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货不是马超_真狼魂【完结】(1139)

  不过我没有深究,因为我又想到了一件事情:“公明,你刚刚说有许多商贾?”

  “是。”他点头道。

  “之前朝廷发了榜文,向百姓募集迁徙匈奴人的资金,最后收获如何?”

  他稍稍思索了片刻:“截至属下六日之前离开晋阳时,各郡共征集到了一万三千余金,另外还有散钱五千余万,不过还有相当一部分没能来得及清点。”

  我微微一怔:这就接近两万金了啊……平摊到四十万人的头上,相当于并州每人缴纳了五百钱……我不禁喃喃道:“是不是有些太多了?”

  徐晃忙道:“主公放心,上下官吏并没有强征百姓钱财。大头仍在富商身上,据属下所知,只太原一郡,就有百余位家资千万的晋商大户慷慨出资,最少的一户都出了二十金,最多的一位则出了三百金,以此算之,全州至少能筹得三四万金。”

  我仍不放心:“真的没有强迫一般百姓出资的?”

  他宽慰道:“祢院长亲自带人巡察郡县,户部也派人督查各地,上月又查处了一批官吏,其余人怎敢在此时触犯国法。”

  我忍不住笑了笑:“原来不是你管理有方,也不是并州官员廉洁自律,而是被祢衡吓坏了。”

  徐晃微微欠了欠身子,低声道:“除了畏惧都察院之外,并州民风剽悍,寻常小吏若敢胡作非为,难免被群起而攻之,所以属下倒不怕有人敢乱来。”

  我轻轻抚了抚嘴角:“若真能筹集三四万金,对于朝廷迁徙匈奴,倒真是大有贴补。我也不瞒你,新中国实在是揭不开锅啦。”

  “是。”他应了一声,“属下知道,主公免了所有新附之地的税赋,仅以十余个郡的财力支撑全国,库府想必很是紧张。”

  “我已经把攻打句丽时掳获的资财用来给官吏们发放薪俸啦。”我也不怕哭穷。

  他低头道:“主公一心为民,做起君王来自然不如桓灵二帝那般逍遥。

  我哈哈而笑,又道:“你在并州是二品的刺史,现在调回洛阳做了三品的河南尹,在品级上降了一级……”我笑着看了他一眼,“你应当不会怪罪我吧?”

  徐晃忙道:“岂敢,属下明白主公的意思,定当竭尽心力为主公治理河南。”

  “你沉稳持重,勇武兼备,本就是我最放心的人选。”我从石凳上长身站起,伸手在他肩上拍了一拍,“河南一地的军政,我便放心地交给你了。”

  他肃然起立,低头抱拳道:“诺!”

  我从他肩头收了右手,却听到祖烈一溜烟从院外冲了进来:“王上!”

  “祖将军且慢!”吴石沉声大喝,亲自迎了上去,“祖兄是王上亲信将领,为何在宫中佩刀疾行、不知规矩!”

  他身边至少五六名护卫同时挺着兵刃向前迈出一步。

  祖烈脚步一顿,却敛容正色道:“吴将军教训得极是,祖某失之轻浮,请兄弟向王上通传,兵部有急事。”

  “人都已经进来了,还通传什么?”我笑道,“老祖,你是来替荀公达送捷报来了吗?”

  吴石看了我一眼,这才让开了通道。

  祖烈急冲冲向我施了一礼:“王上,不是捷报,是……叛乱!”

  我为之一怔:“谁他妈的叛乱了?!”

  一瞬间,有无数个姓名在我脑海中不断闪现,我甚至仿佛看到了孙坚、曹操、甘宁、吕布已经拔出利刃将我团团围住……

  “王上?”徐晃低声提醒了一句,才将我从幻想中拉了出来。

  还好祖烈没让我的脑袋真正疼起来,他当即答道:“京兆刘雄鸣、济阴董承、琅邪伏完先后聚众造反,三辅羌人、荆南蛮人俱杀当地官吏而叛!”

  我立刻觉得浑身舒畅了:“前面这三个人……我似乎都有所耳闻啊,你有没有要说的?”

  “京兆刘雄鸣,本是一名世外道士,自幼采药修道,都说他会吞云吐雾乘风飞行,大概和白发道长一样,”祖烈道,“在蓝田一带很有声名,董卓乱政时,周围数千户信众归附于他,他就成了一地巨豪,这些日子曹操带人在各地厘清户数催促缴税,这些人过惯了没人管的好日子,就这么反了……”

  “什么玩意……”我没来由说了一句。

  祖烈没敢接口,又道:“董承和伏完都是当地大族,祖上历任两千石官员,伏完也是经学传家的大儒,此二人在士族间据说都有名声……”

  我忽然一笑:“这是谁教你的?”

  他一怔,老老实实地回答:“是荀部长这么嘱咐的。”

  “那他有没有说怎么应对?”

  “有,”祖烈微微低头,“荀部长说,董承、伏完不过一家之人,要杀之,不须劳烦朝廷,只要一郡长官既可平定,所担心的,只是两家的声望,故而张辽、高顺均遣快马通禀朝廷。”

  我沉吟了半天,反复想了想这两个熟悉的名字究竟在哪里听过。

  这倒不能怪我记忆差,毕竟我在这个时代已经长到二十一岁,这些小人物的姓名和经历哪里能在我有限的脑容量内保留二十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