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失去徐州这个屏障,曹军的形势便会极为不利,因此曹仁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必须守住盱眙、淮阴,以确保广陵不被荆州军合围。
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想要守住这些地方,谈何容易?
就眼下而言,是守钟离,还是收缩兵力,以保盱眙?若是守钟离的话,能否在荆州军的强攻之下守住,而己方调动人马前往钟离反击,又能否及时赶到,即便赶到的话,能不能将荆州军主力歼灭于钟离城外?
这些问题沉甸甸的压在曹仁心头,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否则战况会更加恶化,彼时恐怕就无力回天了。
曹仁也在思考失败的原因,在他看来,己方之所以如此被动,连续丢掉了西曲阳、当涂和阴陵三城,正是因为分画不明,令出多门之故。如果在荆州军刚开始发动攻势时,自己便直接放弃西曲阳等地,集中兵力于钟离、东城,则现在的形势也不会如此危险。可惜这世上没后悔药可卖。曹仁上任之初,还未来得及摸清楚各地情形,荆州军便悍然发动了进攻,待他开始部署之时,便处处被动,处处挨打。
至于于禁领兵偷袭历阳之事,虽然之前并未告知曹仁,但曹仁在得知后也是许可的,只是没想到刘琮竟以弱兵守住了历阳,还反过来将于禁杀得大败而归。
由此可见,对付刘琮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斟酌再三之后,曹仁决定放弃钟离、东城,将这两处的兵力都调往盱眙,固守盱眙。如此一来,荆州军若是进攻盱眙,则是深入广陵境内,战线拉长,粮秣辎重自然就难以接应。若是盱眙能够守住,则自己便可调兵合围,将周瑜所率荆州军大部,聚而歼之。
五月下旬,钟离守军弃城,沿淮河顺流而下,进入盱眙,数日后东城守军也退入盱眙,两城守军合计三千余人马,加之原本驻守在盱眙的两千余众,已近六千余人。与此同时,周瑜领兵进驻钟离,凌统率领三千余人马进驻东城。在这段时间内,双方调兵遣将,虽未再发生什么大的战斗,但那种大战之前的紧张气氛,已经笼罩在广陵郡内。
对于曹军弃城的原因,周瑜自然明白。此次出兵北上,除了在当涂和阴陵打了两场比较大的攻城战外,荆州军还未曾大动干戈。实力保存的相当完好,而曹军在淮南诸城损兵折将,丢城失地,可谓连遭败绩。相比之下,荆州军的攻势更显凌厉。然而曹仁主动放弃钟离和东城,还是让周瑜感到有些棘手。
按照之前的构想,周瑜所领大军应当在进攻敌军扼守的城池,如当涂和钟离时,调动附近的曹军增援,从而各个击破。在初期这个设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随着曹仁主动放弃钟离和东城,将两地的守军撤往盱眙,这一构想便落空了。
曹军在盱眙集中兵力,很显然想法和自己之前所想相差无几,若是现在继续出兵围攻盱眙,很可能会被曹军四面围攻,虽然以荆州军的实力未必就会战败,但总归有些不妥。
之前得知于禁率兵偷袭历阳,被刘琮反击大败之后,周瑜惊讶之余,也不免有些庆幸,好在刘琮此次来江东,带了近千名明光骑。否则若是被于禁攻破历阳,就太过危险了。
由此周瑜也意识到,之前自己的布置有些偏颇,好在没有因此而出什么大事,现在又顺利拿下东城,几乎不用再担心历阳的安全。不过即便如此,周瑜还是下令黄盖率领两千余人马,前往历阳。
随着荆州水军自寿春出发,曹军本就不怎么强大的水军立即相形见拙,乖乖的退回淮河北岸。与水军同时往钟离而来的,还有从寿春运送的大量粮秣辎重。在围攻当涂之战中,荆州军的箭矢消耗不小,尤其是霹雳车的石弹,更是用了很多,才将当涂城硬生生的砸塌了几处。否则张喜还不会那么早就领着何茂、王摩二人逃走。
不过如此一来,曹军除了损失了戚寄、秦翊二将及其所部共五千余人马之外,并无其他损失。至于攻城战中伤亡的曹军,最多也只有两三千而已。
待荆州水军抵达钟离之后,周瑜便决定,分兵三路,向盱眙进发。水路由黄射、张允二将率领,沿河而下,自己率领一万五千余步骑走中路,另一路八千余人马则由太史慈率领,从东城出发。
虽然刘琮并不直接指挥此次战役,但周瑜还是将自己的作战方案详细写成公文,交给信使送往历阳。就在信使出发不久,周瑜也率领大军自钟离开拔,留下陈兰、雷续二将领三千兵守钟离。此时已是六月初,曹仁得知后,也加紧调动人马往盱眙,一场围绕盱眙的大战,一触即发。
☆、第三十九章 骤降暴雨防突袭
淮南战火蔓延,河北诸地也不平静,就在刘琮往江东的四月间,刘备亲率大军北上去助袁谭,且以张飞为将分兵袭取并州,到五月中旬,袁尚部将高干不敌,退守阳曲。刘备的地盘进一步扩大,而随之增长的还有他的军队。许多当地豪强听闻刘备军至,纷纷率部投奔而来。而并州许多县城城守和县令,也都开门请降,一时间刘备声势大振,几乎有席卷并、冀之势。
刘琮自特卫营的探子汇报来情报得知之后,起初颇感意外。在刘琮看来,袁绍虽然身死,但也不会这么快便被河北世家抛弃,刘备若是想在冀、并、青、幽立足,恐怕还要好好经验一番才行。然而现在的形势却是刘备不但站稳了脚跟,还大有统一河北之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