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拥有如此速度,固然是跟蒙古人具有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有关,但真正促成他们如此的原因在于蒙古马。
蒙古马身材矮小,跑速慢,越障碍能力也远远不及欧洲的高头大马,比起汉朝利用西方的战马培训出来的河曲马也有着天壤之别。但是蒙古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无论是在亚洲的高寒荒漠,还是在欧洲平原,蒙古马都可以随时找到食物。
就比如奔袭,寻常的马想要远行奔袭,必须要喂养最好的精粮,养出一身的膘肉,然后才能长途奔袭。一但膘肉耗尽,必须重新补膘,不然在如何优秀的战马也受不住长途奔袭。蒙古马就不一样,它不需要补充精粮养膘,就算是啃雪渣吃树根树皮也能维持一定的行军速度。
因为了解这一段,罗士信非常注重军马品种的选择。冲锋陷阵的战马,只要一匹就足够了,用来奔袭用来行军追击的战马以蒙古马为先,没有蒙古马也以拥有蒙古马血统,长于耐力的马为主。
罗士信的手上有马痴斛斯正,斛斯正是当世伯乐张万岁的徒弟,精于驯马养马之术,能够很准确的分辨出各种马的品种,能够看出什么马擅长什么,加以分类培养训练。
因为罗士信很重视骑兵的速度,在当初将多余的战马转送大唐的时候,留下的都是长于吃苦耐劳的战马。
所以速度正是他行军的强项。
为了提高速度,罗士信还特别训练了骑兵在马上睡觉休息的能力:士兵趴在马背上睡觉,让马儿自己以一定的速度前进。速度固然不快,但在双方休息的时间里,能够缩短彼此数十里的距离。当初罗士信在锻炼如此能力的时候,可将一个个骑兵整丢了半条命。
习惯仰卧着睡在床上的中原人,让他们趴在马背上睡觉,实在是一种折磨。
罗士信也知中原人有中原的长处优势,不可能如蒙古人一样,能够几天几天的在马背上吃喝拉撒睡,但是这马背上养精蓄锐的休息技能是必须掌握的,也强迫兵卒训练这方面的能力。
睡不着,没问题!
那你今天就别睡,几天不睡,睡意涌上来,莫说是马背上,就算卧刀山也睡得着。
至于会从马背上摔下来,那就把自己给绑在马背上……
以这种非人道的训练方式,强行让他麾下的骑兵掌握了这一门卧在马背上抱着马颈睡觉的能力。
便是因为有擅于奔袭能够吃苦耐劳的战马又有能够在马背上生活休息的兵卒,他们追击的速度奇快。
就算颉利先行了大半天,罗士信只是花了四天的时间就追上了颉利的大部队,将一同追击的李世绩甩开了一截。
追击速度之快,连颉利都预料不到。
当然除了他们骑兵拥有足够的实力外,跟裴青衣、王虎、侯杰这三位门客也有莫大的关系,他们混入了突厥逃民之中,给他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ps: 第一章,第二更随后!
第三十七章 锁定老对手
这草原上的视线是相对的,这突厥能够发现罗士信的追兵。
罗士信一行人自然也是同一时间发现了颉利的突厥逃兵。
“我们追上了!”薛万均吊着一条手臂,兴奋的以马鞭遥指前方,但想起自己的伤,眉头便皱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
这一路来最苦的不是兵卒而是他这个地位仅次于罗士信的大将。
薛万均出身将门,父亲是是隋朝大将薛世雄,薛世雄早年就被官拜帅都督,隋文帝开皇时期,累迁仪同三司、右亲卫车骑将军,也是隋朝一名地位极高的大将。薛万均身为薛世雄的儿子,自幼就得名师指点骑射之术,骁勇善战。但是就算等同马背上长大的薛万均,也不曾想过马背上睡觉,这近乎荒唐的事情,从未在这方面下过功夫。
罗士信也不可能因为他一人而耽误追击,只能让他现学现用。
结果睡着睡着,也就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折了右臂。
薛万均性子倔强,也不愿意脱队,强撑着跟了上来。只是短短四日,他亲自体会才发觉掌握这门技能,对于骑兵来说是多么的有用。只恨自己当初有那么多的时间,却没有想过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出了丑了就罢了,现在他们追上了突厥,而他却因手臂受伤,没有办法参加接下来的战斗,有些郁闷。
“哈哈!”罗士信精神状态都是极好,瞧着远方。浩浩荡荡的兵卒百姓,也大笑起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当初若不是强逼着兵卒练习马上睡觉这本事。他们也不至于追击的如此迅速,付出的努力,在这一刻也有了回报。
“传我命令,稍微加快一些速度,但无需太急,我们现在就跟着他们走,咬着他们。吃死他们。”罗士信没有任何的犹豫,下达了自己最新的命令。
作为三军主帅,罗士信的目光已经看在下一场战役上。对于追上突厥如何打。怎么打他已经实现考虑过了。
他们虽然只有一万五千兵马,论兵力远逊于突厥。但是直接压上去,胜率至少也是七成。现在突厥兵已经没有士气可言了,逃跑追击完全是两个概念。士气的起落。不能以同日而语。这种打法,能够胜的干净利落,可却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他们只有一万五千兵马,就算在如何的勇悍,也不可能将对方八万人给杀的干干净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