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我念了念他的姓名,却卡了壳。
东汉士人取字还是比较讲究的,一般来讲,表字与名之间都有些关联。比如曹操字孟德,操就有节操美德之意;马超字孟起,超和起也有共同之处;法正字孝直,正人君子自然孝顺又正直。当然也有没什么关联的,比如马腾字寿成……
“羽儿,这个韦字……是什么意思?”我扭头求助于博学的贾羽。
说起来,韦字虽然简单,但我竟然只知道吕不韦和韦编三绝这两个关联词语,而且确实不知其意。
胸中怀有诗书的贾羽随口答道:“韦,从字源上讲,最早是‘卫’的本字,字形上有士兵巡逻之意;但也有说法认为是‘围’的本字,乃包围守卫之意。现在一般用的是‘皮质绳索’的意思,比如韦编三绝。”
我搓了搓下巴:原来典韦是叫典皮绳啊……他老爹说不定是个搓绳子的……
不过还好有前面的解释。
“刚刚好,”我朝典韦点了点头,“我给你取个字,叫做‘铁卫’,如何?”
“铁卫?”典韦并没有仔细咀嚼欣赏,而是当即抱拳行礼,“属下多谢王上。”
我搓了搓下巴,感觉自己取字的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82 天朝光芒照四方
“王上!”戏君踉跄着冲入了我的书房,最后却脚下拌蒜一个恶狗扑食撞翻了玥儿和依依堆起来当做城堡的一堆竹简。
我眼疾手快一把将两个小丫头拉进了自己怀中:“你横冲直撞成何体统!”
“属下该死!该死!”他仓皇着从竹简里爬了出来,一张脸上已是毫无血色。
我自认识他以来,从未见过他如此慌张,忍不住又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把你吓成这样?!”
“吓?”他连连摇头,“属下是喜不自胜,这才乱了手脚!”
我一怔,心里却暗自松了口气:“看你面无人色,我还以为敌军已经杀到洛阳城下了。”
“属下刚刚几乎冲撞了两位小主……是因此而后怕……”他解释道。
“有我在这里,没人能赤手空拳伤得了她们,”我微微一笑,“何况你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连摔倒的过程都是那么缓慢。对了,什么事情让你喜不自胜?”
“志才为何先我等一步禀报王上?”门外响起了荀攸的声音。
“拜见王上。”与荀攸一同而来的还有贾诩和王烈。
我眼皮一跳,却看到这几人神情都相当轻松,王烈的脸色还有几分淡淡的激动之色,于是笑道:“戏志才毛手毛脚,只说喜不自胜,却半天没有说出一个字来,究竟是什么喜事?”
“王上可还记得朔方?”贾诩先问道。
我微微一怔,这个熟悉的地名立刻跳了出来:“当然,那可是我第一次出任地方,朔方怎么了?”虽然这个地方我不曾忘却,但实际上,自从我调离朔方后,这个远在塞外的小郡就从来没进入过我的视线。
贾诩笑道:“朔方太守王磊呈报并州刺史徐晃,称朔方与凉州北地间有胡狄近十万,派遣使者向我朝称臣,愿为新朝百姓,并州已护送使者抵达洛阳。”
我不自觉地抬眼去看了看书房侧壁的微型地图——称王之后,我有条件在各殿中悬挂不同尺寸的地图了——很早以前我就下过决心,要把游离于中国之外的这块土地收归朝廷所有。
“新朝初立不到一年,就有化外夷狄闻风归降,且有十万之众,此后汉近二百年来所未有之盛世也!”王烈的胡子都快翘了起来,“王上不妨厚抚胡狄之酋首,令其族上下归心。”
我当然知道,但我很快提出了问题:“如何安置他们?”
几个人都是一怔。
“我可不想给他们划一大片草原让他们如同原来一样自行其政,而且……还要我们掏钱去养。”我想起来现在依然盘踞在并州北部的匈奴南部,这超过十万的匈奴人内附汉朝已经近百年,但似乎除了高层领袖,广大族人的生活和之前没有任何改变,每年汉朝还要掏一大笔钱来“抚慰”他们和回应他们的“忠诚”——当然,你要是不抚慰,他们就以活不下去为由劫掠周边郡县。
事实上,我已经决定要对这批好吃懒做的匈奴人下手了,只不过现在正让徐晃对并州的部队进行整编,暂时无暇顾及,但等到今年秋收之后,势必要将匈奴编入郡县化为顺民——而这种政策,庞柔已经在凉州开始逐渐推行。说起来可笑,因为马家这六七年来在凉州的巨大影响,加上我本人在底层群众中间的威望,以及凉州羌族大头领迷图的积极配合,那些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竟然没有太大的抵抗。
“那就如同凉州一样,将这数万胡虏青壮者充入军旅,老幼妇孺则安置在各县之中,勿使其聚集群居。”王烈道。
贾诩则摇头:“庞令直处理凉州异族,已是吃力,此时再给他送去十万,恐怕要起动乱,不如分散化入司隶七郡中,每郡万人上下,分至各县也就数百人,如此则难以生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