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绩眯眼笑了笑,正容道:“大将军又何必问我?为了大局,你能做不到不贪这天功,我李世绩固然不屑,却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拖大将军的后腿。为了贪功,放跑了颉利这厮。大将军左翼追击,我从右翼追击,将他们赶入药师公布下的圈套中,我就不信,我们三路八万大军,围不住三四万的突厥兵?我就不信,跑得了他。”
“好!”李世绩的话,让罗士信着实松了口气,这与神样的队友配合,果然是轻松自在。能够轻轻松松的了解彼此的想法加以配合。
仅仅罗士信一支追兵,已经让颉利无所适从,现在又多了一支,双方在人数上已经持平,他们更加无力应对了。
唯一让他们庆幸的是他们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只要再有两日的路程,他们便能抵达峡口山,只要穿过峡口山就是西突厥的地盘。
就在他们以为要熬出头的时候,李靖的大军横空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而几乎同一时间,罗士信、李世绩分左右出现在了颉利的身后。
明明逃生有望,结果却撞在了一堵墙上。
如此打击,对于颉利来说,可想而知。
“怎么会这样?”颉利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现在的他哪里还有半点突厥可汗的模样,头发油腻的跟在菜油中浸泡过一样,脸上黑乎乎的沾满沙尘,嘴巴干裂出了好几道口子,身上的衣服歪歪斜斜,能够抖出一把沙土来。
“我们一开始就中了李靖的诡计了,他根本就没有将大军调往牙帐,而是算准了我们会中他诡计,大军一直留在西方,等着阻截我们。”
赵德言同样失魂落魄的说着,此时此刻就算再蠢的人也察觉了李靖的用心,察觉了大唐的布局。
但是察觉了又能如何?
事后诸葛亮人人都会说,到了这个地步,察觉了只能说明一点,他们足够的蠢!
后知后觉,一直都让李靖这位军事大家玩弄于掌骨之中,每一步都在他的预料之内。
当初如果他们察觉了李靖的虚张声势,与罗士信、李世绩一战,他们有着至少六成的胜算,可现在……面前的是必败之局。
“哈哈!”颉利左右瞧着四面的沙海自嘲的笑道:“想不到这里竟然成了我的墓地,我颉利没有死在草原上,竟然要葬于这沙海中。”
赵德言深深的吸了口气道:“汗王不必悲观,到了这一步汗王也无从选择了,降了吧!学突利一样,举国内附,只要保证自己不死,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颉利闭上了眼睛,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告诉罗士信他们,我颉利愿意率突厥上下所有子民归顺大唐,向大唐乞降……”
ps: 第二更到了。
第四十章 两只狐狸
将突厥包围,罗士信、李世绩、尉迟敬德、薛万彻并没有立刻展开进攻,而是聚在了一起,商议事情。
李靖不在此处,大军中便以罗士信、李世绩地位为尊。罗士信、李世绩论及官职,罗士信又稍微高李世绩一筹,也就齐聚罗士信营帐商讨。
罗士信、李世绩分左右而坐,薛万彻稍立下首,尉迟敬德则留守西方,以免突厥突围。
颉利此时如瓮中之鳖,但归根结底还有四万兵。以他们的实力及突厥现在的情况,打赢已经不是问题,真正是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生擒颉利。
跑了颉利,就算全歼了被包围的四万突厥兵也无济于事。
三路军如何配合,如何围堵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薛万彻道:“大总管离开之前,特地留下将令,困住颉利之后,以两位总管大人的战术打法为先,听二位的意见。”
罗士信、李世绩皆未说话,在想着用什么战术打法能够准确无误的将颉利擒拿。
便在这时,罗士信意外得到了突厥使者的消息。
罗士信、李世绩、薛万彻互望了一眼,均觉得讶异。
沉默了片刻,罗士信方才道:“将他领进来说话。”
不多时,一位颇为魁梧壮硕的突厥人大步走了进来。
他目光在殿内一扫而过:“阿史那思摩见过两位大将军……”
罗士信点了点头。李世绩却道:“原来是和顺郡王,昔日一别。至今有许多年了吧?”
阿史那是突厥皇族的姓氏,阿史那思摩自当是突厥皇族中的一员。武德年初,在突厥还未于大唐撕破脸的时候。阿史那思摩多次访问大唐,几乎可以算是当时突厥的外交大使。那个时候,突厥极为强势,大唐亦不过方刚打下关中,立足未稳。对于突厥,存着一定的巴结之念,特别册封了阿史那思摩为和顺郡王。
直到大唐崛起神速。引起了突厥的忌惮,唐突不和,双方才断了来往。
李世绩在长安曾经与阿史那思摩有过一面之缘。彼此有过短暂的交谈。
阿史那思摩颔首道:“有五六年了,那时候你我交谈畅快,却不想短短数年,形势变化成今日的模样。正如你们的古话。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呐。”
罗士信听着李世绩与阿史那思摩叙旧,也明白了李世绩的意思。李世绩这是在不动声色的告诉他,作为突厥皇族,作为突厥与大唐的外交大使还身兼郡王爵位的阿史那思摩此次来此的目的用意,要慎重对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