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货不是马超_真狼魂【完结】(203)

  但他们无人与我同席而坐,全部退居我身后。

  原来我已经具有霸气护体了啊,神人鬼皆不能靠近么。我苦笑了一声。

  “马公子可好?”有人亲切地问候我。

  我仰头,来人正是蔡邕:“蔡大人好,不嫌弃的话,可与晚辈同坐。”

  “好好。”他满脸欢笑,毫不客气地坐下。

  “请恕晚辈不敬,现今蔡大人居何官职?”我凑过去问他。

  他如实回答:“老夫任太史令,掌管天时星历的记载,隶属太常,六百石。”

  “太史令?”我很奇怪的问道,“难道不管修史么?”

  “虽然并没有要求,但老夫一直以来与众人都在修治《东观汉纪》,效仿太史公而已。”他的神情比起方才严肃了许多——是因为谈论到他的工作么?

  “修史乃国之大计,大人谨慎为之。”我知道这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

  他点了点头,却转而又换成一副轻松的神情:“小女昨日与公子相见后,很是欢喜呢。”

  “呃?”我不知如何反应,只能讪讪应了一声,“是么……”。

  “相信你们很快就可以完婚了。”他自顾自地憧憬着未来。

  “嗯?!”我继续无语。

  蔡邕笑了笑:“小女将公子所作的几首诗篇写给老夫,老夫真不曾想到公子也是文武之才呢。”

  “诗篇?”蔡琰这妞,还真能默写啊,“一些闲时余兴所作,让蔡大人见笑了。”

  “余兴么?未必吧。”蔡邕摇头,“老夫与几位同道传阅研读,分明都是饱含深意之作啊。”

  “深意?蔡大人谬赞,晚辈不敢当。”我尴尬地笑:我读诗三十余载,也没发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之中有什么深刻的哲理……

  蔡邕却将我的坦诚看做谦逊,他赞赏地点头:“年轻人能如你一样保持恭逊的,实在太少了,老夫的眼光果然没有错。”

  “是是是,蔡大人眼光独到,晚辈佩服。”我只好承认,接着转移话题,“今日上朝有什么要紧事情么?”

  “老夫当然没有什么大事,也许赵太尉、荀司空、王司徒他们会有事情吧。”他说到“王司徒”三个字时,神情一如平常,我感觉不到那是曾经险些置他于死地的名字。

  最后一批人也迅速入殿,我身旁的官员全部站立起来恭敬地低头。

  蔡邕也迅速将我拉起:“三公来了。”

  果然,映入眼帘的正是荀爽、王允、赵谦三人。

  司空、司徒、太尉。

  三人团团向诸位同僚还礼,而后穿越众人,坐在最前端。

  待三人坐定,九卿百官才各自入座。

  卫尉张温左手是太常马日磾,这位慈祥的老人也曾回头向我示意。

  右手边是少府阴脩,话说……少府的属官数目在九卿中看似最为庞大,甚至将孤单一人的大司农与宗正的身后位置全部霸占。

  九卿的职责分布得也太不均衡了吧?我摇头,对东汉的官职表示担忧。

  右手侧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凑上前来:“阁下是否便是公车司马令马超大人?”

  “在下马超,”我点头,“阁下尊姓?”

  对方腼腆地微笑:“在下黄门侍郎荀攸。”

  第二十三章 朝议

  荀攸?!我耸然而立。

  紧挨着我的蔡邕讶然抬头。

  荀攸亦是一怔,不明白我怎么如此大的反应。

  “荀君公达,在下仰慕久矣。”我深吸了口气,恭敬地弯腰施礼。

  荀攸退了一步,相应地还礼:“马大人客气,早闻马门多名将,今日一见,果然不虚。”

  我已经习惯了这类吹捧,但被他这么一捧,效果远比皇甫嵩、朱儁他们舒心得多。

  荀攸者,何人也?汉末顶级智谋之士,虽然他的身影一直被小叔荀彧的光辉所掩盖,但玩过三国志系列的玩家都应该知道,单凭智力与政治二项,天下能与其媲美者,不出十人而已。

  继贾诩之后,再一次遇到才能卓绝之士,我如何能够掩饰内心的喜悦?!

  “原来是公达。”蔡邕也站起来拱了拱手。

  我插嘴问道:“荀司空与你如何称呼?”

  “回马大人,司空乃族中叔祖父。”荀攸平静地答道,“攸祖父昙,与司空为从兄弟。”

  “呵呵,又是青年才俊。”蔡邕赞了他一声。

  荀攸并无任何喜色:“蔡大人谬赞了。”

  “公达若不嫌拥挤,可与我二人同席么?”我向他发出邀请。

  “如此,恕攸无礼了。”他也不客气,曲膝便坐。

  我又请蔡邕先坐,最后才轮到自己。

  高寿公公已从侧殿进入正殿,百官肃静。

  刘协随即不紧不慢地上殿。

  三公之下,百官伏拜,高呼“万岁”。

  “诸卿平身。”刘协朗声道。

  诸人起身,各自端坐于席位之上。

  “今日有何要事,诸卿速速奏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