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十字_月影梧桐【完结】(820)

  没人明着说“我不同意”——那保管会被黑洞洞的枪口打成筛子。

  几个人立即哭了起来:“司令员!司令员!我们老婆孩子还在莫斯科呢……”

  “蠢蛋!”苏赛科夫骂道,“你以为做俘虏就能躲过去?不知道270号命令么?”

  一说起“270号命令”,大家都沉默不语,根据这条命令,凡被俘人员的家属基本都投入西伯利亚劳动改造——红军只要烈士,不要俘虏!

  “我不想为难你们,今天在场的人凡不想走这条路的,会后找苏赛科夫同志汇报,我安排飞机送你们回莫斯科——那是斯大林让我逃命的飞机。”列伊捷尔看了众人一眼,“凡选择留下的就请好好努力,今后为新俄罗斯的命运而奋战!”

  “司令员同志,主席同志,我们跟你干,老子早就看斯大林不顺眼了!这不是在打仗,这是在白白送死!”他话音刚落,立即有好几个人跳出来争先恐后地表示效忠,弗拉索夫微微一笑,这才是列伊捷尔的基本盘!

  整个方面军中明确赞同的人不多,明确表示反对的人也很少,大多数人还是持有观望和中立态度,推他们一把,营造合适氛围才是最紧要的。

  三天后,布良斯克方面军16万军队放下武器阵前起义,除10多名军官乘坐飞机离开外,其余官兵都留了下来,甚至包括几乎全部内务部和党务军官,他们深深知道:布良斯克方面军投诚的事一旦传开,几个统兵将领说不定还有死中求活的机会,他们作为负责内部监控和党务的人员必死无疑。

  “元首,好消息,好消息。”蔡茨勒大笑着走了进来,“布良斯克方面军剩余16万军队已放下武器投诚,我军兵不血刃解决坦波夫包围圈。”

  “很好!弗拉索夫没让我失望。”

  “您很看重这个弗拉索夫?”

  “您看不起他?”霍夫曼摇摇头,“别小看他,他打仗水平不差,如果带的部队和我们一样精良,装备一样多,表现不比我们任何一个集团军指挥官水平差。现在他成功地说服了一个方面军司令员归顺,这种政治影响力和冲击力完全无与伦比,斯大林听了这消息估计会气得发疯,而其他统兵将领有了榜样,今后就更容易做工作。”

  “可怎么安排呢?”凯特尔插话道,“新投诚的列伊捷尔军衔更高、资历更老,难道安排在弗拉索夫之下么?”

  今天霍夫曼心情极好,决心给两位总参谋长上上政治课:“这件事的含义你们不要孤立地看,在我看来至少在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

  第一是对整个布尔什维克体系的思想冲击;

  第二是对俄罗斯解放军的深刻考验,现在这批人马都是弗拉索夫拉起来的,随着将来势力范围的扩大,我们要加以控制,而列伊捷尔显然是一股很好的制衡力量

  第三也是对弗拉索夫本人的重大考验,现在看来他表现得很不错。”

  “考验?”蔡茨勒莫名其妙,“您怕列伊捷尔一开始有诈?”

  “那只是一方面。如果弗拉索夫仅仅是个贪生怕死、争权夺利的人物,他不但不会去说服列伊捷尔,反而要千方百计地破坏这种安排,因为后者比他更有威望、更有地位,您要知道,列伊捷尔在沙皇时代就是上校,他在红军的资历就相当于龙德施泰特元帅在我们这里的地位……他一旦加入会冲击弗拉索夫的地位。”霍夫曼兴致勃勃地讲道,“但弗拉索夫没这么干,亲自出面、千方百计地促成这次投诚,这说明他是有远大理想和目标的人物——这才符合一个领袖的要求。”

  蔡茨勒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一副政治果然复杂的表情——也不知是真的还是装的,凯特尔表现得若有所思:元首为什么要在这种场合拿龙德施泰德元帅做比较?这是偶然的比方还是一种暗示?

  第145章 城堡(28)

  由于消息封锁得很严密,朱可夫本人并不知道布良斯克方面军投诚的消息,他的全部注意力在于西北战线的进攻和中央战线的维持,根本无暇分心他顾。

  基希纳对图拉、梁赞一线的进攻还有力地牵制了红军对维亚济马一线的进攻,迫使这个代号为“小火星”的反攻计划推进得很不顺利,小火星战役的参战部队虽然包括西北、西两个方面军,但因为南翼兵力牵制和组建莫斯科方面军抽调了大量兵力,实际投入作战的总兵力不到80万,火炮超过10000门,坦克1300多辆。

  梅列茨科夫高度重视第9集团军的战斗力,无论兵力还是技术兵器都调集了超过舍尔纳所部的一倍以上的力量,但在具体战役执行过程中,一线部队指挥官仍然低估了德军防守的坚韧和反击能力——第9集团军据守维亚济马一线已超过一年,不但对这块战场了如指掌,而且拥有非常完善的防御体系。

  山地步兵出身的舍尔纳依托地形构筑纵深防御,将城镇、乡村修建成要塞据点支撑防线,精确部署了交叉火力网杀伤突破敌军。同时他还针对维亚济马一线有大批沼泽、进攻通道狭窄的特点,放弃主动出击,专心将各种反坦克火力埋伏起来打反击,有一辆突击者坦克歼击车在一天之内摧毁了23辆T-34并最终全身而退,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结果。

  在战役开始后,舍尔纳不但额外得到2个航空联队的支援,总参谋部还源源不断将后续兵力调遣给他。除一开始的第2装甲师外,又将第3装甲集团军中的第10装甲师及几个预备队步兵师交给了舍尔纳,让第9集团军的兵力始终保持在30万上下。更重要的是,德军牢牢掌握了战场上空的制空权。等到坦波夫包围圈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时,劳斯的第3装甲集团军全部主力都开始向维亚济马方向转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