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院戏君、法正与郭嘉求见。”贾穆的声音
“贾穆,你玩忽职守,我要考虑将你降职一等了。”兵部主管荀攸朝门口通禀的木头抬了抬下巴。
“冤枉啊!这三位领导不让我开口,穆位卑言轻,哪敢逆他们的意思?”贾穆可不干,“而且……上次在梁国的功劳,姐夫你还没给我兑现呢!”
“褚方和你一起立的功劳,但他可一句要求都没有提。”我看了看他,“你这样可不行。”
“圣人云,举贤不避亲,”他竟然搬出名言警句来反驳我,“王上你有功不赏,似乎不是明君所为。”
那边郭嘉淡淡地说了一句:“恃宠而骄,自古便是外戚灭亡之道。”
贾穆还没听明白,贾诩已经肃然道:“奉孝说得极是。贾穆,你虽然与王上有些亲戚,但无论何时,都要分清楚你自己是谁!要是再让人听到你信口胡说,为夫可是铁面无私的。”
“知、知道了!”贾穆骨子里仍然害怕他爹发货,乖乖地退到了门外。
“三位同时来见我,恐怕带来的不是什么好消息吧?”我伸手示意他们就坐。从他们进门开始,我就注意到这三人的脸色并不如平时那般满是笑意。
“主公说得没错,”戏君缓缓答道,“刘协及汉朝百官已经在下邳安置了下来。”
“哦,”我不以为意,“算算时间早就该到了,他们的速度确实够慢。”
“但是……他们路过彭城的时候……在泗水之中捞出了几件东西……”戏君的脸色看起来阴沉得可怕。
“什么东西?”我刚把话问出口,就听到了院外又是一阵脚步声。
今天怎么都有事情?
“大事不好了!”王烈豪迈的声音已经传了过来。
“彦方兄,无需太过惊慌。”程昱咳嗽了一声。
接着……国渊、韩暨、杜畿等人逐一跨进了门槛,一一向我施礼。
我讶然:“今天并没有朝会,怎么你们全来了?”
王烈急慌慌地开口:“汉朝挖出了九鼎啊!老臣如何不急!”
“九鼎?”我一时没反应过来。
“夏朝初立之时,大禹以九州贡献之铜铁,打造了九座宝鼎,此后历代传袭,向来被认为是王朝正统之物,”王烈解释道,“此次汉朝得此宝物,难道刘氏气数未尽?”
我搓了搓下巴,不知道该怎么对他进行劝说。
“彦方先生无需心急,”法正淡淡说道,“军事院之前就得过消息,早在一月之前,刘协就派了大批人马在彭城和下邳一带出没,这明显就是为九鼎的出现做准备呵。”
殿中众人一怔,而后相继点头。
“原来如此,”程昱冷笑道,“刘协小儿……还真是有些心思!可惜他用错了地方。”
“哼,”我捻着颌下短短的胡渣,“他不去想着怎么才能守住豫州要地,却在徐州费这些心思……难道弄几个宝鼎就能有回天之力?”
“话虽如此……”郭嘉摇了摇头,“难保有些愚民愚妇会因此而认定汉朝依然是天命所归,目前的窘境不过是短暂的困难罢了……呵呵,王上可不要高估了寻常百姓的智力。”
他说得十分有理,我竟然无言以对。
要知道……这是个张角端着一碗烧纸水就能鼓动起数百万人造反的时代啊……
身处最底层的最广大百姓,他们所相信的,既不是什么科学文化,也不是统治者大力吹捧的儒家教义,而是彻彻底底的“迷信”——天意与鬼神。
当然,其中也会有一部分人类——至少是中华文化下的人类——所遵循的最原始的因果报应论。
杜畿皱着眉头:“汉室如此费劲心思,虽然可能会让一些人相信他们还没走到末路,但……恐怕对大局并不会有什么影响。”
韩暨点头:“以我朝如今的版图与兵力,汉朝的覆灭只是迟早的事情。”
我放下了手,转而问荀攸:“汝南的战事……有没有新的动静?”
“宋翼、庞柔二将基本占领了汝南西北部的近十座城池,后来加入的皇甫固也逐步将东北部的几座城池占领,基本切断了平舆城与外界的联系,而马腾只是坚守城池,未曾有出城阻敌的行动。”荀攸道,“前几日连降了数日大雨,各地河水暴涨,道路泥泞不堪,三位将军的行动不得不有所放缓,目前双方仍在对峙之中。”
“让他们缓缓推进,无需过急。”我不疼不痒地叮嘱了一句。
“王上!”贾穆的声音再一次响起,“青州有使者求见!”
我缓缓抬起身子,纵目朝门外远眺:“请他进来。”
孙坚的使者……能给我带来什么消息?
我无声地咧了咧嘴。
62 生子当如孙仲谋
“青州刺史麾下功曹从事,吴人吴景拜见威武王!”
来人是一名昂扬大汉,三十五岁上下的年纪,目光锐利有神,颌下一把短须,更添三分精干之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