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出动了多少兵力?”
“4个陆战旅,大约一个多师团,但战斗主要是6000多人的第一攻击波打的,后续部队不过上去受降和追歼逃敌了。”
身边随从都露出骇然之色,唯独山下奉文点点头:“如果是德军为主打的仗,海军应该没吹牛,他们战斗力确实挺强,这一点我当年在奥地利担任武官时就知道了。法国战役结束后我又去过德国一趟,他们在装甲集群、机械化步兵运用领域独步世界,只有东条这样的傻瓜还以为靠步枪、轻机枪和掷弹筒就能打遍全世界。这样挺好,有得力盟军部队配合,后续打起仗来会轻松许多。更关键的是,还能让德军帮我们训练一下装甲部队战术。”
现在东条不是首相,只不过一个小小的宪兵司令,山下本就和他互相看不顺眼,现在骂起来就更不留情面。
和他同处一条船上、比历史提前成立的战车第4师团师团长名仓刊中将问道:“这次我们去接受那些战车?”
“很多,各型号都有,德国产、美国产、英国产、俄国产,哦,还有法国货。”
“能让我们师团先挑么?”
“当然可以,目前派遣军就你们一个战车师团而已,后续部队抵达可能还要再过几个月。”山下奉文想了想道,“不过不能多挑虎式,否则回头石原君要找我算账。”
“虎式有几辆就可以了,我想要T-34。”
铃木宗作理解地点点头:“因为诺门罕?”
诺门罕一战刺激太大,单纯从交换比来看日本其实并未吃亏,但关东军一直当成宝、由安冈正臣中将所率的两个战车联队被苏蒙军的炮兵和坦克部队全歼的事实却让日军上下痛彻心扉。
作战失败后,大本营成立“诺门罕委员会”,除对失败原因进行全面研讨外,还对作战部队的编组、训练、情报、指挥、通讯、军兵种的协同配合、政治教育、战术、供应保障等进行深入探讨,对武器特别是坦克、火炮、飞机等重装备的改进花了大力气,一方面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对比、研究,另一方面又派人去德国观摩——由山下奉文带队。
这次留给日军机甲部队的影响太深刻,T-26就将所有日军坦克打得生活不能自理,而T-34更是远远压倒T-26的存在,再加日军习惯于装备柴油机,所以名仓刊一上来就选中了T-34。
“虽然同意你们任选,但我希望第4战车师团能全面掌握、装备各国不同型号的战车。”
山下奉文这句话使名仓刊愣住了,一时没转过弯来……
第160章 印度攻略(11)
“你们知道这次联合舰队运回来多少坦克么?”
“听说很多,几百辆总有吧?”
“1400多辆——这还是分给陆军的数字,海军另外拿走了300多辆。”
“这么多?”铃木宗作愣住了,他是掌握武器生产的,十分清楚日本坦克产量有多少,脱口而出道,“这都超过了我们一年产量,德国人该不会拿轻型坦克凑数吧?”
“没有,德国人还是很实在的,详细的型号和数量清单我都看过了,最差的是T-26和38T,略逊于97中型坦克,不过数量不到300辆,其他都相当于97式或更好,更不要说还有T-34、4号和虎式了。”山下奉文不无羡慕地说道,“一千多辆你们就认为多了?这只相当于德国三周的产量。”
“三周?”铃木宗作眼珠子瞪得滚圆,“一年能造2万辆?”
山下奉文点点头:“2万肯定还不止,估计美国一年可以造3万以上。”
派遣军司令部里所有参谋都吓傻了,3万vs1000+,这仗该怎么打?
名仓刊马上痛心疾首地说道:“浪费啊……海军要坦克干什么?”
“海军还是要有坦克的,不然海军指责陆军那么多船就更有道理了。”山下奉文叹了口气,“这次锡兰岛不就是德国海军陆战队打下来的,陆战队虽然挂个陆字,但总归是海军啊。”
名仓刊还是对山下奉文让他学习掌握多型号坦克的意图不理解,迟疑地问道:“多型号战车掌握起来应该比较困难,不利于部队迅速成军和战术养成,恕下官愚钝,实在不懂长官的用意。”
“现在国内有几个战车师团?装备多少战车?这1000多辆战车投下去,战车部队不扩军行么?如果到年底再有第二批战车到来,只怕战车部队会翻倍增加。”山下奉文兴致勃勃地说,“名仓君,你赶上好时候了啊,我估计今后至少要编10个以上战车师团,3-4个机甲军,你认为这意味着什么?”
名仓刊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铃木宗作先笑了:“第4战车师团掌握好了,今后就是扩军的头号种子部队,那意味着大家都有晋升机会,联队长至少能当旅团长,旅团长就是师团长,名仓君这样的师团长今后至少是军司令官,运气好点晋升陆军大将也近在眼前了。”
“感谢长官栽培,下官敢不效死?”名仓刊毕恭毕敬地给山下奉文敬礼。
“这次关东军其他战车部队不肯放,只肯用原来部署在南洋的战车联队和你们新成立的第4战车师团打头阵,说明他们眼光和格局还不够,估计还做着将战车送到满洲让他们先挑的大梦呢,没想到堀悌吉大将直接就将印度策略来了个底朝天,我们派遣军反而先拿到战车和物资,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感谢海军!”这话一出,现场一片笑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