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问鼎天下_林半峰【完结】(36)

  这一次刘琮并没有急于求成,冲动冒进,而是将王粲、司马芝和裴潜等人请入府中,一起商讨,集思广益。因为王粲的关系,司马芝和裴潜也逐渐成为了以刘琮为核心的圈子中人,这种时候正是需要他们出力的关键时刻。

  “诸位,就在年初,兖州曹操大破汝南郡、颍川郡黄巾贼何义、刘辟等部,其势力已经发展到了豫州。咱们荆州以后就难得安宁了。”刘琮指着已经修改了若干次的天下形势图,继续说道:“北面不宁,东边也不会太平。我想孙策今年就会东渡过江,进攻会稽,只怕王朗抵挡不住,到那时孙策的实力将更加强大。”

  “有这样的强敌在侧,荆州便再无宁日!可现在很多人都被眼下的太平景象所迷惑,以为可以长此以往,高枕无忧了。又或者……”刘琮阴冷一笑,或者怎样他不说,以王粲等人的心智自然心知肚明,当下都表情凝重地看着刘琮,便是魏延也知道形势已经逐渐严峻,不过他仍旧是一副面瘫脸,只是不自觉的握紧了拳头。

  “所以当务之急,是咱们必先有一处根基。或者叫做根据地更为贴切。”刘琮的食指猛然戳在了地图上的南阳郡:“就是这里!”

  王粲心思敏捷,立即问道:“公子的打算,是想在南阳郡领兵抗曹?”

  “光是领兵还不够。”刘琮斩钉截铁地说道:“我要自请出镇南阳,任太守之职!”

  此言一出,便是胆子最大的裴潜,都倒吸一口凉气,不可置信的看着刘琮说道:“以公子弱冠之龄出镇一郡太守,又是如此重要的地方,恐怕不光牧守不会同意,便是州府百官也难以认同吧?”

  刘琮点了点头,环视众人,说道:“所以我需要诸位相助,无论如何,这次都要成功!”

  司马芝一直未曾发言,这会儿却首先说道:“公子需要我等做些什么?”

  “联络名士制造舆论,此其一。”刘琮将自己想好的计划一步步说出:“其二,说服百官去除阻力;其三,上书进言摆明利害。能将这三件事做好,便成功了一大半,其余的便要看我自己了。”

  “舆论这方面,公子大可不必担心。”王粲自信满满的说道:“至于说服州府官员,让文行(裴潜)去做。上书的事情我们三个都有份,如何?”

  “仅仅是我等上书,恐怕还不够。”司马芝补充道:“最好还是请名望昭着的名士相助方可。”

  此时就连魏延也忍不住说道:“文将军上个月便回到襄阳养病,公子也当去拜访探视。”

  一句话说的刘琮脸色微红,心中暗道自己这两个月也太废柴了些。

  不过魏延的话也让王粲打开了思路,他一拍大腿,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是啊!还有江夏黄太守等人,都可以帮公子说话的吧?”

  刘琮摸了摸鼻子,神色有些古怪地说道:“你们还忘了一个人。”

  “谁啊?”王粲有些茫然的发问。

  “咳咳,军师蔡瑁……”刘琮有些心虚。

  王粲楞了一下,正想说什么,就见裴潜贼兮兮的笑道:“是啊,怎地把这位给忘记了,实在该死!”

  “好了,就别取笑我了,今天起,就要请诸位各显身手,琮先在此拜谢了。”

  谈笑间,计议已定,王粲等人也不多待,告辞之后各自依计行事。只有魏延仍留在府中,没办法,谁让他名义上还是刘琮的卫士呢?

  随着王粲等人的运作,襄阳城里渐渐出现一股风评,都是关于荆州牧二公子刘琮的。其中不乏德高望重的名士点评,当然更多的是刘琮去年来的种种事迹,虽然不乏溢美之词,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客观的。

  到了六月底,陆续有人上书建言,请刘表给二公子刘琮安排职务,“以展其才,安士民之望。”

  对于刘琮的这些小动作,有心人自然会留意到,这其中最清楚的便是蒯越。不过蒯越也想不出刘琮为何如此热衷虚名,直到这天在府中议事时,刘琮忽然向刘表自请出任南阳太守,蒯越才惊觉,这小子野心果然不小!

  刘表对此,并不意外。

  要说对刘琮的了解,刘表其实感受最深。尤其是自去年以来,刘琮忽然转了性子,哪怕在外游历也经常写信,不光是汇报行程,讲述见闻,还有很多分析时政评论人才之语,让刘表非常欣慰。

  然而出镇南阳?刘表思虑许久,还是否定了刘琮的请求。

  对于刘琮的品性,刘表并不怀疑,对于刘琮的能力,他认为还需假以时日再加磨练,更何况刘琮今年才十九岁,这么年轻怎能服众?他要的又是南阳郡那样的紧要所在……

  倘若是零陵郡那样的地方,去当个太守也无关紧要,毕竟在荆州腹地,即便有什么不妥当,也闹不出太大的乱子。

  可是刘琮咬死了非要去南阳当太守,换地方不行,只领兵也不行。如此不讲理,把刘表给气的不轻。

  回了府中内院,刘表还一脸的不高兴,好在蔡氏温柔小意,才哄的他表情松动。待得知了原因之后,蔡氏瞪大双眼,握着刘表的双手说道:“将军应当高兴才是,怎么反倒生琮儿的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