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罗士信的半调子,李世民还是了解的更清楚些。
“对,就是突利!”罗士信也记起了这个人物,续道:“突利实力不弱,又有雄心壮志,离间突利与颉利的关系,必将领突厥处在分裂之中。突厥有大小部落上百,只有突利、颉利两族内斗,造成的伤害有限。但若使计策用利益诱(惑)余下大小部落站位,分别加入突利与颉利的的阵营,形成敌对模式,便能使整个突厥部落陷入混乱之中。突厥由始毕可汗做大,再从颉利手上走到了强盛。颉利有个致命弱点,贪得无厌,对于依附他的草原民族肆意剥削,天怒人怨。在他们之中一定存在对突厥有着深仇大恨,却又忌惮突厥实力的存在。”
李世民听的津津有味,见罗士信停了下来,不断催促:“快说快说。”
罗士信只能苦笑,也拉不下脸来掉链子,只能道:“只要突厥乱象已成,又得我大唐的扶持。此族部必将成为大唐手中的一把无比锋利的刀。不过这把刀即能对敌,也能对我。还需小心驾驭。离间、分化、扶持三计若成,突厥不堪一击。”
“妙妙妙!”李世民抚掌大笑,“好一个离间、分化、扶持。世民今日受教了。士信将军竟有如此远见,世民有眼无珠,竟未早些察觉,实在惭愧。”
罗士信也不敢再拖大了,装x过头就是傻x了,李世民的问题历史有解,他才能蒙混过去,万一问到历史上没有的东西,还不露馅?忙说:“这些年征战除了杀,还是杀,感觉有些乏了。近年闲着无聊,多看了些书,觉得自己确实有些长进。”
李世民这才恍然,心底的异常总算消除:类似于罗士信这类人不少,人才的成长靠的是觉悟,悟了就快了。便如张良,张良早年仗剑行天下,从事抗暴活动,有些激进带着顽固的图谋恢复韩国,辨不清大势所趋。但因刺杀秦始皇失败,隐居下邳,遇得恩师黄石公,潜心学习。出山时,脱胎换骨以成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圣。
罗士信年岁不大,但六年军旅生涯,足以令人脱变顿悟了。
李世民心中自是欣喜,又得一强力助臂,命人送上茶水小吃,拉着罗士信打算通宵长谈。
谈时事,谈趣闻,论古道今。
好在罗士信作为后世人,见识广博,勉强应付。偶尔说错,李世民也不以为奇,反而觉得合情合理:罗士信才顿悟不久,有如此表现以是惊才绝艳,若能如房玄龄、杜如晦、李靖这类人那样,滴水不漏就是妖孽了。
罗士信从开始的拘束也渐渐受到了气氛的影响渐渐放开,李世民也无愧全才之名,文学造诣非凡,政治也有自己的见解,军略更是出类拔萃,许多看法都让罗士信叹为观止之余。
这一点罗士信也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学习。他接受知识的速度远胜他人,就如海绵一样吸收着古代的学问,尤其是李世民独特的见解看法,让他受益匪浅。
李世民也不是全无所获,罗士信不经意泄露的一点历史进程,还是让他臆想翩翩的。
两人正谈在兴头上,突然门外的护卫传了进来,高声道:“秦王殿下,前线传来急报。”
李世民兴致打断,有些不悦,道:“何事如此着急?”
护卫道:“柴将军连夜进兵,在翼州城下让流矢射中,已经亡故。”
“什么!”
“什么!”
李世民、罗士信一同失声惊呼。
柴绍是李世民的姐夫,平阳公主的夫婿,与李家有着亲戚关系,柴绍阵亡,连处变不惊的他,也忍不住失态。
罗士信此刻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历史改了……
对于柴绍什么时候死的,罗士信记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讨伐刘黑闼这一战,李唐除了罗士信之外,没有一个高阶将领阵亡的。
现因他的穿越,罗士信保住了条命,可柴绍却莫名死了。
第十八章 女从天降
“究竟怎么回事?大半夜的怎么会选择攻城?谁出的馊主意。”李世民铁青着脸,厉声质问,传召入内的传令兵,眼中流露着丝丝的伤感。柴绍不仅仅只是他的姐夫,还是李家最早的旧将之一右骁卫大将军。李家晋阳起兵时,便跟随李家打天下了。浅水原平薛举父子,河北破宋金刚,洛阳败王世充,擒窦建德都有柴绍的身影。
这样一位宿将功臣的陨落,实在是李唐一笔不小的损失。
“属下也不是很清楚。好像是大将军说刘黑闼已经被擒,汉东军现以刘什善为首。当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翼州擒杀刘什善,震慑汉东军残部。翼州落陷刘什善或擒或杀,其他城池自然望风而降。”传令兵有些惊恐,盛怒下的李世民给了他一种随时都会掉脑袋的压迫感。
“这么说……是大将军自己的主意?”李世民似乎一口气提不上来,失神的坐在了位子上,好半响才道:“现在翼州的情况怎么样了!”
传令兵道:“大将军中箭不退,依旧指挥大军攻城,翼州守将刘什善弃城北逃,翼州已经落陷。”
“刘什善,竟然跑了?”李世民拍案而起,火速传令前线,让柴绍的副将张亮暂代统帅之位,追击刘什善,并让张亮通传汉东军余部投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