打一轮齐射,为勇士们送行!”

  “轰隆!”

  第八卷 嘹亮:进攻的号角

  第001章 俄罗斯的冬天(1)

  约瑟夫·斯大林同志站在巨大的地图前,关注着最新标注的敌我动态,久久凝望出神,偶尔还能听到发出的一丝叹息声。

  大战的日历终于翻过了1943年,德军与盟军在非洲与中东战场打得火热,但在苏联战场上却再度沉寂下来。如果是以往,他巴不得有这样的喘息之机,以便能让伤痕累累的红军获得休养生息的时间,但现在充满他内心的只有焦虑和惶恐。

  冬天照理是红军发动反攻的好日子,在1941-1942年的第一个冬天,红军凭借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顺利地将德军击退了250-350公里,取得了盟军第一次胜利,1942-1943的第二个冬天他本也想如法炮制,同时把进攻重点放在了顿河前线,但却在南方集团军群前面连连碰壁,虽然这两个月的损失也不小,但与战争初期特别是夏季德军进攻时的损失比较起来,红军实力并没受到伤筋动骨的损害,但反攻就是打不下去。

  实际上从9月份开始,德军就在为冬季防御做准备,不但调集、补充了大量冬季作战物资,还放弃了众多突出部地段,尝试拉平战线,甚至面对斯大林格勒这样诱人的目标都主动撤退,夏秋之交的德军局面看上去被动了一点,但整体实力并未受影响,反而大大增强了自身防御能力,将红军的追击和反攻打得粉碎。从11月份开始,通过连续的沃罗涅日进攻战、大河曲部之战和随后的顿河前线拉锯战将红军在夏秋之交囤积的兵力和物资消耗得一干二净,迫使斯大林只能一方面调集远东力量向西转移,另一方面将好不容易筹集起来的后备力量也用于弥补一线损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