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货不是马超_真狼魂【完结】(1089)

  然后五月就接近了尾声。

  -

  五月三十日。

  “东海郡太守刘备奏请刘协对琅邪郡发兵,但……刘协拒绝了。”戏君似笑非笑地向我汇报东南面的情况,“理由是……山贼猖獗,道路不通,仓促间难以用兵。”

  “他们说得没错,”我耸了耸肩,“山贼确实很猖獗,否则太史慈他们就直接沿着官路去下邳去觐见刘协了。”

  “不过……王上恕臣直言,”法正低声道,“臧霸只是一名乱匪,让他留在张刺史麾下,是否会成为东州动荡的隐患?”

  “这是张辽自己的请求,我只是同意了而已。”我并不以为意。

  “冀州刺史褚燕之前向吏部推荐了几名出身山贼寇匪的……壮士,”刚刚在尚书台就任的陈琳谨慎地措着词语,“希望朝廷不计出身,予以接纳,程部长请问王上的意思。”

  我想也没想就回答了他:“若要任六品以下,褚燕自己可以处理,但是要负起举荐的责任。”

  “是。”

  我瞥了殿内东南角一眼,那里正有两名起居官在分别记录着我的言行和举动。

  经过各部院的推荐,我的五位起居官已经全部到位,除了梁聪外,尚书台推荐的就是陈琳——陈琳文才出众,在当代堪称一流,年龄也已三十出头,用来记录我的日常废话可能有些屈才,不过他刚刚归顺,也没什么好计较的。

  礼部推荐的也是刚刚归顺的降臣,崔琰。如同前世教科书上描述的一样,崔琰是一位典型的东方特征明显的俊美男子,其身高接近八尺,眉目疏朗、须长四尺、声如洪钟、器宇轩昂,令人一见之下就很容易产生亲近之感。

  都察院推荐的人选令我微微有些意外:祢衡将黄祖的长子黄射送到了我的身边。我后来才得知,看谁都不顺眼的祢衡虽然和黄射只见过两三次面,却莫名其妙地产生了男人的友谊……

  法院送来的人选年纪最轻,一看之下似乎比我还要年轻三四岁,而且是由副院长曹操亲自引导至我的面前。

  “这是河内司马建公次子,”曹操向我介绍道,“名懿,年虽弱冠,私下里小字仲达。”

  我张了张嘴,瞪着眼睛看这名年轻的男子。

  在一瞬间,我就咬牙暗下决心:老子一定要活得比他长!

  79 民间贤才何其多

  司马懿,今年虚岁十八,河内温县人,父亲是老一辈名臣司马防,字建公,曾任大汉京兆尹、骑都尉,也是曹操初入政坛的举荐人——或许是因为这一层关系……曹操才推荐了他的儿子吧?

  史书上记载司马懿“鹰视狼顾”之相,鹰视是说他目光锐利,狼顾则是说他的颈椎异于常人,能够像狼一样把脑袋拧上一百八十度。

  但我早就知道史书上所为的各种异象大部分都是牵强附会和处于政治需要的胡编乱造,何况司马懿站在我面前,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虽然远不如祢衡、崔琰、荀彧等人文雅俊朗,却怎么也不像是一名大奸大恶之人。

  “在下河内温县司马懿,拜见威武王!”他十分拘谨地向我行礼。

  “好,”我抬手做了个虚扶的姿势,笑道,“早就听闻河内温县司马氏一族人才辈出,到了仲达这一代似乎更加印证了这一句话。令兄伯达,二十四五已为一郡之守,去年我与之交谈,伯达竟称,其弟才干十倍于他,不知是否谬赞?”

  司马懿忙道:“家兄博学儒雅,宽厚仁义,懿个性促狭,又常有好胜之心,不敢相比。”

  “年轻人,有些好胜上进之心,本是好事,难道都要像七八十岁的那些高人隐居深山幽谷吗?”我笑着摇了摇头。

  “王上说得极是,”曹操也附和道,“要知道,曹某少年时的行径……飞鹰斗狗,横行乡里,可远比你要不堪得多。”

  司马懿只低头一礼。

  我只好往工作上谈:“除了梁聪外,你们四人分作两组,保证无论何时都有两人在我身边进行记录工作就可以了,其余两人就可以去处理本职业务,”我又对陈琳道,“孔璋先生年纪稍长,这几位年轻一些的就由你负责引领协调了。”

  陈琳慌忙躬身一礼:“在下领命。”

  “之前在朝会上虽然说得很清楚了,但我想再强调一点,”我决定给自己戴上紧箍咒,“对我的记录要如实记下,不需要为尊者讳或是春秋笔法,也不用对我的言行增加过多的修饰与赞美。每五日的朝会上交由各部院长官和副职传阅并盖章后再收回入档。”

  “遵命。”五人都是正色答道。

  “老臣程昱求见。”殿外远远就听到了声音。

  “仲德先生请进。”我朝陈琳等四人摆了摆手,陈琳便让崔琰和黄射退出了殿外,而后与司马懿在角落里的案几后坐了下去,案几上是一叠厚纸和三支不同型号的毛笔。

  “王上,”陈琳先向我请示了一声,“臣等可否从现在开始记录?”

  “只要你们觉得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开始。”我朝他们点了点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