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货不是马超_真狼魂【完结】(1114)

  “将军指点得是,”黄叙又是一揖,“还有时间没有考虑……”

  “原来……是这样啊……”营帐的角落里,有人哀声叹道。

  我定睛一看,竟然还是那只射中别人箭靶的袁侯……

  “这是前一位考生,”董昭向我解释道,“按照规矩,可以自己选择旁听后几位考生的答题。”

  还做得挺像模像样……

  我朝袁侯问道:“袁壮士,你之前是如何答题的?”

  “在下若是主将,当身先士卒,纵马驰骋,直接渡过河流,绕过敌军,从后方发动突袭,必定出其不意。”他回答得相当干净利落。

  “你恐怕没有怎么骑过马吧?”我笑了起来。

  “怎么?”

  “七千战马快速行军时,只要距离不远,谁都会感觉到地面的震动,你还想出其不意吗?”我笑着解释道。

  “唉……”袁侯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何况……”祖烈从沙盘上拿出了一支代表敌军的红色旗帜,轻轻地插在了河流的南岸,“当时的南面不远处……还有一支五千人的骑兵,你若是绕到敌军后方,只能被别人捏了饺子!”

  袁侯的脸上毫无血色:“原以为凭借我的身手,考个武官绰绰有余……没想到三轮下来……竟然只有一场取胜……”

  我于心不忍地摇了摇头。

  不过……凭借他的身手,至少,我能用他来做个排长级别的护卫。

  这也叫因材施用吧。

  96 司隶考区文武士

  我随后又陆续旁听了其他几个考场中的考试情况。

  原来每座营帐中所摆设的沙盘都不一样,但却几乎涵盖了我生平参加过的二十余场较具规模的战役,从金城诛灭韩遂之战开始,直到破南阳降黄祖之战为止。而且,不仅让考生考虑我方如何取胜,也有让考生站在敌方的角度来作答的。

  不得不说,这一项科目,实在比我想象中的要丰富得多,我对主持武考的荀攸再次刮目相看。

  三轮必考科目之后的第三天,是多项选考的科目,如步战、马战、攀岩、潜行、斥候、骑射、十八般兵器……甚至在洛阳东侧的鸿池中,还有泅水、赛船的内容。

  在这一天,连遭两轮大败的袁侯终于全面爆发,他的步战、马战、攀岩和多种兵刃都怒得魁首,无人可敌,他也凭借这一天的突出表现从另一个方面异军突起,赢得了不少考官的认同,至少我看庞德、黄东、程武、皇甫固都有将其揽至麾下的意思。

  然后这一届的科举终于缓缓落下了大幕。

  -

  七月初六,大朝会。

  “这多日以来,诸位忙于为国取材,实在是辛苦。”我望着殿中满是疲惫之色的下属,略带感动地说道。

  “这是臣等本份,不敢谈辛苦。”以王烈、贾诩为首的礼部和吏部官员齐齐躬身。

  “文武两科的成绩与名次,是否都已经确定下来?”

  王烈欠了欠身子,朗声答道:“司隶考区已经排定,稍后将呈给王上阅览,其余六区的结果还要稍等数日。”

  “这次的文考中,有没有特别突出的才士?”第一届科举已经为我贡献了诸多人才,这一届参考者数倍于前,恐怕也不能全是大众脸吧?

  “这是这次前几名的名次表,请王上过目一览。”王烈直起身来,将一卷竹简递给了侍从。

  我展开一看,轻声读道:“司隶区文考前五者,依次为左冯翊张既张德容、河内杨俊杨季才、河内司马芝子华、北海刘浩刘长泽、河东裴潜裴文行……咦?”我微微一怔,“张既张德容?他也参加了这次的科举?”

  王烈并不知道张既曾是我的属下,因此只是答了一句:“是,其在治民方面的策论对答,在众考生中无人能出其右,大概是曾做过旧汉的官吏。”

  我点了点头:“他是我做卫尉时的旧吏。”

  他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了恍然的神色:“原来如此……”

  对于除了张既与刘浩之外的其余三人,我只能说似乎曾经听过,但真要我说出一二,却又毫无了解。

  “这河内司马芝……是否是司马朗、司马懿的兄弟?”我随口问了一句,毕竟司马不是特别常见的姓氏。

  “禀王上,”回答我的正是司马懿,“其正是属下的族兄。”

  我点了点头,却再也找不到问题,只能转向了荀攸:“公达,武考的情况呢?”

  荀攸微一点头:“王上,武考中也有五人值得一提。”

  “哦?你不妨细说。”我换了个姿势。

  “第一是河内毌丘兴,其文考为司隶第一,射箭与军略都有值得称许之处;其二是河内韩浩,其军略、步战、马战皆出众;其三是南阳黄叙,”他微微一顿,“虽是豫州人,但其随父在洛,故而参加司隶区考,此人勇武虽然一般,体力也略偏虚弱,但在军略一项的成绩上却是司隶考区的第一人;其四是弘农袁侯,虽然他的文考是白卷,射术与军略也是寻常,但其个人勇武实在过人,步战、马战、攀岩均是第一;其五是……扶风马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