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问鼎天下_林半峰【完结】(588)

  然而刘备好不容易拿下邺城,就这么拱手让出去,他又岂能甘心?对于袁谭来说,让他放弃邺城也是不可能的,毕竟邺城有着很重要的代表意义,袁谭要想在与袁尚和袁熙的争夺战中名正言顺,就必须将邺城牢牢控制在手中。

  之前沮授曾说过要刘备“据坚城以修军资”,若是没有邺城,拿什么来养兵?那什么来积蓄粮草,治理甲兵?

  难道还要全军移驻黎阳去吗?那岂不是成了袁谭的藩篱,对于刘备来说,这也是绝不可行的。既要挡住曹军北上,又要伺机消灭袁尚和袁熙,甚至瞅准机会灭掉袁谭,最终据有冀、并、青、幽。这个目标现在看来,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主公,如今之计,唯有借势了!”沮授思虑良久之后,抬起头对刘备缓缓说道。

  ☆、第八十八章 步步相让好处多

  “借势?”刘备心中一动,目光中有些恍然。是啊,自己可不是曹操唯一的敌人。然而想到刘琮之前对自己的种种防范,刘备又有些拿不准了。如果不是刘琮,自己也不会辗转走到今天这一步,期间或暗斗或结盟,虽然是形势使然,但未尝不是刘琮刻意的打压和利用。

  这样的盟友,真的能够从中借到势吗?

  不过再转念一想,刘备又觉得未尝不可。就当下的形势而言,自己的确需要刘琮的帮助,但反过来说,难道刘琮就不需要自己在北方立足,然后与曹操长久的相持下去吗?

  若非如此,刘琮又怎么会那么好心,指点自己来投袁绍?又或者他早就清楚,只要袁绍一死,则袁谭、袁尚兄弟必然反目,而自己则有机会乘势而起?如果真是这样,那刘琮的算计实在太过深远了……

  见刘备有些怔忡,沮授便沉默不语。

  直到刘备缓缓点头,对沮授问道:“如何借势?”其实刘备心中也有了些想法,不过沮授既然如此说,想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又岂能不问?

  沮授捋着胡须侃侃而谈:“曹操所忌者,唯主公与刘荆州尔!今主公与荆州结盟,曹操势必不愿主公得冀、并等地,以免落入腹背受敌之境况。而刘荆州虽然仍在益州,但叶城虽失,宛城却在。故此曹操收兵折返,意图先平定北方,如此一来,刘荆州又怎会坐视不理?再则袁尚经此一败,必然会与袁熙合兵,彼时青州又将如何?”

  “军师是说,吾与荆州抗曹,而由青州灭尚、熙?”刘备心中一动,这倒是他方才所未曾想到的。这样的话袁谭想必会同意,甚至极力赞成,而自己只需借助刘琮之势,与曹操相持于黎阳,由得他们兄弟相残便是。

  大概的战略定下来之后,便是如何行事了。在沮授的建议下,刘备与他一起求见袁谭,将曹操攻克叶城率兵返回许都之事,原原本本的告知了袁谭。

  袁谭本还沉浸在打跑了袁尚,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夺了邺城的喜悦之中,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及至刘备分析了曹操很可能会领兵北上之后,他才大惊失色,对刘备说道:“既如此,该当如何?还请玄德公教我!”

  此时在他眼中,刘备可谓怎么看怎么顺眼,若不是辛评一再强调是自己借兵给刘备,他都几乎要把刘备当成大恩人来看待了。

  刘备大义凛然的说道:“曹贼北上,备岂能旁观?青州但请放心,备数日之后便领兵往黎阳而去,必将来犯之敌阻于城下!只是……”说到此处刘备仿佛很是犹豫,抚着胡须皱眉不语。

  袁谭见状,心中焦急,连声对刘备问道:“公有何言,但讲无妨!”

  “唉!汝兄弟相争,手足相残,才会被曹操觊觎,若是青州能以大局为重,忍让一时……”刘备见袁谭的脸色逐渐阴冷下来,心中暗自冷笑,面上却仍旧说道:“如今备虽有心与曹操相抗,奈何兵微将寡,相持日久,恐难将曹军抵挡住。彼时曹军北上,将军何以自处?不若暂时摒弃前嫌,与袁尚联合,共抗曹操!”

  他这番话自然是以退为进,袁谭听了却怒火中烧,瞪着刘备厉声道:“豫州何出此言?难道怕了那曹操不成?若是觉得兵少,再借与豫州一万人马,总当足用了!奈何却要去袁尚合兵?不可,此事断然不可!”

  情急之下,玄德公也不喊了,又变成豫州了……

  见袁谭上钩,刘备隐蔽的与沮授对视一眼,扭头对袁谭说道:“曹操势大,非如此不可啊。”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袁谭很是不甘心的对刘备问道。他觉得袁尚丢了邺城,部下也损失惨重,正该一鼓作气将其消灭,现在说什么摒弃前嫌,岂不是放虎归山留后患吗?虽然在他看来,袁尚还算不上什么老虎。不过高干等将领却不可不防。

  刘备微微一笑,他当然不会真的逼着袁谭与袁尚讲和,稍一沉吟后,刘备说道:“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

  他这吞吞吐吐的模样让袁谭几欲发狂,强忍着烦躁问道:“只是如何,快快道来!”

  “若要与曹操相抗,又不与袁尚等联合,就必须迅速消灭其势力,以免将来被曹操所利用。”刘备仿佛很不情愿似的说道:“然则备要全力对抗曹操,讨伐袁尚之事,唯有将军亲力亲为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