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货不是马超_真狼魂【完结】(1010)

  “若主公有意办此盛事,老夫不自量力,也想参与一二……”王烈的两只眼睛几乎要放出光来。

  我笑了笑:“彦方先生过谦了,你可是兼领了礼部,这件事情,到时候当然少不得先生操心。”

  桥瑁的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来。

  “桥公有话要说?”我向他打了个手势。

  桥瑁微微点头:“老夫才疏学浅,本无德为官,但承蒙威武王看起,入新朝添为礼部官职,更专司礼仪典制,然则……威武王新朝之中,自上而下,礼乐不兴,老夫虽有心伸张,却独力难改,只得向威武王禀报。”

  我皱了皱眉:“桥公……我没懂你的意思,你想说,我这新朝……已经礼崩乐坏、国将不国了?”

  他将身子弓得更低:“不敢。但观如今各部各院,乃至朝堂之上,尊卑不分、不拘礼仪之风已然大兴。老夫当然知道,威武王起家之时,常与士卒为伍,但今时不同往日,大王已贵为一国之主,再与部下称兄道弟,既不符合礼仪,又会让部下心有他想……”

  我不能不承认,其实老桥说得很有道理。

  中国为君者,向来鼓吹“君权天授”,当皇帝是老天命中注定的,所以即使是刘邦、刘备这种草根出身的人,后来当了皇帝后,也要将自己从出生到称帝前的事情统统抹上神化色彩,比如刘邦他妈在野外被神龙下种,比如刘备老家房前连老槐树都快成精……

  而如果君主没有威严,和属下太过亲近,甚至称兄道弟平起平坐,难免会让这些人产生“我跟皇帝差不多”、“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他做得,我为什么做不得”的念头……

  我沉吟了片刻,旋又笑了笑:“我起事之时,身边追随的兄弟都是像我一样粗鄙的人,一直没有熟悉礼仪的大儒替我操心礼仪,所以才成了这个样子。”我看了看桥瑁,“桥公无须太过心急,要将这些事情慢慢改过来,还需要一些时日。”

  “大王既然已有考虑,那便是老夫多嘴了。”桥瑁直起身来,自嘲地笑了笑,“年号可以没有,礼仪也可以慢慢改,但大王的正宫,总该设立了吧?”

  听到这个问题,我终于有些头大。

  称王之后,这些老头子其实私底下说过很多次,但都被我找借口拖了过去。

  但……时间过了这么久,这件事情迟早还是要解决的吧?

  “你们还是要我立贾羽为后吗?”我挠了挠头,正打算再编一个什么理由。

  他们之前劝说我的理由,无非是蔡琰是敌方大臣之女,又没生儿子,实在没必要立她为正宫,而贾羽既是我朝重臣贾诩的女儿,又刚刚生了我的长子,母凭子贵,实在没理由不当正宫王后。

  “不不不,”桥瑁和王烈同时摇头,“既然大王与蔡夫人伉俪情深,身为臣子,自然没理由让君主另立他人,只盼大王定个日子,礼部好早一日昭告天下,给蔡夫人一个名份。”

  他们忽然改变了主意,这让我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阴谋气息。

  诚然,贾羽的老爹是我手下最重要的臣子,但……有些人未必会希望贾诩的女儿成为王后。

  我觉得我明白了一些事情。

  这些阴暗的老头子。

  30 中华二年的大雪

  最后,我还是同意了这些老头子的建议,以蔡琰为王后,贾羽、貂蝉、小昭、双儿、小娥均称夫人,待遇同等,不再另行划分级别。

  因为我可能没精力将后院进行大规模的扩张了。

  关于设立嫔妃一事,我也没兴趣举行什么正式的仪式,只让桥瑁拟写了一道文书后就下发各部门。

  说到文书,我也专门令王烈和卫觊等人研究制定了一个方案,确定了新朝官方公文的基本格式——至少,你要带上文号吧?

  眼看新年已近在眼前,在王烈的催促下,我不得不按照旧例,带领百官祭天祭地,忙活了好几天。

  然后……在最后是否祭祖的问题上,我遇到了小小的障碍。

  我的爷爷马肃和老爹马腾都还健在,就算要祭祀……似乎也轮不到我……

  所以,我干脆取消了这个项目。

  -

  在进入中华二年之前,华夏大地上并没有发生太多的事情。

  孙坚完成了对青州的掌控,刘备却没到琅邪上任,而是被指派往稍南一些的东海郡就任太守。

  东海郡的治所郯(音“谈”)县,同时也是徐州刺史的治所,刘协这一项任命,未必就没有让刘备和徐州刺史赵戬争斗一番的意思。

  这位徐州刺史赵戬,在四年前可是做过河南尹,因为受到老师王允的牵连,师徒两人都被发配到边缘地区了。赵戬本来就不是死忠的保皇派,现在汉室衰败至此,难免不会产生一些心思。

  至于刘备嘛……我一向是呵呵一笑。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戏君就任军事院谍报司司长以后,所培育的第一批二十名谍报人才终于出师。

  根据实际需求,我没有继续向大局已定的冀州派人,而重点向并州、青州、豫州分别派了四人,另外也向益州和东海郡派了两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