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利于我们的阴谋么?”
“暂时没有,俄国人不肯多说,只说花钱买,但我们的人告诉说并不这么单纯。”赫尔说到后面也变得吞吞吐吐起来,“问日本人买虽然不令人满意,但至少还符合逻辑,但是……另外……”
“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无耻勾当?”罗斯福深吸了一口气。
“俄国出动军队去中国新疆抢粮了!听说死了不少人!涉及中国地方军阀与错综复杂的内部关系等因素,现在两国关系十分紧张,蒋已打了几次电报给我,希望我们能主持正义,我考虑大局没有多说,只安抚他的情绪,表示我们在道义上站在中国一边,但目前俄国是重要盟友,需要相互体谅。”赫尔叹了口气,“然后前段时间俄国人发表声明,决定解散共产国际……这件事情给了蒋很大的鼓舞,认为是布尔什维克全面灭亡的开始,他的御用文人变得很活跃,媒体将两件孤立的事联系在了一起,持续不断地攻讦中国国内的布尔什维克。我们的观察员认为,这是两党矛盾进一步升级的前奏。”
“消灭布尔什维克他比我们还上心,怎么就不见他对赶走自己国土上的日本人那么上心呢?”罗斯福冷笑一声,“矛盾升级,然后他们再像几年前那样打一次小规模内战?我真为合众国感到悲哀,我们摊上的究竟是一堆什么样的盟友——英国人虚伪!俄国人残暴!中国人愚蠢!最要命的是,一个个还都不听话!说句实话,我现在宁可要个意大利,哪怕不会打仗,至少也不会惹那么多麻烦。”
众人面面相觑,赫尔也只能报以苦笑。
给俄国人运物资是一大麻烦,眼下美国自己的物资运输也存在大问题——巴拿马运河断绝后,所有船只都必须绕行合恩角才能通行,这大大增加了时间并加大了暴露在潜艇下的风险,因此马歇尔提出转变运输方式:东海岸生产的物资先通过横跨本土的铁路大动脉输送到西海岸,然后再从西海岸向太平洋方向运输。
聪明的商人已看出运输方式转变势在必行,因此在纽约遇袭后,其他股票都大幅下跌,只有军工和铁路股逆势上涨,铁路股的涨势甚至比军工更猛。
第115章 舆论攻势(5)
参联会众高层发现陷入了两难:两洋海军分开来不是日本海军对手,而合起来就必定有一个战场的局势恶化到没法看——那又不符合政治逻辑,怎么选都是问题。
罗斯福沉默了半天:“有办法对付这支运输部队么?或许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好机会。”
金上将摇摇头:“舰队破交是不可能的,联合舰队一定会为整支舰队提供护航,正面交手我军并无优势;也许能在潜艇上下点功夫,丢掉马达加斯加后,我们还可以利用在南非和印度的基地,不过现在潜艇数量不足,且日德之间没有稳定、频繁的商业贸易,破交一直没成为首要选择……”
他说到这里忽然说不下去了,脸色也变得非常难看。
“怎么回事?”罗斯福看出他有难言之隐。
“我突然想到另一个可能的风险——日本如果进攻印度怎么办?”
“印度?”与会众人一片哗然,全都吃惊地张大了嘴。
赫尔迟疑地问道:“日本本土离印度很远吧?那里的气候对日本来说似乎也过于炎热了一些,再说,他们在中国大陆上尚且裹足不前,还能抽调兵力去打印度?”
“我本来也这么想,但刚才那批德国物资的事忽然提醒了我——这些物资被用于进攻印度怎么办?”
“英国人在印度有多少兵力?”
“可能不到10万,另外还有20-30万本土部队,但战斗力很差,比南非本土部队差远了。”马歇尔眉头紧皱,“虽然我不看好日本进攻印度的行为——他们在一个大陆上深陷泥潭的同时再去惹另一个大陆简直就是发疯,但日本高层似乎并不缺乏疯子,所以,结果很难预料……”
“有办法加强印度的防御力量么?”
“英国自己肯定抽不出兵力来。”马歇尔摇摇头,“也不能指望我们派部队去保卫印度——那不符合民意,澳、新兵力也不能抽调,因为本土防御压力也很大。”
“这就是没办法了?”罗斯福一下子变得愁眉苦脸,“印度是大英帝国皇冠上最闪耀的宝石,如果印度被占领,恐怕英国人就没战斗意志了。”
马歇尔一咬牙道:“一定要抽调兵力也不是没办法,中国盟友在印度派驻有驻印军,总兵力将近3个师,史迪威将军一直希望国内加大援助,认为他们比印度本土部队可靠得多,考虑到中国兵力相对比较充裕,可以请求他们帮助,不过中国军缺乏物资和装备,训练也不够充分,需要我们提供协助。”
罗斯福点点头:“他们上次派远征军进入缅甸的事我依然记得,表现还是非常英勇的,如果英国高级军官中的混蛋再少一些,恐怕中国人就不会付出那么大代价,让约瑟夫(史迪威)去和蒋沟通一下,尽可能再派5-7个师的精锐部队来,物资、装备、教官由我们负责。”
他想了想,又想起赫尔刚才的评论:“用我个人名义给蒋回复一份电报,对中国政府表示同情和支持,表达我们对俄国残暴行为的愤慨,我们会不断加强力量帮助中国提高国防能力以便抵御外国侵略——不论这股势力来自何方,但希望这份电报不要公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