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还需要7-10天。”
“我不认为坦波夫还能坚持那么久。”斯大林摇摇头,“一旦坦波夫丢失,整条战线会出现巨大漏洞,哪怕届时攻下卡拉奇也无济于事,必须用另外办法。”
“您的意思是?”华西列夫斯基已知道这两天斯大林偷偷摸摸在联系部队,对这种私下动作,他与朱可夫完全清楚,但都装作不知,也不点破。唯有一点两人意见高度一致:决不能向坦波夫派遣援兵,那一定会被吃掉。
“我想成立莫斯科方面军,由托尔布欣同志担任方面军司令员,负责莫斯科西南、南部方向的防御。”斯大林不动声色地说道,“初步考虑将第7集团军和大本营预备队都调入西方面军,然后再从西方面军中划出4-5个集团军组建莫斯科方面军。”
鉴于西方面军实力不足以完全支撑两头作战,被逼得没办法的斯大林最后狠狠心把刚刚形成,战斗力还很薄弱的预备队方面军全塞进西方面军,接着又加上第7集团军,然后他从西方面军中划出40万部队组建莫斯科方面军。表面看来西方面军的兵力和驻防地都不发生变化,但实际上由于战斗力的缘故,西方面军作战能力下降了一大截。
华西列夫斯基的脸色十分精彩,他装作刚知道消息,惊喜地叫出来:“哎呀,这太好了,但大本营不能没有预备队,您看能不能先把部队部署到草原军区去,让科涅夫同志将草原军区目前的部队拉到莫斯科编组成预备队,这样到秋天我们又能收获一支劲旅。”
面对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华西列夫斯基,斯大林可真是急了。
第136章 城堡(19)
“总参谋长同志!”斯大林突然一声怒喝,把现场所有人都吓得一激灵。
华西列夫斯基随即条件反射般地立正站好,毕恭毕敬地说道:“到!”
“我命令你……”斯大林口气很强硬,大家静静等待着下文,朱可夫皱着眉头,他估计下面半句就该是,“立即给托尔布欣同志配足装备和补给,让他们去增援坦波夫……”
但这句话最后却没说出来,反而变成了“我把这个新的方面军调给您,全权听你指挥,一定要想办法遏制德军攻势,解决中央防线突出部问题!”
“是!”一听语气如此郑重,华西列夫斯基不敢怠慢,满口应承下来——斯大林同志显然已动了真火,再讨价还价很可能会被直接拿下,这险他可不敢冒!
看到华西列夫斯基爽快地接受命令,斯大林显然松了口气。说句实在话,要换了大清洗的时代,就华西列夫斯基现在这态度,明天就是一顶“叛徒、内奸”的帽子逃不了,但他知道现在还必须依靠这几个人。从这一年多的战事情况来看,虽然华西列夫斯基也有指挥失误,但大多数情况下的判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虽然很多时候都不太中听。
这种不中听可比铁木辛哥或伏罗希洛夫那种廉价的“好好好!”、“是是是!”、“保证完成任务!”值钱多了,总参谋部既然推断坦波夫的德军准备围点打援,猜测奥廖尔与沃罗涅日方向埋伏有另一个德国装甲集团军,那多半就是真的。因为不仅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这么说,梅列茨科夫也持有类似意见,更让人诧异的是,就连一直在西北方面军任职、昨天才紧急觐见总书记准备出任莫斯科方面军司令员的托尔布欣居然也这么想。
一想到这么多人意见高度一致,斯大林就不敢再乱来:送掉30-40万红军只是小事,万一再决策失误,总书记的威信可就彻底保不住了。
他终于发现:驯服而又听话的将领虽然执行命令比较得力,但大多打不了硬仗、困难仗,这几年表现相对还比较出色的将领个个不是刺头就是滑头,而听话的铁木辛哥、巴甫洛夫、秋列涅夫却纷纷吃了败仗——不是一般的挫败,是惨败!光这三个人就差不多断送了150万大军。
有时候一个人静下心来想想,对当初那么快处决图哈切夫斯基也感到一丝丝后悔,如果这人还在呢?战争是不是就不会打成现在这样狼狈?还有布柳赫尔(加仑),如果他当初脾气不是那么坏,如果肯向自己表示效忠,怎么会有那个下场?
他的脸色缓和了下来,问道:“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我和朱可夫同志一起商议了几条办法,再结合您刚才调给我的方面军,初步打算这样办。”华西列夫斯基走到地图前,一条条阐述起来:
第一,从西北方面军、西方面军抽调40万兵力进攻维亚济马——这是西部铁路重要枢纽,也是德军必须确保的战略支点,我们在这方向占有一些优势,可想办法吸引德军注意力,迫使德军装甲部队暴露出来并向维亚济马一线转移;
第二,新整编的莫斯科方面军整体移防草原军区,让科涅夫同志率草原军区现有部队向梁赞一线换防,做出进攻态势以迷惑德军;
第三,确信德军埋伏的装甲集团军撤走后,让托尔布欣同志向西进攻,争取打开坦波夫包围圈缺口,或者接应布良斯克方面军撤退;
第四,巴格拉米扬应尽快占领卡拉奇,吸引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调动兵力巩固防线,以便为瓦图京同志的西南方面军侧击创造机会;
第五,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和叶廖缅科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暂时不动,向对手施加压力,确保南翼德军不再调入中央战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