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大不列颠退出战争,合众国能独立打赢么?”罗斯福先把征询的目光投向了金上将。
“如果四大自治领还能和我们在一起,我认为是可以打赢的。”金上将略一思索就得出结论,“英伦本土退出战争后,意味着我们就不必在再向他们提供支援,也不用在亚速尔方向投入更多精力,我们可把全部注意力投入到远东,那些资源将全部用于对日作战。胜利逻辑会变成这样:我们先干掉日本,接管整个东亚和太平洋,然后与苏联联合在一起,利用中、俄两国庞大的人力和陆军部队,再加上我们的海军,发动全面反攻。当然,这样一来胜利时间会长很多,我预计需要到1948-1950,您得再连任两个总统周期。”
马歇尔则认为:“如果英国退出战争,民众或许会要求我们惩罚并消灭日本,但可能不再支持我们与德国敌对。我们战略方针就会变为消灭日本并控制太平洋,隔着大西洋与德国对峙,或许再过20年又有一场世界大战:那将是德国领导的欧洲、非洲集团与我们领导的美洲、亚洲集团的总决战;也有一种可能性是打不起来——比如出现毁灭性的武器!”
“需要与德国媾和么以换取德国放弃支持日本?”史汀生提了一个建议,“可以暂时稳住他们。”
“德国也许会接受,但不会真正放弃轴心同盟,比如还会继续输出武器、物资和技术,德国需要日本拖住我们,为他们整合欧洲、消化非洲和中东争取时间。”
外面有人把新的电报传了进来,赫尔看了之后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重庆当局拒绝了增派部队到印度的请求,但同意我们与中共政权接触,同时提出一个建议,既然中共一再表示缺少物资和装备,也表示有强烈的抗日愿望,他建议由中共派遣3-5个师去印度,由我们进行武装;我们与中共在重庆方面的对外联络代表进行了接触,他们表示不反对派遣一些军队去印度作战,但要求英国政府承诺给予印度人民独立自主,同时要求明确归还香港。”。
“另外,中共提出如果他派出部队,要求获得独立政治地位,与重庆当局的军队分开管理,同时要求我们提供安全保障和承诺,在中共部队投入印度后,重庆当局不能对中共施加军事压力,同时必须解除对延安一带的经济封锁……”
“最后,他们指出他们大概可以派3万人,再多也没有了,如果他们为盟军事业做出了贡献,希望在战后能成立联合政府并容纳中共,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
第205章 麻烦(13)
“才三万人就敢提这么多要求?”金上将嘟囔着,“这批共产党分子不是疯了吧,还以为我们求着他们出兵呢。”
“对重庆当局的答复我丝毫不感觉意外。”赫尔叹了口气,“观察员告诉我们,蒋政权已为新一轮内战做好了准备,舆论上早已发动了攻势,现在就缺一个合理的借口,同时还顾忌于我们的反对。”
“但很快这种顾忌就会消失的。”马歇尔评论道,“蒙巴顿的副参谋长魏德迈将军拍电报给我,基于盟军印度方向补给线暂时断绝的缘故,为加强印度一线防御,他要求停止向中国国内提供有关物资。”
魏德迈是标准的德国后裔,其祖父母全是德意志人,在100多年前移居美国,2年前他因为亲德嫌疑遭到调查,不过他的岳父斯坦利·恩比克是马歇尔的副手(陆军副参谋长),这件事后来就不了了之,随即他被参联会派遣到印度。他当初是美军驻中国第十五步兵团的副团长(史迪威只是营长),算得上美军中为数不多的“中国通”。
“酸性子乔(史迪威)会干掉他的!”史汀生说了一句俏皮话。
“不,史迪威同意了,他说,暂时用不着给花生米再送物资和军火,给了他也是打内战,还不如留在印度打日本人。”
“这……”赫尔没辙了,“中共的意见到底怎么看?有些是政治的,有些是经济的,为数不多是军事的。”
阿诺德道:“我没接触过中共军队,但我认为,他们充其量只是一些民兵性质的游击队,我们不必投入太多重视,有些条款简直是强人所难。”
“香港的事可以谈,但印度独立温斯顿是不会答应的,他现在处于如此不利的境地,如果再答应印度独立,明天他们就会推翻他,告诉去延安的人,和中共慢慢谈,态度可以客气一些,物资和军火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先提供给他们一些。”
“为什么您如此重视中共?”李海十分纳闷,“我甚至认为您对他们的期望超过了对重庆的期望。”
“中共的力量还很弱小,但他们的领袖却很有眼光,你们不要以为这些条件是漫天要价,我认为很多都是合理的。”罗斯福逐一解释道,“比如独立指挥,这明显是接受了上次中国远征军的教训;比如印度独立,这才能激发印度民族保卫国家的自觉性;比如联合政府与民主化进程,说明他们对未来中国的前途与命运是有系统思考的……之所以提这么多条件,说明他们真心实意是想参与共同作战,这比蒋政权的态度要积极得多,比斯大林更要开明许多,如果我们今后不想失去中国,必须与中共耐心且认真地打交道。”
金上将被他这番话绕糊涂了:“那现在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可答应一部分,但希望中共出兵,并要求他们派5万人以上的部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