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这两千余人马大部被歼,跪地请降者就有一千余人,逃走的不过三五百步骑。太史慈并未纵兵追杀,他率领部下疾驰而来,本就消耗了很多体力,经过方才一场激战,此时战马都有些脱力的迹象了。
“太史将军……”身受重伤的张多躺在近卫怀中,艰难的对太史慈说道:“多亏将军援救,否则粮草恐为曹军所得,吾等罪莫大焉。”
太史慈见他伤势颇重,便拦住话头,对那近卫说道:“军中医官何在?”
那近卫苦着脸摇了摇头,谁会想到在这里遭遇到曹军袭击呢?若不是太史慈率部突然杀到,只怕他们这会儿都已丧命了。
此战虽以荆州军获胜而告终,但运粮的张多部伤亡惨重,仅阵亡者就有三百余人,加上轻重伤兵,可谓损失巨大。好在粮车并没有受到太多损失,接下来就只能由太史慈部一同护送,前往寿春了。
而太史慈之所以会率领这五百骑兵出现,并不是他未卜先知,而是他因等待军械营给部下换一批刀剑而耽误了一天,所以今日出发后便加快进程,却没想到刚好碰到秦翊对粮队设伏。
待周瑜得知此事后,他已率领凌统等步骑两万,自寿春开拔,在向西曲阳进发的途中了。
曹军主动出击,却未被斥候侦知,对此周瑜严厉的训斥了部将。而秦翊被斩,曹军损失近两千余人马,使得西曲阳内的守军数量,锐减至不足三千,对于接下来的攻城之战,未尝不是件好事。不过曹军很可能因此放弃西曲阳,退守当涂和阴陵,以加强两地的防守实力。想到此处,周瑜判断曹军很可能会如此,否则兵力分散,很容易被自己各个击破。却不知指挥淮南诸城的扬州刺史刘馥,会如何打算?
☆、第十八章 再战胡质夺曲阳
秦翊被斩的消息,被那些残兵败将带回西曲阳之后,便引得守城军士和城内大族极为不安。对此胡质颇为气愤,之前秦翊非要坚持主动出击,领兵往合肥通向寿春的道路寻机作战,便被胡质强烈反对,然而秦翊固执己见,且又不是直属胡质麾下节制,他也只能干瞪眼。
然而再怎么生气也只能闷在肚子里,胡质一面派人向刘馥送信,一面加紧准备防守。在刘馥的军令到来之前,他不可能擅自弃城,只能选择死守。
如果胡质能够自主决定的话,他肯定不会留在这里等死,然而撤出西曲阳的军令一日不到,他便只能在这里坚守。若是秦翊不去送死,现在城内便能有五千人马,借助城池防守足可抵挡敌军围攻,可现在胡质只能寄希望于当涂和阴陵的守军。
胡质本就是寿春人,只是当初未曾追随袁术,在曹军中能升至如今的地位,全靠他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战功。他如今不过三十多岁,却已从军近二十年。战阵经验非常丰富,麾下又有一批多年的亲信部曲,若非如此,刘馥也不会将他放到离寿春最近的西曲阳来。
对于荆州军的意图,胡质认为无论是从历阳攻东城,还是顺淮河攻当涂,处于阴陵和当涂前方的西曲阳都首当其冲,所以当斥候报告荆州军前锋一千余步骑,已抵近城外数十里之地后,胡质并没有觉得意外。
那么是战是守呢?胡质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敌军前锋虽然只有一千步骑,但相信很快就有大队人马前来攻城,若是被敌军围困在城内,就只能死守,等待援军了。
他并没有犹豫太久,很快就下定了决心,必须趁还有机会撤出此城,否则敌军大举围攻之下,自己到时候想走也走不脱了。
可是未战弃城,总是不好,若是无人追究也还罢了,万一被人挑这个理,胡质可没法反驳。难道埋怨秦翊不听自己劝说,非要主动出击,以至于城内守军不足?
想到荆州军前锋不过一千余人马,胡质觉得未尝不可出城一战,若是能将敌军前锋击溃,或许还能拖延一段时间,到时候或是刘馥传来军令,或是当涂、阴陵援军到来,再视情况而定。万一抵挡不住,那时也不用回城,直接去往阴陵便是了。
主意已定,胡质立即点起城中步骑,合计两千七百余出城,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不多时,就见斥候飞奔而来,也不下马,对胡质说道:“报!敌军已进至不足十里之地!”
胡质双眼一眯,心中暗道,来的好快,他对那斥候问道:“可探看明白,前锋何人为将?”
“旗号所书黄字,当是江东营中黄盖!”斥候早就看清楚了,闻言立即回道。
“再探!”胡质一摆手,那斥候兜转马头,一夹马腹“泼刺刺”地去了。
这名斥候才去了不久,又有一骑飞奔而至,冲到胡质近前,大声说道:“报!敌军在十里处暂歇!”
“什么?他们停下来了?”胡质有些意外的皱了皱眉,扭头对副将问道:“莫非是黄盖在用什么诡计不成?”
那副将沉吟道:“想来是探得我军出城,所以才会如此。”
胡质冷笑了一声,心中不以为然的想道,若是黄盖知道我军出城迎战,或许会重整阵型,但现在在十里外停下来,就不仅仅是暂时歇息而已。想必黄盖也正准备向己方进攻了。
只是敌军前锋,不过一千余步骑,这么点人马就敢于向自己主动进攻,他们凭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