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问鼎天下_林半峰【完结】(78)

  这篇战记让刘琮的名望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并且赢得了许多人的支持。本来只是让人誊抄了数份,结果后来被好事者广为传播,据说曹操听说此文,专门派人搜罗了一份,亲自看过之后大为赞赏,并择其可取之处加以实施——至于这个说法可信与否,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过对于身处宛城的曹昂来说,他的认识就更为直接,感受也更为强烈。

  如果不算被俘后关押在太守府里的日子,他在宛城也待了一个多月了。

  望着眼前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农夫,曹昂的心情颇为复杂。

  屯田之利,他已经因曹操的教导和去年丰收后的事实深深知晓,然而看着眼前这被规划的非常整齐,阡陌纵横的广大良田,他心里不禁盘算着,这片田地将会产出多少粮食,又会给刘琮增加多少军粮。

  “子修在想什么?”刘琮留意到曹昂的沉默,转头问道。对于曹昂选择在宛城暂住的目的,刘琮心知肚明。如果抛开利益冲突,他个人还是非常喜欢曹昂的,相信许多喜欢玩三国杀的朋友,对于他那句台词记忆也会非常深刻:“典将军,比比看谁杀敌更多!”。

  也许正是因为刘琮的这种态度,使得他对曹昂颇多纵容,至少两人的关系表面上看,非常融洽。

  然而此时此刻,曹昂不知怎么,忽然情绪激动起来,他握紧双拳,对刘琮说道:“将军天纵奇才,正当为国效力,为何却要对抗朝廷?”

  被他这没头没脑的话给问的有些发愣,刘琮沉吟片刻,直视着曹昂的双眼冷声问道:“却不知子修所言的朝廷,是哪个朝廷?”

  “自然是天子所在的许都!”曹昂抗声说道。

  刘琮侧头瞪了一眼跃跃欲试的刘虎,对曹昂问道:“天子?当今天下,天子的旨意可出得了后宫?”

  这句话真可谓阴损恶毒至极,曹昂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身为曹操的长子,他自然知道天子的处境,正在想该如何为父亲辩白,却听刘琮说道:“天子在彼,傀儡而已,天命在我,当兴汉室!”

  曹昂被刘琮这句野心勃勃的话说的目瞪口呆,不知道该指责刘琮的狂妄,还是指责他的狼子野心。

  然而刘琮没打算轻易放过他,继续说道:“当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今汉失其鼎,我当问之。”

  问鼎天下?曹昂彻底被刘琮这霸气侧漏的话语给惊呆了,心说我父亲都不敢说这话,你不过是个小小的南阳太守而已——然而就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将父亲的十万大军打的溃不成军,想到这个事实,曹昂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颅,满面羞愤。

  见曹昂低头认输,刘琮不由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子修,告诉你一个秘密啊。”

  “嗯?”曹昂的情绪还没转过弯,茫然的抬头看着刘琮。

  刘琮负手而立,极目远眺,说道:“我生平自负,自认以己之才,可匡扶天下。然而群雄并起,这其中,我却只认为两人可为对手。”

  “哦?但不知将军所言何人?”曹昂好奇心顿起,追问道。

  刘琮傲然一笑:“天下英雄谁敌手?孙曹!”

  这下曹昂可不乐意了,撅着嘴说道:“孙策莽夫而已,为何却排在我父亲之前?”

  “呃,押韵。你不觉得孙曹比曹孙好听?”刘琮一脸无辜的看着曹昂。

  曹昂一口鲜血狂喷,卒……

  当然这只是刘琮的脑补,不过曹昂此时的脸色确实很不好。他郁郁的扭过头去,打定主意不再主动招惹这个阴险的家伙了。

  其实这一个多月以来,对于曹军的惨败他反思过很多,也看过那篇流传颇广的《宛城战记》,结合这段时间的见闻,他不得不承认,刘琮的胜利并非看上去那么侥幸。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曹昂知道,假以时日,刘琮必将成为父亲最强大的敌人。然而知道又能如何呢?

  其实对于刘琮,曹昂除了佩服之外,更多的是好奇。而这种好奇随着他在宛城,在南阳郡内的见闻越发强烈。

  如果说屯田之法早已有之,且父亲先行实施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那么将全郡百姓重新编籍,且分别编为民户、军户、匠户等等,则让曹昂深为差异,不明白刘琮是怎么想到的。

  至于霹雳车和神弩车,他倒是没看到过。刘琮对他纵容不假,可那是生活待遇方面的,事关军事机密,怎能让他轻易看到?

  刘琮之所以让曹昂留下来,并且与之交往,是源于后世的大国相处之道。

  只有让对方了解自己的实力,才能让其有所忌惮,所谓增进了解互信,防止误判而已。

  相信曹操若是再想打荆州的主意,就得先掂量掂量了。

  另一方面,刘琮也很好奇,既然曹昂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战死,不知道这个变数会给未来的曹魏带来怎样的变化?

  也许,会有另一番精彩呢?就是不知道曹丕能斗得过他吗?

  想到这里,刘琮再看向曹昂的时候,笑容就更加灿烂了。

  而曹昂只觉得脊背发凉,心中很是后悔,刚才自己怎么就没有控制住情绪,以至于让这个家伙狠狠羞辱了一番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