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黄射的态度便显得极为无礼,若是黄盖在的话,弄不好当场就要大打出手。这倒不是说周瑜帐下的其他将领都没有血性,只是有周瑜镇着,他们也只能强自忍耐罢了。
尤其是朱桓这小子,本来就不乐意水军来掺合一脚,现在来就来吧,还横眉竖眼,逮着谁瞪谁的摸样,搞得大伙儿都欠着他几万钱似的。他年纪轻,当年那场大战他未曾参与其中,所以不知道黄射和江东三营诸将的恩怨。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朱桓更加郁闷烦躁。在他看来,这黄射不过就是因为大将军宠信,才得以担此重任吗?
其实朱桓这么看,却有点小瞧黄射了。
自从黄祖战死之后,黄射却像是一夜之间变了个人似的,虽说有些老毛病一时半会没法根除,但他似乎也明白,从此以后他的肩膀上,便落下一副重担。而这担子,便是父亲黄祖交给他的。若是黄射还像从前那样不长进,刘琮说什么也不会将水军的一部分交给他指挥。
黄射虽然因父亲之死而迁怒于周瑜等将,但他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之人,如今大伙都算是一个主公麾下的同僚了,他即便心里面还有些疙瘩,但涉及军务之事,他还是很认真的。
对于周瑜所释放出来的善意,黄射也感受到了。说来也怪,周瑜那种穆穆君子之风,很快就折服了黄射,与其相处,如沐春风,不觉便受到了他的影响。以至于当黄射拜辞之后,周瑜将他送出辕门时,黄射竟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这种感觉,黄射自问就是刘琮对自己如此,也不曾有过,带着这一脑门的不可思议回到船队之后,黄射本要告知张允作战的相关事宜,可张允却不见了踪影。
眼瞅着要进兵盱眙了,自己的副将却不翼而飞,这可把黄射给急坏了。难道这家伙私自出去被曹军俘虏,又或者干脆向曹军投降了?这也不可能啊,若是调动船只的话,这么多眼睛盯着,怎么会没人知道?
好在傍晚时分,张允自己露面了,臊眉耷眼的很有些鬼祟摸样。黄射一看就明白了,这家伙八成又是拉着人去赌博,当下气得就想发作。好在他猛地想起与周瑜相处之时,周瑜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于是强行压住火气,装作浑然不知,让张允在众将面前总算没有丢了脸面。
说完作战之事后,黄射便将张允留下,推心置腹的谈了半宿。
论年纪的话,张允比黄射还大几岁,然而自从刘表死后,特别是蔡瑁等谋反作乱被诛杀,使得张允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自己抬不起头来。为何?还不是因为以前他和蔡瑁走的比较近?虽然刘琮也曾因此与他开诚布公的谈过,但张允总认为自己已经被刘琮另眼看待,所以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以前甘宁未曾随刘琮入西川之时,张允就已经提不起劲头了,每天不是想着怎么赌,便是吃喝玩乐那一套。他对自己的前途已经感到无望了,再加上他原来就没多少本事,于是在水军中便越来越不受人待见,这反过来又让张允觉得自己猜的没错,所以更加变本加厉了。
张允不是不知道自己这种行为会传到刘琮耳中,但他潜意识里觉得,刘琮知道了更好。大不了就把自己弄出水军,照这样子下去,还不如回家养老呢。
此次出兵淮上,他本是不想来的,可不知为什么,刘琮却专门点了他的将。在张允看来,这是刘琮要收拾自己的征兆了。可不是吗?若是战事不顺,自己就成了罪人,对付罪人甚至都不需要刘琮出面,到那时还不知道多少人看自己的笑话呢。弄不好刘琮还可以落个“大义灭亲”的好名声,只可惜自己这颗大好头颅,早晚要成了刀下的葫芦。
所以张允现在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思,但却从未想过要向曹操投降,即便有时候偶尔想起,也会被他自己很快掐灭这个念头。别的不说,自己那一大家子老小,难道就不管了吗?
然而黄射却觉得张允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了。也许是相同的出身和背景,使得黄射并不反感张允,对他的处境甚至还有些同情。可是同情归同情,再这么下去迟早会误了大事,自己也得跟着受连累。
黄射知道张允的心病是什么,表面看来似乎是纵情声色好赌了些,但黄射对于张允心中所想,还是能猜到七八分的。所以黄射就只和张允说刘琮是如何对待蔡瑁族人,孙权家人以及刘璋等人的。
这些人都不被刘琮所记恨,你张允又不曾真的和蔡瑁密谋过,那还怕什么呢?
经过这半宿开解,张允总算醒悟过来,按照刘琮的手段,真要收拾自己,何必如此大费周章?想到此处,他才猛然发现,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可笑。好在大战在即,自己可不能再这么糊涂下去了!
☆、第四十六章 被驱出城因何故
盱眙城外突入其来的大水,冲毁了曹军的营寨,也将城外百姓的田地糟蹋的不成样子。那些在城外有田的世家大族为此恨透了刘琮。不过他们恨归恨,却也不见给守城的将士们犒劳犒劳。毕竟谁家的钱财都不是大风吹来的,更何况若不是曹军在城外安营扎寨,荆州军也不会想起来放水冲营,自家也就不会因此遭受损失。
当然这种念头只好在心里念叨,谁敢去找路招说这个理去?
至于城内的百姓,虽然也提心吊胆的,但对他们来说,谁占了这盱眙城,自己还不是一样要过日子?该应的徭役别想不去,该交的城门税,少一文就别想进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