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多次对各部提过此事,但是……彦方先生老成持重,在所拟写的新法中,依然没有尽如我意。”我朝王烈笑了笑。
“老臣惭愧。”王烈向我拱了拱手,“老臣毕竟是个儒家,以臣迫君之事,从未敢想,更不知如何入法之中。”
“孟德既然有意帮我完善法制,我实在不胜欢喜,”我准备同意他的请求,“那便请孟德为法院副院长,为我,也为彦方先生做个帮手。”
“多谢王上。”曹操从坐席上跨出,向我一揖到地。
“至于你所带夏侯氏、曹氏等贤才,我有意将其充实到各部及州郡之上,不知道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我看了看在他身后排坐开来的夏侯惇等人。
曹操忙道:“既已为王上效力,自然一切听从王上吩咐。”
“我不是说这个,”我微微笑了笑,“我是说,这些人为你效力多时,各人的特长自然你最清楚,与其我随意指派,不如你来做过推荐。”
“王上如此用人,难怪天下无敌!”曹操先是怒拍我一记马屁,而后沉吟着说道,“容臣一一向王上及诸位同僚介绍。”
“仲德先生,吏部要做好记录工作。”我提醒道。
程昱点头,向身后的部属低声吩咐了两句。
“孙乾孙公祐,北海士人,”他第一个介绍的,不是他的绝对心腹夏侯、曹氏兄弟,而是作为副使出使洛阳的孙乾,“被当世大儒郑公康成(郑玄)推荐于青州,其博学经史,儒雅谦逊,言辞得体,守礼有节,中正平和,一般是文事职务都可以担任。”
孙乾慌忙从坐席上起身,侧身向我行礼。
“公祐先生之名,我虽在洛阳,也曾有所耳闻。前些日子,先生曾经出使洛阳,我原本是要与先生详谈一番,但无奈当时亲征南阳,实在分身乏术,未能一见。”我说了些客气话。
“实不敢当。”孙乾又躬了躬身子,“王上军务繁忙,有彦方、仲德、文和几位先生接见我等,已是感激。”
“仲德先生,”我再次点了程昱的名字,“吏部先给个意见?”
程昱点了点头,又和身后的属下们交换了几句,而后答道:“自桥元伟就任地方之后,礼部的礼仪司和经典司便空缺了出来,老夫认为,孙公祐既然被郑康成亲自推荐,经史礼仪必然精通,这两个部门都相当适合。”
“哦……”在我印象中,礼部的肥差应该是科举司和教育司,程昱推荐的这两个司可都是相当清闲而又没有太多实际权力的部门,“既然如此,公祐先生就同时兼任这两司之长吧。”
“臣孙乾……拜谢王上。”孙乾深深一揖,退回坐席之上。
“这一位……路粹路文蔚,陈留人,”曹操继续介绍,“这位……可是蔡公伯喈的弟子,属下就不必再多做介绍了吧?”
“拜见王上!”老蔡的这个徒弟手忙脚乱地向我行礼。
“你既然来了,有时间的话就帮我劝劝岳父,好不好?”我笑道,“年纪大的人,偶尔会有些固执。”
“属下定当尽力挽劝先生!”老蔡的徒弟慌忙拱手。
我朝程昱那边抬了抬下巴。
但先开口的却是贾诩:“说起来……伯儒调任司隶后,尚书台人手有些不够,程部长能否考虑一下?”
“当然。”程昱点头,“蔡伯喈的弟子,自然擅长诗句文章,在礼部和尚书台都可任职。”
另一边荀攸急了:“我兵部的人手从来就没够过,现在可是战时,程部长可不能眼睁睁看着我累死啊。”
程昱面无表情地回答他:“我可不认为他能在军事上帮助你。”
“呵,这一位……韩馥韩文节,诸位定然不会陌生。”曹操指着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大汉,介绍得格外简单。
“原来是韩公,久闻大名。”我笑了笑。作为前期坐拥天下最强一州的大佬,他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至少比历史上的结局要好得多。
我会告诉你我竟然记得韩馥的结局吗?
被袁绍夺取根据的韩馥被袁绍封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将军,很快,他的儿子被袁绍的部下恶意打断了双腿。在求情袁绍之后,韩馥离开了冀州,投靠在张邈的麾下,但仍是惊恐不安。过来一段时间之后,袁绍的使者因公事拜见张邈,商议机密时,使者在张邈耳边悄声细语。韩馥当时陪座,以为是袁绍要让张邈对自己下手,于是心神不宁的他逃进了厕所,结束了自己可悲的一生。
为什么我会记得?因为他逃进了厕所啊……
韩馥的身子躬得很低:“老夫已是废人,孟德可怜才予以收留,王上若能给一处栖身之所,老夫已是感激不尽,不敢有任何妄想。”
看着如此卑谦的韩馥,我没由来眼眶一酸,转问国渊:“子尼,你现在身兼二部,还忙得过来吗?”
国渊一怔:“属下近来主要忙于农部政务,工部的一些事情……着实有些耽误了。”
“文节公,如果不弃,请在工部帮国子尼一些忙吧。”我温言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