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我不以为然,“贾诩有大才啊,我们得尽早找到他父母,把他找到麾下替我军效力啊!”
“找?用得着费劲吗?”小岱也哼了一声。
“你这小贼目中无人是吧?一个贾诩的脑袋,一千个你也比不上!”我毫不留情地批评了无知无畏的年轻人。
小岱不服气地反驳道:“我没说看不起他啊,我只是说不需要费力气去找他啊。”
“你认识贾诩爹妈?”
“超儿你忘得好快,你小时候教你念书识字的贾夫子,不就是贾诩他爹嘛?!”大姐马雯无法忍受我的健忘,也插了句话。
“贾、贾夫子?!”我呆若木鸡,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那个迂腐得令人有些畏惧的老头子,竟然是贾诩他爹?!
“我从来不曾听说过他儿女的事情啊……”我喃喃道。
“大概是你听书时睡着了。”大姐撇撇嘴,很鄙视这个听课不专心的兄弟,“夫子经常夸他儿子贾诩有才气,小时候便熟读经书,过目不忘,常用来做咱们的榜样。”
“是、是吗……”我干笑了两声,心中翻江倒海的全是无尽的懊悔:早知贾诩叔叔的老爹就是我的启蒙老师,我铁定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应该威逼利诱把他搞到手,或许我的娘亲……能够幸免于难吧?
一想到这里,我忽然又感觉到一阵心痛,这种久违的感觉。
自四年前姑臧被破、娘亲惨死,我每每想到,都只是愤怒与感伤,此时却又感觉到后悔:我后悔我在幼年不曾注意搜集情报,竟然让贾诩这个强人从我身边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我不分青红皂白、无条件地进行自责起来。
浑身上下忽然又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仿佛去年在金城允吾城之下,当场刺穿韩遂时,那种奋力一击后四肢俱碎的无力。
“那你就领几个人去请贾夫子夫妇吧,要和气。”我叹了口气,吩咐给赵承。
赵承双拳紧抱,快步走开。
马蹄声在营外响起,又渐渐远去。
第十二章 未雨绸缪
“你没什么事吧?”庞柔察觉到我精神有些不振,凑过来低声问道,“昨晚受凉了?”
我摇摇头,示意自己不是身体的问题,随即稍稍振作,勉强打起精神问道:“还有其它事情吗?”
“当然!”老爹接口道,“现在占据了长安城,当然得再次从长计议,再做下一步计划。”
“不是说配合袁绍联军夹攻洛阳吗?”马岱疑问。
“傻孩子,”马腾笑道,“咱们才有多少人马?能去攻打洛阳?”
马岱颇不服气:“我们两万五千骑兵挥师东进,打董卓一个出其不意,就像突袭韩遂一样,难道不行?”
“岱公子好志气,”庞柔不知从哪里拎出一张司隶的地图,标示极其简陋,除了城市,只有几处重要河流山脉标有名称,他伸手按在长安城之上,沿着渭水缓缓东移,停在郑县处,“在郑县,尚有张济一部士卒,想攻取洛阳,必然要经此地,怎么可能做到神鬼不知地突袭董卓?”
马岱挠挠头,盯着地图看。
“何况洛阳不是允吾,董卓也不是韩遂,”老爹沉声道,“洛阳前后四周必然重兵垒垒,董卓麾下更是武将如云集,无论兵将,我们根本占不到任何优势,再者我们攻他们守,洛阳城坚池深,屯粮极多,岂是三五天能打下来的?到时候我们粮草早早吃尽,又能指望谁给我们运粮?到时候长安城都保不住,还怎么进取?”
马岱直接懵掉,干脆再也不吭声了。
反而是大姐奇道:“怎么会兵少?不是还有袁绍他们十几路联合军队么?少说也有十来万吧,应该足以攻击洛阳了吧?”
这次不但我暗自叹息,连老爹、庞德和李肃都一起摇头。
“小姐想得也太天真了——十几路联军?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李肃终于开口,“士人相轻,虽然袁绍号称四世三公,门徒天下,但他连自家的嫡庶问题都处理不好,何况其它?联军虽人多势大,但彼此间必然勾心斗角,谁都不肯真正出血,就算他们有人肯,除了孙坚和曹操曾经领兵外,其它的有谁上过战场?董卓手下都是边境大将,更有勇武冠绝天下的吕布,根本不会把他们十多万人放在眼里。”
我心中微微一动:这么快就改过口来直呼董卓姓名了呀,李肃的思想转变也太成功了吧……不会是来当卧底的吧?
大姐跟小岱一样,直接糊涂掉了,坐在位子上发一会呆去吧。她虽然年纪比我大,不过明显比我还要纯洁天真得多。
“我们占了长安的消息一两日之内就会传到张济部,董卓肯定不会坐视不管,所以估计可能马上就会让张济采取行动。”老爹捋了捋只有几寸长的短须,皱眉思索。
“多派斥候在郑县附近打探张济军队的动向。”庞德立即建议。
他大哥点头同意。
而更具备深远战略眼光和大局观的我更近一步指出:“只在郑县布置人手远远不够,必须在弘农郡和洛阳附近也要布置,让士兵装扮成普通百姓注意军队部署和调动,董卓一有向西调兵的动向,立即飞马来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