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听了颇有些失望,叹道:“如今河北已无名将,来日若有战事,如之奈何?”
“无妨,只要众志成城,敌亦难破也!”审配叹了口气,说道:“就怕各怀心思,各行其是啊。当初官渡之时,配留守邺城,虽未参与其间,但也知此战败因何在。将军当以此为鉴,不可重蹈覆辙。”
见审配又要说教,袁尚连忙找个托词,往后堂去了,审配望着他的背影微微摇头,却不知危险已经降临。
七月初,关羽、张飞各领一万人马赶到清河,刘备待他们一到,便令青州兵换了旗号,编入两人麾下。郭图虽然名为监军,却是个见不得人的,对此也无可奈何。七月十日刘备接到袁尚同意其所请的公文之后,立即率领大军前往邺城。
直到此时,郭图才得知沮授如今已成为刘备的军师,对此他倒是在心里狠狠的鄙视了一番。在郭图看来,刘备虽有名望,可是出身寒门,怎堪为人主?不过这样一来,倒是省的沮授来与自己争权,他这种燕雀,又怎能知道沮授的志向?
其实说起来,沮授此时的心态也颇为复杂。一方面他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是自己不能依附于强大的势力,家族就会失去庇护,很可能就在这乱世之中家破人亡。而另一方面,无论袁绍曾经怎样对待过他,毕竟是旧主,如今投靠了刘备便去谋划旧主之子,似乎有些不够厚道。
然而乱世之中,哪儿有温情脉脉的生存之地?若不想被人吃,就必须狠下心肠去吃人。这个道理沮授很早以前就已经明白了。
而且在这些天的相处之中,随着对刘备的了解日渐深入,沮授便愈发坚定的认为,自己追随刘备,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攻取邺城仅仅是刘备大业的开端,沮授要谋取的,是冀、并、幽、青四州!
☆、第四十四章 速战速决勿迟疑
攻取德阳之后,刘琮并没有急于向成都进发,然而大军自江州往德阳而来之后,给成都城内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形,刘璋彷徨无计六神无主,他既害怕刘琮以黄权等人谋害荆州将领为名发兵攻打,又害怕交出黄权等人,会引起益州大族的反抗。甚至连交出黄权给刘琮,他都没有几分把握。
事到如今黄权也颇为后悔,不过他后悔的不是不该对付刘琮,而是自己怎么就瞎了眼,派去那么个不成器的东西!
然而后悔无益,黄权在仔细分析了当下的形势之后,决定以退为进,先保存己方实力再做打算。他知道还有不少人也对刘琮心怀警惕,只是之前并不太相信刘琮此次出兵,便是来谋取益州的。所以黄权那日自牧守府回去之后,便以为其母做寿的名义大宴宾客,就是要让那些摇摆不定的人,认识到现在除了一致对外,别无他路可走。
因听人说起过张任对于荆州军也无好感,黄权便特意派人递了请帖,原本如张任等寒门出身的将领,并不为黄权看重,但如今要加强己方实力,就必须联络更多的人加入。可以看出,黄权倒是个颇为懂得权变的实用主义者。如果不是黄权对于庞羲等人怨念太深,他甚至都有可能去拉拢庞羲,毕竟在益州,东州兵还是一支颇为强大的势力。
“诸位,如今刘琮气势汹汹而来,看似是对针对我等,实际上,其志在吞并益州啊!”酒席撤下之后,黄权见无闲杂之人,便对座中诸人沉声说道:“然则牧守因德阳之事,对我等误会颇深,却不知诸位可有何良策,使得牧守回心转意呢?”
堂上原本还有些人在窃窃私语,被他这么一问,顿时安静下来。
黄权有些失望的叹了气,他知道造成眼下的局面,自己难辞其咎,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出个办法来对付刘琮,若是刘璋依旧不信任自己,以后将如何行事?
“荆州军不过万余人,有什么可怕?”有人大声说道:“不来打便罢了,若是敢来攻打,必让他们有来无回!”
他这话并没有鼓舞多少人,谁不知道刘琮的可怕之处?荆州军战力之强已是尽人皆知,这种话说说便罢,谁会当真?
硬拼只怕是拼不过的,成都到德阳之间,又无甚么险要关卡,如今之计唯有智取,这一点许多人都想到了,但怎么个智取法,大伙却是想破了脑袋,也没拿出个准主意来。
黄权见众人议论纷纷,却始终没商议出个令人信服的办法,不由有些着急。他清了清嗓子,对众人说道:“诸位,荆州军深入益州,粮秣辎重必会走水路而来,不若遣军截其粮道,再令各郡县闭门自守,无须多久荆州军粮尽,必自退也!”
“可是很快便要秋收了啊!”有人担心的说道:“荆州军若是分兵收割,断其粮道又有何用?”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张任说道:“荆州军远来,消息传递必不及时。可先断其归路,再散布曹军南下之谣言,令其士卒自乱,当可使得刘琮主动退兵!”
提起曹军,黄权心中一动,点头道:“或许很快这就不是谣言了!我已令人前往许都,请求曹公出兵,若是不出意外,再有月余,当可有确实消息。”
“这么说,咱们现在要做的,便是拖延时间?”有人迟疑问道。
黄权眯着双眼,对他说道:“不错!只要刀兵一起,哪怕牧守再不相信,也当明白我等苦衷了。彼时我方有坚城可以为持,荆州军若强攻不下,军心必然为之动摇。再加上咱们适时放出消息,还怕那些荆州士卒不逃亡?即便曹公不出兵,刘琮也当坚持不了多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